欢迎访问《地震》,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大陆强震时空分布特征及2021年玛多7.4级地震后趋势分析
    王芃, 邵志刚, 石富强, 尹晓菲
    地震    2021, 41 (4): 1-1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01
    摘要544)      PDF(pc) (4092KB)(315)   
    对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有助于中国大陆强震趋势的判定。 由于地震目录完整性的限制, 目前对中国大陆强震时间间隔的分析多基于1900年以来地震目录。 因为记录时长相对较短, 难以排除当前强震时序特征基于偶然的可能性, 并且可能导致过拟合而影响预测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根据2021—2030年中国大陆地震重点危险区确定工作中的相关资料, 对合成地震目录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区域地震活动强弱交替是一种普遍现象, 当假设中国大陆活动断层具有准周期复发特征时, 合成地震目录时序特征与当前目录最为接近。 基于上述认识, 使用适用范围更广的单参数指数分布拟合了中国大陆强震间隔, 并结合相邻强震构造关联随时间的变化对2021年5月22日玛多7.4级地震后中国大陆的强震趋势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继玛多7.4级地震之后, 未来两年中国大陆再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大, 下次强震发生在2022年年底之前的概率为61.81%。 下次强震发生在2021年的概率为30.58%, 最有可能的发震区域是巴颜喀拉地块; 下次强震发生在2022年的概率为44.97%, 重点关注南北地震带中南段。
    1941年9月21日江西寻乌北地震考证及发震构造探讨
    邓辉, 董非非, 谢斌
    地震    2021, 41 (3): 104-11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3.008
    摘要470)      PDF(pc) (2684KB)(167)   
    1941年江西寻乌北5¾级地震的震中位置和等震线, 在各版本地震目录和调查报告中不尽一致。 在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和补充新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对地震调查资料的详细考证, 核查各记录点地震烈度, 复核地震宏观震中参数, 重新确定其等震线范围, 并结合地震地质调查工作, 对1941年寻乌北地震可能的发震构造进行了综合研究。 分析认为, 1941年寻乌北5¾级地震宏观震中参数为25.1°N、 115.7°E, 等震线呈NW向展布, 其发震构造可能是震区内的NW向断裂, 河源—邵武断裂则为其控震构造。
    郯庐断裂带中段安丘—莒县断裂淮河—女山湖段几何展布
    杨源源, 李鹏飞, 方良好, 路硕, 姚大全, 赵朋, 郑海刚, 疏鹏, 郑颖平, 潘浩波
    地震    2022, 42 (1): 54-6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1.004
    摘要449)      PDF(pc) (9815KB)(71)   
    郯庐断裂带中段最新活动的安丘—莒县断裂(命名为F5断裂)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震活动断裂。 已有研究表明, F5断裂向南已延伸进入安徽境内的淮河—女山湖之间, 但该段的具体几何展布还存在以下问题未解决: 一是F5断裂以东的紫阳山东侧断裂是否属于F5断裂分支; 二是F5断裂向南是否延伸至女山湖北岸。 为解决以上问题, 本次工作基于遥感解译、 地质地貌调查、 探槽开挖及断错地层年代样品测试等方法, 对紫阳山东侧断裂及女山湖北岸一带断裂开展了研究。 结果表明, 紫阳山东侧断裂发育时代较老, 在早、 中更新世发生过强烈逆冲挤压运动, 晚第四纪以来不活动, 该断裂不属于F5断裂分支; 郯庐断裂带在女山湖北岸上詹村一带断错了晚更新世地层, 该处断裂为F5断裂向南的延伸部分; F5断裂已完全贯穿于淮河—女山湖之间, 断层迹线单一、 连续, 段落总长度约20 km。 文中还讨论了F5断裂向南应该终止于女山湖至明光市一带, 断裂终止受区域古老构造格局控制, 表明该断裂既有新生性又有继承性。
    基于GNSS数据的三种应变计算方法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应用
    金阳, 金红林, 高原, 黄星
    地震    2021, 41 (4): 57-6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04
    摘要291)      PDF(pc) (7350KB)(75)   
    利用GNSS速度场求解应变率的方法存在多元化特征, 可以区分为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本文选取求解应变率的三种数学方法: 最小二乘配置法、 多尺度球面小波法、 Gussian加权内插法, 对1999—2019年青藏高原东南缘(97°E~106°E, 21°N~30°N)GNSS速度场以及均匀GNSS速度场进行解算, 探讨以上三种方法在该区域的适用性特征。 通过分析由两组不同数据分布密度获得的主应变率(最大/最小)、 最大剪切应变率、 面应变率结果, 发现利用多尺度球面小波法获得的应变参数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表现。 在数据分布密度高时可以详细反映小区域内空间变形特征, 有助于详细确定断裂变形特征。 本研究结果仅代表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研究区域结果, 对于其他区域计算方法的选取仍需考虑其构造变形背景、 测点分布密度等条件。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基本形态与地震各向异性基本特征
    李莹, 高原
    地震    2021, 41 (4): 15-4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02
    摘要284)      PDF(pc) (6306KB)(238)   
    青藏高原东南缘受印度板块NE向推挤和高原物质SE向挤出及四川盆地、 华南块体阻挡的共同作用, 成为高原物质SE向逃逸的关键通道。 本文综述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由不同震相和不同方法得到的不同深度的地震各向异性结果, 结合区域内断裂分布、 地表运动、 构造应力以及深部结构等方面, 全面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上地壳至中下地壳及上地幔的介质各向异性与变形耦合特征。 青藏高原东南缘壳幔地震各向异性的差异反映了区域内复杂的深部构造和壳幔变形。 由于青藏高原形成机制、 壳幔耦合状态和软弱层分布形态等科学问题尚处于学术探讨之中, 有效结合不同数据和综合多种方法, 有益于获得更加准确、 精细的地壳—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图像, 对深部物质运动与动力模式进行更有效的约束。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人工智能实时地震监测分析系统的应用与展望
    周连庆, 赵翠萍, 张捷, 车时
    地震    2021, 41 (3): 1-2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3.001
    摘要279)      PDF(pc) (10027KB)(104)   
    “智能地动”(EarthX)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实时运行的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 2018年12月起, “智能地动”系统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试运行, 实时处理川滇地区123个地震台站数据。 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检测、 拾取震相进而定位地震, 在第一个台站接收到P波后数秒内快速产出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级, 自发震时刻开始计算, 平均定位仅用时28.9 s。 此外, 系统还使用全波形拟合的方法, 在1~3分钟左右快速产出震源机制解和矩震级, 而无须任何人工干预。 EarthX系统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4日期间, 共记录地震897次, 产出M3.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81次。 基本实现了3级以上地震的自动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的产出, 机制解的平均产出时间为震后103.8 s, 弥补了当前地震监测台网不能产出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空白。 通过EarthX系统的推广应用, 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地震监测发布手段, 将台网人员从繁重的地震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2012年以来新丰江水库区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时空变化特征
    姜喜姣, 林庆西, 龚萱, 杨选
    地震    2022, 42 (3): 64-8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3.005
    摘要268)      PDF(pc) (5194KB)(67)   
    研究新丰江水库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 对理解新丰江库区诱发地震的特点和成因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2012—2018年新丰江库区ML2.0及以上地震的142个地震波形数据, 分别采用FOCMEC方法和SATSI方法反演了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 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新丰江库区地震破裂类型以正断型为主, 兼有部分倾滑分量, 其次为走滑型; P轴优势走向为NWW—SEE向, 倾角近于垂直, T轴优势走向为NNE—SSW向, 倾角近乎水平; 库区整体以NWW—SEE向的垂直挤压和NNE—SSW向的水平拉伸为主, 应力类型为正断型; 由东南部NW—SE向至西北部的NWW—SEE向, 最大主应力轴方向呈现逆时针旋转的趋势, 旋转角度约为18°, 应力类型也由正断型转变为走滑型; 2012年以来, 新丰江各区域的应力场较为稳定, 但在2015年和2018年可能发生过相对较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否存在, 依据现有结果仍不得而知, 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系舟山北麓断裂茶房口段蠕滑证据及深部变形机制研究
    闫小兵, 李文巧, 由文智, 孙海燕, 郝雪景, 李宏伟
    地震    2023, 43 (3): 91-10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7
    摘要216)      PDF(pc) (2951KB)(78)   
    据史料记载, 1038年忻州、 定襄一带发生71/2级地震。 前人研究表明, 此次地震发震构造为系舟山北麓断裂, 震中位于定襄县董村镇茶房口一带。 系舟山北麓断裂茶房口段跨系舟山北麓断裂水准测量开始于1985年, 至2021年断层两盘共错动9.09 mm, 年平均蠕滑量0.25 mm。 蠕滑变形趋势显示茶房口段逐年发生蠕滑运动, 但整体蠕滑速率较低。 采用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方法得到茶房口同震断层泥的黏土含量为23%, 断层附近断层角砾岩的黏土含量为8%, 从老断层泥到断层角砾岩, 黏土矿物总含量逐渐降低。 研究表明, 断层带中黏土含量多少是决定断裂是否蠕滑的关键因素。 在地下5 km位置(约130 MPa)围压环境、 扰动压强恒定为100 MPa条件下, 模拟系舟山北麓断裂天然断层, 开展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系舟山北麓断裂天然断层在25℃、 50℃、 100℃、 150℃温度条件下, 在0.122 μm/s和1.22 μm/s的扰动速度下, 均表现为稳定蠕滑, 其结果和跨主断层水准测量、 断层泥微观结构分析结果吻合。
    云南省南汀河断裂带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王万丽, 周晓成, 石宏宇, 颜玉聪, 欧阳澍培, 刘峰立, 房文亚, 李鹏飞
    地震    2022, 42 (2): 14-3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2.002
    摘要214)      PDF(pc) (5701KB)(105)   
    利用温泉水文地球化学连续测量方法, 可以监测活动断裂带内的状态。 本文于2015年7月至2019年11月, 通过测定12个温泉的194个水样中常量、 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来研究南汀河断裂带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并于2019年2月将幸福温泉作为连续监测点, 每三天采集一次样品。 结果显示: ① 同位素(δD、 δ18O)结果指示温泉水源于大气降水, 东西支断裂补给降水高程分别为1.6~2.1 km和1.0~1.9 km。 ② 研究区水化学类型主要有四种: HCO3-Na、 HCO3·SO4-Na、 SO4-Ca、 HCO3-Ca, 东支断裂带均为HCO3-Na型水; 西支北东段有HCO3·CO4-Na和HCO3-Na型水, 中段为HCO3-Na型水, 西南段是HCO3-Ca型水。 ③ SiO2值11.1~101.0 mg/L, 热储温度42.7℃~137.8℃, 循环深度0.6~2.5 km; 西支北东段茂兰和小定喜为部分平衡水, 东支和其余温泉为未成熟水, 矿化度低, 综合微量元素富集因子和含量反映出断裂内部循环过程中水岩反应程度较弱。 ④ 温泉水化学变化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2019年3月8日, 云南永德MS4.4地震前5天, Cl-含量相对于背景值增长约40.6%, 震中距72 km; 2020年6月11日, 云南临沧发生ML3.3地震, 6月10日, SO2-4含量相对于背景值增长27.2%, 震中距13 km。 幸福温泉水化学组分Cl-和SO2-4对周围地震活动有明显的地震前兆异常响应。 总之, 研究南汀河断裂带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对研究区短临前兆异常识别、 判定以及理解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异常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GPS应变场云图方法识别地震形变场异常初步分析
    常金龙, 甘卫军, 孟令升, 朱成林, 刘俊清
    地震    2021, 41 (3): 22-3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3.002
    摘要211)      PDF(pc) (4357KB)(166)   
    介绍一种获取地震形变场异常的应变场云图方法。 首先在指定时间窗内对GPS位移时间序列进行拟合速度值、 插值速度场和计算应变场处理, 然后以一定步长滑动得到时空连续的应变场动态变化图像, 进而提取形变场异常信息。 通过分析门源MS6.4地震与震前应变场时空演化对应关系, 说明本方法对预测地震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在2019年年终会商中, 对嫩江ML4.5地震提出预测意见并检验了实用性。 研究认为, 应变场云图是一种有效、 直观识别震前形变场异常的方法, 可在地震会商工作中推广应用。
    地球模型对季节性负荷形变计算的影响以川滇地区为例
    佘雅文, 吴伟伟, 刘泰, 付广裕
    地震    2021, 41 (4): 46-5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03
    摘要209)      PDF(pc) (5866KB)(178)   
    利用川滇地区的GNSS和GRACE数据, 结合不同地球模型和负荷理论, 研究了地球模型对地表季节性负荷形变计算的影响, 该工作对于选取合适的地球模型开展负荷形变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研究表明: ① 川滇地区GNSS观测的地壳垂向季节性形变振幅为20 mm左右, GRACE反演的垂向形变与GNSS的结果相位一致, 振幅存在差异。 ② 区域地球模型的负荷勒夫数与其他地球模型的差异较大, 且负荷勒夫数hn对地球结构的变化较为敏感。 ③ 区域地球模型可以改善GRACE反演的负荷形变结果, 从而减小与GNSS观测结果的差异。 ④ 川滇地区大部分GNSS测站的加权均方根比值减小量呈现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
    2018年安徽无为ML4.1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
    缪阿丽, 李锋, 王俊, 祝涛, 叶碧文
    地震    2021, 41 (4): 192-20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15
    摘要196)      PDF(pc) (2058KB)(150)   
    对2018年4月6日无为ML4.1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以及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无为地震前的异常分布在距震中64~233 km范围内, 这些异常在时间进程上, 可分为中期趋势背景异常和短临异常, 主要以中期趋势背景异常为主。 这些中期趋势背景异常均表现为水位的破年变变化。 从空间演化上看, 2018年安徽无为ML4.1地震前出现的中期趋势背景异常沿着长江破碎带有序分布。 这种比较明显的异常群体性特征为地震预测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 节面I的走向为NE向, 节面Ⅱ的走向NW向。 反演的震源机制的P轴(主压轴)方向为NE向(70°), 倾角近水平(7°)。 无为地震震源机制解所得主压应力作用方向与无为地震前异常展布方向相同。 这说明地震孕育过程中区域应力加载作用和流体前兆响应具有密切关系。
    “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1.0阶段工作理念及成果
    张盛峰, 张永仙
    地震    2021, 41 (4): 203-21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16
    摘要193)      PDF(pc) (5020KB)(138)   
    20世纪90年代由世界多个国家的地震学家围绕“地震可否预测”问题进行国际讨论后, 人们开始思考适用于地震预测研究的规则应该有哪些, 尤其是地震学家针对地震预测研究中所采取的途径和工作思路开始发生了变化。 2007年开始的“区域地震似然模型”(Regional Earthquake Likelihood Models, RELM)工作组和由此进一步而来的“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 CSEP)计划开始之后, 一大批地震预测模型和与评估其预测效能有关的统计检验方法加入进来, 在设立相同的预测规则和使用统一的数据来源下, 通过全球设立不同测试中心的方式, 共同参与到对地震可预测性问题的系统研究中来。 当前, CSEP计划已由开始的1.0阶段发展至2.0阶段, 为使读者了解与这几项国际合作研究相关的工作主旨和发展历程, 本文总结了与CSEP工作1.0阶段相关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地震压磁效应计算及实例分析
    宋成科
    地震    2022, 42 (3): 52-6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3.004
    摘要191)      PDF(pc) (3060KB)(57)   
    为了解地震产生的地磁异常, 本文定量计算了一种地震地磁异常现象地震压磁效应。 首先介绍了压磁效应定量计算的理论方法, 建立了纯走滑和纯逆冲的简单断层模型, 计算了断层滑动产生的压磁效应, 结果显示压磁效应形态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滑动面走向对压磁效应形态影响较大, 滑动面的埋深对压磁效应量值影响较大。 根据2008年汶川MW7.9地震两个非均匀滑动模型, 计算了地震产生的压磁效应, 结果显示较大的磁场变化出现在滑动面上, 在滑动面两侧压磁效应量值衰减得很快, 在距离滑动面几十千米时, 压磁场衰减至1 nT, 甚至更小。 使用成都地磁台地震前后观测数据获得了高于背景噪声水平的地磁场变化, 为+0.45 nT, 该变化与使用大地测量观测资料反演得到的滑动模型计算的压磁效应比较一致, 说明合理的压磁模型能够解释观测的同震稳定的地磁变化。
    利用同震和震后位移数据联合反演2011年日本MW9.0地震同震断层滑动
    陈伟, 刘泰, 佘雅文, 付广裕
    地震    2021, 41 (4): 121-13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09
    摘要190)      PDF(pc) (4515KB)(178)   
    基于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 联合陆地和海底同震GPS数据以及日本本岛330个陆地GPS站点5~10年的震后数据, 反演了日本MW9.0地震的断层滑动模型, 提升了断层滑动分布在细节上的合理性。 首先, 基于日本本岛330个陆地GPS站点震前2年和震后10年的连续观测数据, 获取了日本MW9.0地震震后5~10年的年平均位移, 该时段的位移几乎完全由地幔黏弹性松弛效应引起; 接着, 利用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对震后5~10年的位移进行反复拟合, 确定了日本MW9.0地震震源及周边地区的地幔黏滞性系数最优解(9.0×1018 Pa·s)。 然后, 联合同震和震后位移数据, 引入黏弹性位错格林函数, 反演了2011年日本MW9.0地震的断层滑动分布。 结果表明, 该地震同震破裂的最大值达到了62.72 m, 同震滑动的总地震矩为4.48×1022 Nm, 相应的矩震级为MW9.03。 由于黏弹性松弛效应引起的震后位移中包含了同震破裂的信息, 基于黏弹性球体地震位错理论, 联合同震和震后位移数据反演断层同震破裂, 有效提高了日本MW9.0地震断层滑动分布的可靠性。 最后, 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为同震观测结果缺乏的大地震震后科考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大地震发生之后, 即使在同震期间没有足够的观测数据, 也可以在震后通过对震源区的加密观测积累的震后数据, 使用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优化同震断层滑动模型。
    基于Deeplab V3+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损毁信息提取
    陈丹丹, 窦爱霞, 王鑫
    地震    2022, 42 (2): 171-18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2.014
    摘要188)      PDF(pc) (9607KB)(49)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 道路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 能够第一时间获取震后的道路损毁信息,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针对目前震害提取方法精度低、 人工参与多及用时较长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Deeplab V3+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震后单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震害信息提取方法。 该方法充分挖掘了多尺度的上下文信息, 逐步重构空间信息以便更好地捕捉道路边界, 从而提高道路震害信息提取精度。 以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7.0级地震为例, 通过选取山区、 平原以及城市内部不同等级的道路高分影像样本, 创建模型训练的样本集。 为了进一步验证Deeplab V3+模型的效果, 选择目前较为主流的FCN模型与Deeplab V3+模型进行对比。 经多次训练和精度分析, 综合考虑模型精度和训练量、 训练次数的关系, 最终选择7528对训练样本集、 100000训练次数和总精度达到95%的Deeplab V3+模型作为最佳模型。 然后, 将训练后的最佳Deeplab V3+模型应用到提取震后无人机道路损毁信息。 将人工目视解译的结果作为模型提取精度评价的标准, 对比分析后Deeplab V3+模型的震后高分遥感影像道路损毁信息提取精度可达88%。 结果表明, 基于Deeplab V3+模型的道路震害提取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普适性, 可在震后道路损毁信息的快速提取中推广应用。
    2019年6月17日长宁MS6.0地震序列震源区二维构造应力场特征研究
    田建慧, 罗艳
    地震    2022, 42 (1): 1-1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1.001
    摘要187)      PDF(pc) (8122KB)(72)   
    使用近震波形反演方法求解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6.0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 共得到30个可靠的M>3.0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 结合该地区已有的震源机制解, 开展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反演, 小尺度探讨震源区的构造应力环境。 反演结果显示, 震中附近区域主要以逆冲型应力性质为主, 局部地区包括少量走滑分量以及混合类型。 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主要以NEE向或NE向为主。 在筠连以东地区, 不同于北部的逆冲型, 应力性质以走滑型兼少量混合类型为主, 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EW向。 构造应力场方向与形成长宁背斜的构造应力存在一定交角, 2019年长宁6.0级地震可能是由NE或NEE向近水平应力挤压产生的该地区滑脱面之上背斜核部的逆断层活动造成的。
    2020年云南巧家M5.0地震震源机制解与震源区应力场研究
    杨帆, 盛书中, 胡晓辉, 崔华伟
    地震    2021, 41 (4): 93-10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07
    摘要185)      PDF(pc) (5955KB)(224)   
    基于国家测震台网数据中心提供的波形资料, 采用gCAP方法反演2020年5月18日云南巧家M5.0地震及研究区域51次地震震源机制解, 并收集研究区域震源机制解50个。 采用网格搜索法反演区域构造应力场, 并对研究区域采用不同划分进行应力场反演。 获得以下结论: ① 主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 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175°、 67°和-19°, 节面Ⅱ的走向、 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73°、 73°和-156°, 矩震级为4.97, 矩心深度为8.8 km。 表明主震属于兼具逆冲分量的走滑型地震; ② 震后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轴方位为NWW, 倾角接近水平, 主张应力轴方位为NNE, 倾角接近水平, 属于走滑型应力状态, 与周边地质构造运动状态相吻合; ③ 对研究区域采用不同划分所得应力场结果相差不大, 表明该区域应力场比较稳定, 受深大断裂带和震源机制解类型影响较小。
    青藏高原东北缘ALOS AW3D30高程模型和EIGEN-6C4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模型精度分析
    张国庆, 梁伟锋
    地震    2023, 43 (1): 93-10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08
    摘要176)      PDF(pc) (4636KB)(36)   
    利用EGM96全球重力场模型对ALOS AW3D30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系统进行转换, 结合实测GNSS数据, 分析ALOS AW3D30模型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精度。 利用实测重力数据计算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自由空气异常, 并与EGIEN-6C4自由空气异常模型进行对比, 分析其精度。 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ALOS AW3D30模型与264个GNSS测点的差异标准差为3.4 m, 该地区ALOS AW3D30精度优于4 m;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整体呈负值, 局部为正值, 变化范围为-177×10-5~166×10-5 m·s-2, 实测重力异常与模型结果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存在局部差异; EIGEN-6C4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变化范围为-163×10-5~142×10-5 m·s-2, 实测结果与模型结果差异为-119×10-5~63×10-5 m·s-2, 平均值为-20×10-5 m·s-2, 差异标准差为29×10-5 m·s-2, 实测结果与模型结果差异较大,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真实地球重力场应该通过实测获得。 最后, 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实测重力异常与EGIEN-6C4重力异常模型, 利用消去—恢复法, 将实测重力异常与模型结果进行融合, 提高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 尤其是祁连山东缘、 海原断裂及周边地区的重力异常精度, 可以为区域重力场研究提供参考。
    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势能与水平偏应力研究
    王振宇, 付广裕, 刘泰, 郭凌冬, 陈伟, 房婷婷
    地震    2022, 42 (2): 1-1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2.001
    摘要173)      PDF(pc) (6241KB)(127)   
    偏应力场的定量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区域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使用重力与GPS联合观测数据计算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重力势能, 估计其产生的水平偏应力, 并与全球应变率图(GSRM)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研究区域的重力势能分布形态总体具有青藏高原高、 鄂尔多斯块体低的特点。 重力势能最高值位于青藏高原北部, 量值为1.53×1014 N/m, 最低值位于秦岭南部, 量值为1.45×1014 N/m。 由重力势能差异引起的偏应力在青藏高原北部、 鄂尔多斯块体南部和秦岭东段较大, 最大值达14 MPa左右, 位于青藏高原与阿拉善块体交界处。
    2022年青海门源MS6.9地震余震演化与地震触发
    闫坤, 王伟君, 寇华东, 叶志鹏
    地震    2023, 43 (1): 15-3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02
    摘要168)      PDF(pc) (11001KB)(56)   
    地震序列的时空演化有助于揭示地震成核过程和地震相互作用。 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09年以来门源地区的目录地震重新定位, 并以其为模板, 匹配扫描连续波形, 完善2022年门源 MS6.9地震前后的活动图像。 结果表明: 2022年门源MS6.9地震主要发生在托勒山北断裂南侧高角度南倾的走滑断裂上, 无明显前震活动, 是典型的主—余型序列; 早期余震向主震东西两侧扩展, 迁移距离与流逝时间呈对数关系, 符合震后余滑扩散特征, 并且西侧的迁移速率和地震强度高于东侧; 冷龙岭断裂和门源地震发震断裂斜交, 但它的地震活动与余震不同, 这些活动在余震扩散前锋到达前开始, 沿断层向东南方向迁移但很快受阻, 直到5 d后MS5.2地震发生后才继续南迁, 最后终止于2016年门源MS6.4地震余震扩散区的尾端附近。 因此, 两条断层上的地震时空演化反映了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冷龙岭断裂的地震活动受2022年门源主震库仑应力变化影响而触发。
    2021年西藏双湖MS5.8地震地表破裂及地震烈度初析
    张军龙, 贡秋卓玛, 次仁多吉, 索朗南杰, 张建龙, 孙国涛, 司金罗布
    地震    2023, 43 (1): 65-7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06
    摘要165)      PDF(pc) (6321KB)(53)   
    2021年西藏双湖MS5.8地震地表破裂和烈度参数提供了稀有震例, 对中弱地震的地震灾害评价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野外调查发现, 2021年11月30日西藏双湖5.8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双湖县措折罗玛镇申亚扎地村附近, 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可达Ⅶ度。 其宏观震中位置、 极震区范围、 主要余震分布等都受到断裂控制。 地表破裂和震源机制解结果相吻合, 表明地震的直接成因是藏中近东西向伸展变形作用诱发吴如错盆地边界断裂发生正断层活动。 这次地震产生了清晰的地表破裂, 对于研究震级和破裂长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浅层地震反射和折射层析成像在海州—韩山断裂探测中的联合应用
    夏暖, 吴子泉, 付俊东, 张建民, 王冬雷, 彭刘亚
    地震    2021, 41 (4): 136-14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10
    摘要163)      PDF(pc) (7092KB)(38)   
    海州—韩山断裂是连云港地区一条重要断裂, 属于海泗断裂带的西边界断裂。 断裂隐伏于较浅的覆盖层之下且控制了基岩岩性分界。 浅层地震反射法作为断层探测的首选方法, 对海州—韩山断裂进行探测时仅能识别出基岩顶面反射波, 难以实现对断裂的准确判别。 而折射层析成像法适用于速度横向差异大的区域, 可获取断层两盘岩性速度差异信息, 进而判定断层位置, 弥补反射法的不足。 本文在跨海州—韩山断裂同一位置上联合应用浅层地震反射和折射层析成像两种探测方法, 进行了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和合成地震记录验证。 研究表明, 浅层地震反射和折射层析成像两种方法联合探测海州—韩山断裂, 较单一方法可对断层实现更精准的定位, 获取更丰富的断层信息, 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断层探测提供了思路。
    地震台站标准化中地震计防震加固装置试验分析
    肖武军, 赵楠, 李小军, 赵刚, 刘泉, 曲利, 骆佳骥
    地震    2021, 41 (4): 158-16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12
    摘要157)      PDF(pc) (2588KB)(113)   
    本文根据地震观测台站标准化对地震计等专业设备开展防震加固的要求, 对地震传感器加装防震装置后开展振动台测试与台站观测数据一致性分析。 振动台测试结果表明在振动台面出现PGA大于103.2 cm·s-2时, 地震计出现了明显位移现象, 因此, 建议地处场地烈度大于Ⅶ度区台站地震计须加装防震装置; 我们采用平方相干方式对台站观测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 通过频域与时域对近震和远震记录进行对比, 发现加装防震装置与未加防震装置地震计系统一致性无明显差异。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背景噪声近地表成像: 在北京房山的应用
    寇华东, 王伟君, 闫坤, 叶志鹏, 吕恒茹
    地震    2023, 43 (3): 50-6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4
    摘要157)      PDF(pc) (7771KB)(74)   
    低成本高可靠地获得人口密集地区的浅层地下结构, 对地震安全性评估和地下空间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分布式光纤振动/声波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 简称DAS)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 传感机理不同于传统地震仪的新型观测技术, 利用一条普通通信光缆和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实现高密度、 长距离的振动测量。 我们在北京房山用一段460 m浅埋光纤记录的12个小时背景噪声, 获得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曲线, 反演出地下浅层S波速度剖面, 可以看到厚约15 m起伏较缓的低速土层, 反演结果与传统的噪声H/V谱比法探测结果相似, 但本文结果有更丰富的结构细节。 认为利用DAS高分辨率近地表速度结构探测是可行的, 如果能够利用已有的长距离地埋光缆资源, 将为近地表低成本、 高分辨率成像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分区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
    亓凤娇, 李雯, 苏鹤军, 陈文凯, 王紫荆, 苏浩然
    地震    2022, 42 (1): 70-8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1.005
    摘要156)      PDF(pc) (3815KB)(107)   
    针对现阶段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评估特定区域地震时评估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 结合中国地震灾害特点、 人口分布情况等, 将中国大陆划分为西北、 西南和大陆东部三个地区, 并对各区域按照人口密度进行分级。 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 选取震中烈度、 震区面积、 抗震设防烈度参数建立分区域的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该模型在西北、 西南地区的验证结果较好, 适用于中国地震灾害情况, 可以用于震后快速盲评估,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评估不同震级、 相同震中烈度和人口密度的地震时, 出现相同结果的情况; 虽然该模型在震例较少的大陆东部地区以及城市直下型地震中评估结果需要进一步改进, 但为解决特定区域地震死亡评估中误差较大问题提供了思路, 能够为震后应急指挥和救援提供数据参考。
    滇西北地区主要断裂带及邻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
    杨峰
    地震    2021, 41 (3): 42-5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3.004
    摘要155)      PDF(pc) (11082KB)(148)   
    利用区域固定台站和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记录的7349个近震事件的60471个Pg波绝对走时和196465个相对走时数据, 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获得滇西北地区(25°~28.2°N, 99.5°~101.5°E)横向分辨率为0.2°的中、 上地壳的三维P波速度模型, 重点分析了区域内各主要断裂带及其邻区的速度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北段15 km以上的P波速度较低, 重定位后中、 小地震的震中主要位于低速异常的内部, 且震源深度在断裂带两侧相似; 推测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作为川滇菱形块体西南边界的剪切控制作用已弱化, 分界能力局部减弱, 并且断裂带下方主体的低速异常可能为跨越断裂的动力传递提供条件。 丽江—小金河断裂带(西南段)两侧存在大范围的P波低速异常, 推测此低速体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南向挤出的物质, 而程海断裂带以东从近地表至25 km深处明显的P波高速异常体则可能会阻挡高原物质东南向的逃逸。
    巴颜喀拉地块及其周边地震危险性分析
    任晴晴, 陆丽娜, 钱小仕, 赵宜宾
    地震    2021, 41 (3): 144-15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3.011
    摘要154)      PDF(pc) (2842KB)(175)   
    巴颜喀拉地块及其周边因地震动活动频繁成为中国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目标区, 我们利用广义极值(GEV)分布对该地区的最大震级进行了极值统计分析。 本文首先对于分布参数进行估计, 然后计算出重现水平、 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与发震概率和震级危险率等参数, 并比较了GEV分布99%分位数和b值截距法最大震级、 历史最大震级。 最后基于Monte Carlo模拟方法验证了运用GEV分布对研究区域做极值统计分析的稳定性。 经计算, 该地区6.0级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为1.8年, 8.0级以上巨震的复发周期仅为76.8年。 百年的重现水平高达8.08级。 另外, 该地块未来发生5.0~7.0级地震的概率较大, 说明该地块未来仍然会比较活跃。 Monte Carlo模拟结果表明, 利用GEV分布探讨该地块的地震危险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稳定的。
    中国地震学会第七届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张宇
    地震    2022, 42 (2): 190-19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2.015
    摘要153)      PDF(pc) (225KB)(104)   
    2010年广西凌云与凤山交界震群尾波Q值特征研究
    史水平, 周斌, 李细光, 文翔, 黄惠宁, 毛世榕
    地震    2021, 41 (4): 106-12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08
    摘要152)      PDF(pc) (4867KB)(178)   
    2010年6月28日至8月初, 广西凌云与凤山交界地区出现一次罕见的震群活动。 利用震区附近8个近距离台站所记录的数字地震波形, 按照高信噪比和计算要求, 挑选出此次震群中74次ML>1.5地震可用于计算地震尾波的共179条三分向波形记录, 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经滤波以及消除环境噪声后, 计算了地震尾波传播过程途经区的品质因子Q(f)值; 拟合Q(f)值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 得到研究区Q(f)=(44.32±23.56)f0.88±0.17; 并对震中区及其邻区地震尾波衰减的时间与空间特征进行了探讨。 通过分析震区及其附近尾波衰减参数与尾波采样体之间的关系, 认为该区域可能存在浅部高衰减层。 此次震群是在低应力水平条件下发生的, 震中区Q0值较其他台站高, 其地震尾波衰减较慢, 介质非均匀性水平相对较低, 震中区为低衰减区域, 介质较为稳定。
    华东地区钻孔体应变对飑线天气过程响应的特征与机制
    杨小林, 杨锦玲
    地震    2021, 41 (4): 180-19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14
    摘要150)      PDF(pc) (3791KB)(169)   
    2018年3月4日华东地区爆发了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 为揭示过境区域钻孔体应变对该飑线生命史期间的响应特征与机制, 本文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气象站数据, 系统分析了南昌、 黄山、 湖州和岱山等4个钻孔体应变台的观测记录。 结果表明: ① 飑线过境时的气压突变是引起体应变显著变化的主因, 由此引起最大的体应变量为16.2×10-9; ② 气压涌升幅度与体应变的弹性压缩量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两者变化的周期较一致, 为26~74 min, 而气压影响系数高达5.0×10-9/hPa; ③ 各台对飑线的响应能力较好, 而且在时间、 空间和强度上, 体应变变化能较好地呈现飑线的演变过程和传播特征。 以上结果, 不仅有助于科学识别飑线所引起单台或多台体应变异常变化的物理本质; 还能为短周期气压效应的改正模型提供实证依据。
    利用区域地震记录反演2022年泸定MS6.8地震破裂过程
    王安简, 李国辉, 高原
    地震    2023, 43 (1): 33-4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03
    摘要149)      PDF(pc) (6162KB)(65)   
    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一次MS6.8地震。 基于区域地震波形数据, 对主震震源破裂过程进行反演, 结果表明: 这次地震发震断层为鲜水河断裂, 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 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向NNE方向传播, 并由起始破裂点向浅部扩展, 整个过程持续约13 s, 释放标量地震矩为1.2×1019 N·m, 相当于MW6.6。 破裂长度约18 km, 宽度约14 km, 最大同震滑动量为2.7 m, 估计的矩心深度为6.2 km。 与远震波形数据反演结果相比, 此次地震主要破裂区位于震中SSE一侧, 在震中NNW一侧没有发现较为明显的破裂区。
    2022年门源M6.9地震前孕震区跨断层形变异常特征及其机理
    李媛, 陈长云, 李腊月, 周伟
    地震    2023, 43 (1): 1-1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01
    摘要148)      PDF(pc) (4410KB)(73)   
    跨断层形变测量在寻找地震前兆信息和强震预测预报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青海门源M6.9地震前, 祁连山—海原断裂带上的跨断层短水准资料有着显著的前兆异常。 本文基于截至2021年12月的跨断层短水准资料, 利用时序分析法、 形变异常强度分析法和垂直形变累积率分析法等, 提取震前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 探讨震前中短期断层活动情况及其变形机理。 结果表明, 在NE-SW向挤压和NW-SE向水平剪切共同作用的动力学背景下, 震源区垂直形变趋势累积处于高值, 具有一定的应变能累积背景; 在震前5年时间, 靠近震中的断层运动发生偏离线性的“迟滞”现象, 且在震前2年内异常空间分布具有向震中迁移集中的特征, 表征靠近震源区地壳应力快速积累, 应力局部化增强; 震前半年内, 距离震中60~120 km范围多个场地表现为一致性的、 与挤压受力背景相反的张性异常变化, 这种异常现象指示近震区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发生微动态调整、 断层局部出现预滑动等变化。
    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预测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
    管贻亮, 何畅, 樊文杰, 贺曼秋, 廖晓峰, 李霞, 刘素珍, 袁文秀, 艾萨·伊斯马伊力, 冯丽丽
    地震    2022, 42 (4): 159-17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4.013
    摘要147)      PDF(pc) (5924KB)(37)   
    对2015—2021年中国88个地磁台站的秒采样数据进行了垂直强度极化计算, 通过梳理高值异常与后续强震的时空关系, 系统总结了极化值的计算方法和异常判别准则, 建立了可量化的预测指标。 极化值高于2倍均方差的台站超过20%且持续3 d及以上则判定为异常。 异常区为归一置零极化值大于0.2的区域, 发震优势时间为6个月内, 地震强度与异常区面积呈正相关。 根据上述异常判别标准分析提取了16组异常、 32个异常区。 对报对、 虚报和漏报情况进行了逐一分析, 预报效能评价结果显示, R值为0.53, 高于具有97.5%置信水平的R0值(R0=0.234)。 2021年玛多M7.4地震前16 d出现同步性高值异常, 超过20%的台站异常持续3 d, 异常面积14.1×104 km2, 符合指标体系中的异常标准, 可以确定为震前极化异常。 研究表明, 预测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地震预测意义, 捕捉到大震前的极化异常, 可以为后续开展震情判定提供参考。
    传感器放置深度对水温动态特征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陈其峰, 车用太, 刘允, 冯恩国, 温丽媛
    地震    2022, 42 (1): 169-18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1.013
    摘要145)      PDF(pc) (3818KB)(155)   
    地热井的观测规范要求尽可能将水温传感器放置在井下深处, 一般放置深度应当大于100 m, 小于200 m。 然而, 近几年的观测结果表明, 水温传感器的放置深度对水温动态特征的影响较大。 在多数观测井中, 同井水温与水位的时值动态、 潮汐效应、 同震响应及震后阶变等动态特征的相关性或一致性, 多与水温传感器的放置深度有关。 本文主要探讨了传感器放置深度对水温动态特征的影响, 水温传感器放置在观测含水层中, 都受井—含水层间水流运动的影响, 会造成水温动态随井水位变化而变化; 当放置在观测含水层下部时, 水温动态则不受井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表现为动态相对稳定。 其原因是水温动态的形成受水热动力学与地热动力学两种不同机制的控制, 此外, 井—含水层系统的条件也会产生影响。
    力平衡反馈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传递函数测试方法研究
    姜沣, 高尚华, 薛兵, 李际弘
    地震    2022, 42 (2): 52-6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2.004
    摘要144)      PDF(pc) (1860KB)(93)   
    基于力平衡反馈技术, 利用阶跃电压信号和正弦波电压信号作为标定信号, 提出了一种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传递函数的动态测试方法。 本文研究了标定电压信号的引入方法, 推导了力平衡反馈石英水平摆倾斜仪对输入标定电压信号的传递函数及其输出表达式, 并进行了测试试验, 得到倾斜仪的正弦标定输出响应和阶跃标定输出响应; 在此基础上, 应用推导的理论公式, 对正弦标定输出响应和阶跃标定输出响应分别进行非线性拟合, 得到力平衡反馈石英水平摆倾斜仪的周期和阻尼。 试验测试结果显示, 正弦波标定测试得到的周期和阻尼与阶跃标定测试得到的周期和阻尼一致性较好, 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tomoDd方法对盖州地区地震活动的重新定位研究
    钱蕊, 王亮, 张博, 杨士超, 邵媛媛
    地震    2022, 42 (2): 149-16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2.012
    摘要142)      PDF(pc) (5834KB)(130)   
    2012年以来的盖州震群活动是辽宁省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地震活动事件之一, 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 盖州震群时间上呈阶段性活跃, 空间分为青石岭、 西海域两个区域且均呈北西近东西向展布, 目前的相关研究针对2012年以来的震群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但根据1970年以来该地区记录的地震目录显示, 该区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地震活动活跃, 因此, 本文应用tomoDd (Double-difference Seismic Tomography)方法对1980年以来的盖州地区的小震活动进行重新定位研究, 对比分析2012年以来的几丛震群活动与以往震群活动空间位置关系发现, 盖州地区在1982-1989年曾出现类似规模的地震活动, 且地震的空间集中度较高, 证明盖州及附近地区存在发生丛集性地震的构造背景。 2012年以来的震群活动可能属于该地区的又一次震群活动, 其活动的前兆指示意义有限。
    基于不同时空尺度多源遥感数据的新疆于田地区地震热异常分析
    杜宸, 孙珂
    地震    2022, 42 (3): 37-5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3.003
    摘要142)      PDF(pc) (6813KB)(64)   
    针对2000年以来新疆于田地区5次MS5.0以上地震, 采用MODIS地表温度数据与NOAA卫星长波辐射数据, 从不同时间、 空间尺度对震前热红外异常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5次地震的两种数据均提取出明显的热异常, 两种数据异常提取结果具有一定的时空关联。 基于以上不同时空尺度热红外特征分析结果, 总结提出了一种多时空尺度的异常判别方法。 基于该方法对于田及周边地区2018—2020年连续3年的热红外数据进行扫描, 开展MS5.0以上地震热红外异常的回溯性检验应用, 共检验出19次异常, 其中12次对应地震发生, 7次错报, 此外有7次漏报。 通过不同时空尺度多源遥感数据对震前热红外异常特征进行综合提取, 能够减轻环境因素干扰, 提取出有效的热异常特征。 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多时空尺度地震热红外异常判别提供支撑。
    2022年青州ML4.1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分析
    郑家军, 李铂, 朱成林, 黄金水, 杨立涛, 董敏, 熊玮, 韩博, 刘海林, 池国民, 吴婧
    地震    2023, 43 (3): 102-11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8
    摘要142)      PDF(pc) (8351KB)(73)   
    以2022年青州ML4.1地震为研究目标, 根据先前学者总结的区域重力场变化在大震孕育发生中的异常特征, 通过计算相邻两期重力变化、 累计重力变化的方式, 分析了震中附近变化的空间尺度和数量级。 本文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显著地区的测点单点变化情况, 包括高炳西、 济南站、 王坟及庙子等测点, 以及高炳西场地南北两测点重力差的变化情况。 根据高炳西场地南北两测点周边干扰情况, 包括降水量、 地面沉降、 地形改正等, 分析了该两测点重力差变化的原因。 本文认为青州ML4.1地震发震前后的重力场有变化, 且该变化与地震孕育发生导致的地下物质迁移有关。
    东北亚地区MS5.0以上地震前后空间电场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杨牧萍, 张学民, 泽仁志玛, 申旭辉, 黄建平, 钱庚, 金艳铭, 黄明威
    地震    2021, 41 (4): 78-9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4.006
    摘要140)      PDF(pc) (5865KB)(183)   
    本文利用2005年1月—2009年12月DEMETER电磁卫星观测的极低频/甚低频(ELF/VLF)39 Hz~6 kHz频段电场功率谱密度(PSD)观测量, 将研究频段划分为5个子频段对东北亚地区(38°N~58°N; 105°E~145°E)内发生的8个MS≥5.0地震前后空间电场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同一地震不同频段异常扰动区域并不完全在同一位置, 且同一地震的不同频段地震前后扰动形态也并不一致; 8个地震40次统计中有25% 的统计数据虽然基本在地震前后所有时间段都超过阈值2σ, 但未见明显扰动规律, 其余75%的统计数据中发现其扰动特征可以归纳为3类: 52%的统计数据在震前扰动幅度增大, 达到最大时发震, 震后持续降低; 7.5%的统计数据在震前扰动幅度达到高值, 而后下降过程中发震; 15%的统计数据在震前扰动幅度一直在增加且绝大部分时间低于2σ, 直至震后超过2σ, 且出现这种类型的异常均为震例的第五频段演化特征。 异常扰动区域主要集中在震中±4°以外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