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地震》,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与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分析
    陈学忠, 李艳娥, 王恒信
    地震    2014, 34 (1): 34-40.  
    摘要5710)      PDF(pc) (1705KB)(1957)   
    根据欧亚地震带7级以上地震释放能量与全球7级以上地震释放总能量之比,利用χ2检验方法对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与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当出现欧亚带年地震释放能量比高于50%且有8级以上地震发生时,其后3年内中国大陆地区将有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或8级地震的可能性,这个关系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
    基于SfM方法生成的密集点云数据的典型建筑物分类研究
    张雪华, 王晓青, 袁小祥, 王金霞
    地震    2017, 37 (3): 127-137.  
    摘要232)      PDF(pc) (1005KB)(882)   
    建筑物类型的研究对于震后救援和损失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针对SfM(Structure from Motion)方法生成的三维密集点云数据的建筑物分类研究较少。 首先基于SfM原理生成密集点云, 然后通过建筑物单体点云高度均值和标准差对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顶类型进行初步分类, 进一步提出了建筑物单体屋顶最高点与最低点点云中心点的水平距离因子对单坡和双坡屋顶类型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以玛曲县城为研究区, 使用SfM算法对无人机影像进行处理, 并利用上述多因子再分类方法进行建筑物高度和类型分类。 实验结果表明, 设置高度均值和标准差阈值分别为6 m和0.25 m时能够准确区分单层、 非单层建筑物和平、 坡屋顶类型建筑物; 对于单坡和双坡顶建筑物, 利用距离因子, 设定距离阈值1.5 m时可完全区分。 对该地区典型建筑物的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基于点云分析的建筑物高度和类型提取方法, 可为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和未来潜在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所需的建筑物信息的提取提供重要参考。
    分区分类的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研究
    张桂欣, 孙柏涛, 陈相兆
    地震    2017, 37 (4): 69-79.  
    摘要255)      PDF(pc) (1401KB)(698)   
    生命线工程的震害及损失评估工作对于震害防御和震后地震应急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 生命线工程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网络系统, 目前对其开展的震害及损失评估研究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充分利用研究较多且较系统的建筑物震害及损失评估结果, 结合历次典型历史地震震害中建筑物和生命线震害情况, 通过分析建筑物损失和生命线工程损失的数量关系, 建立二者之间的关联模型; 通过对人口、 GDP、 土地利用等公里网格数据进行分析, 给出中国大陆地区的分区分类原则, 建立分区分类的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分析模型; 基于GIS软件平台, 开发了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分析模块, 利用该模块, 得出了四川省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生命线工程直接经济损失空间分布情况。
    国产GF-2和ZY-3卫星数据在活动断裂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哈思山南麓断裂带为例
    鲁恒新,徐岳仁,陈立泽,张学民,申旭辉,崔静
    地震    2017, 37 (1): 121-133.  
    摘要269)      PDF(pc) (1181KB)(693)   
    利用国产GF-2和ZY-3卫星数据, 以海原断裂带哈思山南麓断裂为例, 应用目视综合解译、 三维立体解译, 结合野外验证, 定量分析国产高分数据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GF-2融合影像展示了清晰的断层陡坎、 冲沟左旋断错及同震破裂等现象, 依据解译结果哈思山南麓断裂可分为正走滑型的荒凉滩—沙葱沟段、 左旋走滑型的沙葱沟—黄河段以及以左旋运动为主黄河—沈家庄段。 沿断裂带进行的1∶50000遥感解译工作在地层边界、 构造微地貌细节信息提取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 解译得到的最小左旋水平位移量4.3 m, 反映1920年海原地震的水平同震位移量, 而最大左旋水平位移量333.5 m, 则反映该段晚第四纪的持续运动。 研究表明, 海量国产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中国西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可替代国外同等分辨率的数据, 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东昆仑断裂带历史地震、 古地震及地震空区讨论
    李建军,张军龙,蔡瑶瑶
    地震    2017, 37 (1): 103-111.  
    摘要317)      PDF(pc) (663KB)(598)   
    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重要的断裂, 具有明显的分段活动性。 现代在不同段发生过多次由东向西迁移的强震, 连接形成千余公里长的地表破裂带。 各段历史地震调查、 古地震、 复发周期和滑动速率等研究表明东昆仑断裂带存在两个地震空区, 其中玛曲段地震空区的危险性大, 最大潜在地震矩震级不小于7.5。
    2013年松原5级震群序列精定位、 震源机制解及发震构造特征
    李君, 王勤彩
    地震    2018, 38 (4): 62-73.  
    摘要322)      PDF(pc) (6531KB)(593)   
    东北松辽盆地内2013年10月、 11月接连发生5次5级以上强震, 该震群对研究东北地区孕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双差定位算法和CAP方法(Cut and Paste)对松原5级震群序列的发震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 双差定位结果显示, 松原5级震群序列震中分布长轴呈NW—SE向(长轴方位约317°), 长度约10 km, 宽度约5 km, 与长岭—大山子断裂方位近乎垂直, 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4~13 km。 19个MS≥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 松原5级地震震群主要以逆冲、 逆冲兼走滑型地震为主, 震源机制节面解Ⅰ的优势方位为NW—SE向。 综合分析小震精定位与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 我们认为, 2013年松原5级震群序列的发震构造是一条与长岭—大山子断裂几乎垂直的隐伏断裂, 震群序列中较大地震的初始破裂深度比质心深度深。 松辽5级震源区的背景应力场既受太平洋板块对北东亚板块推挤作用的影响, 又受松辽盆地内部断裂带的控制, 在东北地区地下俯冲带深部强震活动的影响下, 深震活动强化了地幔物质的扰动, 进一步促进浅层介质的应力积累, 松辽盆地内部断裂带交汇处相对薄弱, 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 便发生中强地震。
    高压输电系统引起的空间电磁扰动
    张学民, 钱家栋, 吴迎燕, 赵庶凡, 娄文宇
    地震    2019, 39 (1): 90-100.  
    摘要296)      PDF(pc) (4216KB)(585)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大力推进, 高压输电系统逐渐成为电磁环境监测的主要人为干扰源之一。 本文总结了以法国DEMETER卫星电磁场数据为主开展的高压电力线辐射研究的最新成果, 对电力线产生的各类空间电磁扰动现象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 其中包括电力线谐振辐射(PLHR)、 磁层线辐射(MLR)、 ELF/VLF辐射、 高能粒子沉降等, 并对与其耦合机制相关的电磁波传播及波粒相互作用模型进行了总结讨论, 旨在对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1)数据处理方法、 干扰识别和地震弱信号提取分析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面向地震风险评估的中国大陆区县级人口总量时空预测方法研究
    丁玲, 王晓青, 王书民, 窦爱霞, 袁小祥, 丁香
    地震    2017, 37 (4): 58-68.  
    摘要215)      PDF(pc) (674KB)(567)   
    以中国大陆区县级历史人口数据为基础, 研究人口总量和人口增长率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 并综合运用阻滞模型、 指数模型、 对数模型、 线性模型等拟合方法, 得到相当精度的拟合预测模型, 获得了经验证较可靠的中国大陆未来区县级总人口预测结果。 同时, 以2020年预测人口为例, 定量分析了2010—2020年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各区县未来人口增减变化情况, 其能够较准确的表达未来人口空间分布。 本研究旨在为地震风险评估对人口在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上的未来预测需求提供可靠数据。
    电磁卫星地震应用进展及未来发展思考
    张学民, 钱家栋, 申旭辉, 刘静, 王亚璐, 黄建平, 赵庶凡, 欧阳新艳
    地震    2020, 40 (2): 18-3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0.02.002
    摘要456)      PDF(pc) (6069KB)(557)   
    法国DEMETER(Det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Transmitted from Earthquake Regions)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专门针对地震电离层扰动监测的电磁卫星, 于2004年发射, 2010年底结束运行, 共在轨飞行6.5年, 获得3万多条整轨数据, 为地震监测及电离层物理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全球科学家利用这颗卫星的数据开展了大量的地震应用研究, 发表文章上百篇, 将电磁卫星的地震应用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 中国第一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于2018年2月2日成功发射, 目前已完成在轨测试并交付使用, 科学数据也已正式对外发布。 如何充分发挥CSES卫星的应用效能, 将空间电磁监测向业务化运行转化, 总结和思考DEMETER卫星的技术进步、 研究成果及曾经出现过的问题, 十分重要。 因此, 本文着重介绍DEMETER卫星在地震监测应用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进展, 并结合CSES卫星的设计和运转实践, 对未来空间地震电磁探测及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一些初步讨论。
    重力数据三维共轭梯度聚焦反演及应用
    刘希康,丁志峰,李媛,张双喜,王同庆
    地震    2017, 37 (1): 10-19.  
    摘要246)      PDF(pc) (579KB)(547)   
    基于共轭梯度算法对欠定线性目标函数进行求解。 为改善目标函数的多解性、 消除多余构造信息影响, 引入粗糙度系数矩阵; 为克服“趋肤效应”, 更好地反映地质体的真实形态, 在模型目标函数中引入深度加权函数; 为更好的反映地质体的某些尖锐构造和边界, 本文对目标函数添加了基于最小支撑泛函的聚焦反演约束。 通过对多种模型的计算, 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重力资料地下密度反演中去, 得到了较好的反演结果。
    基于高精度地基LiDAR技术的活动断层错断地貌研究以冷龙岭活动断裂带为例
    康帅, 张景发, 崔效峰, 姜文亮, 焦其松
    地震    2017, 37 (3): 61-71.  
    摘要252)      PDF(pc) (788KB)(528)   
    高精度地形测量是活动断裂带定量研究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强震活动形成的错断地貌进行测量分析, 可以估算断层位移, 分析断层破裂的历史过程, 揭示强震复发特征。 激光雷达测距技术(LiDAR)为研究断层破裂特征提供了重要手段。 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冷龙岭活动断裂为研究目标, 利用地基LiDAR对一些典型错断地貌进行了测量, 并就地基LiDAR构建活动断层三维错断地貌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测量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匹配、 镶嵌、 植物滤除以及不规则三角网建模处理, 得到了0.05 m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 划分了地貌单元, 识别了断层陡坎与断层错断冲沟等地貌, 实现了对断裂微地貌形态的高清晰度三维再现, 并据此揭示了沿断裂带存在的多次地震事件, 断裂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活动, 并具有微小的倾滑运动分量。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袁爱璟, 王伟君, 彭菲, 闫坤, 寇华东
    地震    2021, 41 (1): 51-6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1.005
    摘要690)      PDF(pc) (3494KB)(521)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 特别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 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 在数据挖掘、 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特征提取和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 地震预测是复杂、 涉及面广、 不成熟而且充满争议的科学问题; 其发展受到尚不清楚的地震机理和孕震结构、 不完备的观测数据与真伪不清的地震现象等方面的限制。 但是, 机器学习有可能改善复杂地震数据的挖掘和发现, 推动地震预测科学的发展。 本文回顾了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的应用, 包括强震、 强余震和岩石破裂失稳等方面的预测, 并展望了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方面的研究趋势。
    河北地区活断层潜在地震最大震级及危险性研究
    孙丽娜,齐玉妍,金学申
    地震    2017, 37 (2): 147-156.  
    摘要264)      PDF(pc) (3044KB)(519)   
    河北是华北地区乃至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构造背景复杂, 断层发育。 随着全省11个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的推进, 若干科研课题的研究, 地质构造资料逐步积累, 晚更新世以来的断层资料得到进一步更新。 如何评估这些活动断层上的最大潜在地震震级及危险性是地震中长期预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本文采用闻学泽等提出的潜在地震最大震级评估模型, 对河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层进行断层小区划分, 建立了断层小区内最大地震震级Mmax与震级频度关系at/b值之间的经验关系, 并利用公式外推获得断层小区内的推测潜在震级上限值。 另外, 本文用强震等待时间的指数分布关系式计算了部分断层小区未来的中强地震发震概率。
    地磁垂直分量Z日变幅逐日比及其与磁暴和地震的关系
    袁桂平, 李鸿宇, 张贵霞, 潘颖
    地震    2018, 38 (1): 139-146.  
    摘要353)      PDF(pc) (2647KB)(512)   
    地磁垂直分量Z日变幅逐日比是基于变化磁场在地球电导率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与变化磁场相反的感应磁场, 该感应磁场不仅包含了外空磁场的信息, 还包含了地下电导率的信息。 因此, 相对于地磁场其他成分来说Z分量更多地反应了地下活动的变化, 逐日比是利用前后两日地磁Z分量日变幅相比来提取该异常现象, 但磁暴可能会对逐日比异常判定产生影响。 我们取1984年至今江苏区域范围达到逐日比异常判定指标的29个事件结合磁暴以及该异常事件之后和地震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发现, 无磁暴时逐日比异常和预测范围内地震对应关系达到0.77, 有磁暴时逐日比异常和地震对应关系为0.25。 综合分析认为逐日比异常事件发生后, 若该日无磁暴或者Dst指数小于异常第二日, 那么该异常为地震前兆的可能性大概为0.8, 反之则该异常有可能是磁暴的影响而不是来自于地下活动的影响, 需结合其他前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该研究增强了逐日比异常判定地震地磁前兆信息的可靠性。
    跨断层形变测量异常特征分析
    李杰, 唐廷梅, 荆强, 楼关寿, 刘文义
    地震    2010, 30 (2): 100-111.  
    摘要65)      PDF(pc) (1260KB)(505)   
    在统计近40年我国强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的基础上, 对异常持续时间、 异常空间分布、 异常幅度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跨断层形变观测异常特征和监测不同震级地震跨断层场地的最大间距及观测周期。 结果表明: 异常主要以中短期和中期异常为主, 尤其在震前1年内异常最多; 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呈正比例的关系; 异常在空间分布上有随震级增大而扩大的现象; 异常幅度有随异常持续时间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震中距在160~350 km范围内异常幅度较大; 异常形态主要分为趋势型和突变型两种。 监测不同震级的地震跨断层形变场地间距可以不同, 监测7级地震形变场地间距应小于450 km; 6级应小于300 km; 5级应小于200 km; 4级应小于100 km。 跨断层形变观测周期应不大于3个月。
    伴随成像及其在地球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肖卓, 高原
    地震    2020, 40 (3): 52-6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0.03.005
    摘要557)      PDF(pc) (2947KB)(501)   
    基于高精度的三维波场模拟和伴随方法, 伴随成像成功实现了天然地震全波形成像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下的应用。伴随成像技术基于谱元法, 使用全三维、 多参数的初始模型对地震波场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正演波场和伴随波场的相互作用快速求取目标函数的梯度, 结合高性能计算技术, 实现大尺度全波场成像。相比于传统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伴随成像对地球内部结构异常体的描述更加精细和全面, 更适用于构造活跃地区的深部动力学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伴随成像方法的基本原理, 随后阐述其具体实现流程, 并回顾该方法在地球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Prophet时序预测模型在电离层TEC异常探测中的应用
    翟笃林, 张学民, 熊攀, 宋锐
    地震    2019, 39 (2): 46-62.  
    摘要351)      PDF(pc) (3354KB)(496)   
    提出一种基于Facebook 开源的Prophet预测模型进行电离层TEC异常识别的新方法。 首先, 对比分析了该方法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方法(ARIMA模型等)预测电离层TEC建模背景值的精度, 以及与经典电离层TEC异常识别方法(滑动四分位法)提取前面对应一致的电离层TEC背景值的精度。 结果表明, Prophet预测模型预测建模背景值的精度要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且预测的建模精度比ARIMA模型等方法高2.55倍左右, 比滑动四分位法高10.74倍左右。 同时, 在最佳预测建模区间时, 其精度值大小比较依次为RMSEIQR=10.5841>RMSEARIMA=3.2780>RMSEProphet=0.8469, 说明传统探测法预测建模背景值时具有较大的不足。 随后, 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为例, 利用该方法分析了电离层TEC异常扰动情况, 并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 在震前第10 d和第2 d电离层TEC发生较为明显的负异常, 第7 d电离层TEC发生较为明显的正异常。 对比实验表明, Prophet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明显优于滑动四分位法。
    井水温度微动态及其形成机制
    车用太, 刘成龙, 鱼金子
    地震    2008, 28 (4): 20-28.  
    摘要65)      PDF(pc) (429KB)(491)   
    介绍了我国地震地下水温度观测概况及已获得的微动态现象, 即水温固体潮、 水温同震效应、 水温前兆异常等, 并对其形成机理做了理论分析。 提出水温微动态形成机理研究应从二个地温梯度、 二个对流、 一个传导、 一个扩散等热系统与热过程去考虑。
    赵各庄井水位水温演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韩孔艳, 邢成起, 崔博闻, 孔来顺, 孙小入
    地震    2019, 39 (3): 178-186.  
    摘要259)      PDF(pc) (2499KB)(487)   
    平谷赵各庄井深200 m, 观测含水层为182 m以下的全井段, 是浅层冷水和深层热水的混合水。 受开采及降雨影响, 水位、 水温长趋势及年动态具有同步协调性变化, 地下水开采使井筒内冷水比例变小, 水位下降, 水温上升; 降雨渗入补给使流入观测井筒内冷水占比例变大, 水位上升, 水温下降, 但雨季结束, 井筒内冷水流入量变少, 井水温逐渐回升。 气压和固体潮使井筒与含水层间有水流运动, 水位出现周期性波动, 从而改变井筒内冷热水比例, 引起水温周期性变化的次生效应, 两者有短期同步协调变化。 不同种干扰因素造成了不同周期的变化影响, 在排除干扰, 提取地震异常信息时, 应选用不同方法及取样周期进行分析。
    2019年四川长宁6.0级地震序列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地震构造环境研究
    宫悦, 王宇玺, 梁明剑, 龙锋, 赵敏
    地震    2020, 40 (4): 90-10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0.04.007
    摘要217)      PDF(pc) (4852KB)(477)   
    地震序列类型能够直观地反映构造应力场环境、 地震构造及孕震环境介质的差异性。 主—余型地震多发生在相对均匀的介质环境, 而前—主—余型地震及震群型地震往往发生在复杂的构造环境。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的6.0级地震余震活动总体呈NW向分布, 其南东段的余震呈相对单一的NW向条带状, 而北西段的余震活动呈现丛集的特征。 两段的地震序列类型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南东段地震序列为主—余型, 序列衰减速度较快; 北西段地震序列为震群型, 序列初期衰减非常缓慢, 余震丰富。 此次6.0级地震序列发生在长宁—双河大背斜上, 该复式背斜主要由多个次级褶皱构造和不同走向的伴生断层组成, 结构复杂。 长宁6.0级地震序列的分段性特征表明, 该地震序列不是发生在单一的断裂构造上, 为多个构造级联破裂所导致的复合型地震序列。 此外, 序列北西段余震的深度逐渐变深, 可能预示着该区域受华蓥山断裂带活动的影响, 地震序列对华蓥山断裂带未来地震活动的影响应引起关注。
    2019年6月17日长宁MS6.0地震前后b值时空变化分析
    曾宪伟, 龙锋, 任家琪, 蔡新华, 李文君
    地震    2020, 40 (3): 1-1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0.03.001
    摘要427)      PDF(pc) (4812KB)(473)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宜宾地区(28.0°N~28.5°N, 104.6°E~105.1°E)记录的地震资料, 利用最大似然法估算b值, 得到了宜宾地区b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① 2019年长宁MS6.0地震前5个月, b值出现加速下降变化, 震后快速回升。这一现象很可能反映了地震孕育中的应力积累集中到地震发生后的应力释放过程。② 长宁地震前震中区及附近地区一直存在低b值异常(≤0.85), 震前5个月, 震中附近出现了b值下降, 尤其是长宁地震西偏北方向出现了b值显著下降, 后续珙县发生的3次MS5地震正位于该异常区及边缘。③ b值空间低值异常可用于判定未来中强地震发生的危险区域, 而b值的下降可用于判定强余震的可能发生地点。④ 分析地震危险性时, 更应关注低b值背景下的b值下降, 即高应力集中区域的地震危险性增强。
    2014年5月云南盈江MS6.1地震序列横波分裂讨论
    吴朋, 秦敏, 赵翠萍, 苏金蓉, 华卫, 王宇航
    地震    2018, 38 (4): 172-180.  
    摘要201)      PDF(pc) (2610KB)(473)   
    2014年5月24日、 30日云南盈江地区先后发生了MS5.6和MS6.1地震。 采用质点运动判别与偏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此次地震序列横波分裂参数, 即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延迟时间, 最后获得了4个台站的横波分裂参数。 震源区附近的两个台站KAC、 MNO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为NS向, 与区域主压应力轴方向一致。 在MS6.1地震发生后MNO台站快波偏振方向出现了紊乱现象, KAC台站快波偏振方向发生了偏转。 这4个台站的平均慢波延迟时间分布在1.50~4.47 ms/km。 靠近主震附近的KAC和MNO台的平均延迟时间均大于4.0 ms/km,表明距主震越近各向异性的程度越大。 MNO台站在MS6.1地震前慢波延迟时间的突然减小意味着临近主震前震源区地壳应力释放。
    光纤传感技术未来地震监测的发展方向
    刘文义, 张文涛, 李丽, 黄稳柱, 李芳
    地震    2012, 32 (4): 92-102.  
    摘要185)      PDF(pc) (1822KB)(469)   
    利用光纤传感器进行地震前兆观测是一种独具优势的地震监测新手段。 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精度、 抗电磁干扰、 不存在零漂、 易于组网以及适于长距离传输等一系列独特优势, 可以解决地震前兆观测中电学测量仪器存在的固有问题。 介绍了几类常用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综述了光纤传感器在地壳形变观测和地震波探测两个应用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并指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制了一套基于光纤传感器的钻孔应变、 地震波和地温同时测量的多参量钻孔综合地震观测设备, 现场实验表明, 该光纤综合钻孔地震观测设备适应地震前兆观测中对抗环境干扰能力、 测量精度、 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要求,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活跃期特征分析
    高立新,戴勇
    地震    2017, 37 (2): 115-125.  
    摘要204)      PDF(pc) (4210KB)(466)   
    从中国东北地区不同活跃期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的能量释放、 持续时间, 活跃期关门地震时间韵律, 第5活跃期中强地震有序分布图像等角度, 对比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第5活跃期的基本特征。 结果表明: 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第5活跃期能量释放远低于其他几个活跃期, 深震和浅震的能量释放比值大, 持续时间长, 关门地震重演了前4个活跃期的时间韵律, 表现为时间、 空间丛集以及震群性质, 出现空区和条带状有序活动图像, 2013年的7次5.0级以上可能是第5活跃期的结束地震。
    基于遥感技术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
    荆凤, 申旭辉, 洪顺英, 陈正位, E. Rogozhin
    地震    2006, 26 (3): 79-84.  
    摘要193)      PDF(pc) (2113KB)(463)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大型走滑断裂, 在沈阳以北由一支分为两支: 依兰—伊通断裂带和敦化-密山断裂带。 利用遥感数据并结合DEM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对郯庐断裂带北段的依兰-伊通断裂带进行了分析研究。 根据该断裂带的形态特征将其划分成三段(沈阳—开原段、 开原—依兰段、 依兰—萝北段)。 沈阳—开原段为单条断裂, 它分隔了下辽河平原和辽东山地; 开原—依兰段为双边不对称断裂, 两支断裂相向内倾形成地堑, 隔大黑山分隔了松辽盆地和那丹哈达岭; 依兰-萝北段断裂较为隐伏, 该段是小兴安岭和三江盆地的分界。 通过分析依兰—伊通断裂带对河流和其他断裂的错动情况, 进一步揭示了郯庐断裂带曾经历了早期左旋走滑和后期右旋走滑的历史。 另外还对伊通地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及说明, 通过对其DEM作横向和纵向的剖面分析证实了其西北边界为主要控盆断裂。
    道路震害遥感提取方法现状与应急应用展望
    李强, 张景发
    地震    2017, 37 (4): 80-92.  
    摘要266)      PDF(pc) (488KB)(461)   
    强地震发生后, 道路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 快速有效地提供灾区可通行道路的状况可为地震应急救援力量的部署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基于遥感图像的震害道路识别是遥感地震应急领域中的难点, 但对于地震应急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在总结分析地震前后道路影像特征的基础上, 系统地介绍了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 之后介绍了遥感震害道路评估工作流程, 重点阐述了遥感震害道路提取与评估方法, 然后综合分析了遥感道路提取在地震应急中的不足, 最后展望了未来遥感技术在震害道路提取与评估中的应用。
    中国大陆地震低活动异常及其在中期预测中的效能研究
    张国民, 尹晓菲, 王芃, 邵志刚
    地震    2019, 39 (2): 1-10.  
    摘要303)      PDF(pc) (1206KB)(460)   
    在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分析研究中发现, 在某些大地震发生前的一、 两年中, 中国大陆往往出现地震活动显著平静的低活动异常。 本文应用最近100 a(1918—2017年)间5级以上地震资料, 分析地震低活动异常与未来一、 两年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关系。 从M≥5.0地震的年频度、 年度最大地震震级、 6级以上地震的平静等方面建立了地震低活动异常的判据指标, 并从概率增益指数β、 预测效能比α、 地震预测R值评分等方面对地震低活动异常与未来大震关系作了多参数检验。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地震低活动异常与未来一、 两年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其与8级左右(M≥7.8)巨大地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其关联度较低, 概率增益指数β与预测效能比α为3左右, R值评分为0.2左右。 对于M<7.5的地震, 地震低活动异常未显示, 其概率增益β, R值评分接近于0, 似呈现为近于随机关系。 M7.5是开始显示地震低活动异常与其有一定相关性的转折点。
    大岗山水库天然地震活动本底特征
    阮祥, 韩进, 谢蓉华, 龙锋
    地震    2017, 37 (3): 157-168.  
    摘要259)      PDF(pc) (1349KB)(456)   
    大岗山水库位于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上, 北西向的鲜水河活动断裂带南段的磨西断裂以及近南北向的大渡河断裂穿过库区, 天然地震活动背景强烈。 本文主要利用历史和现今中强震目录、 大岗山水库地震台网观测数据, 通过对库区附近地震活动性的分析, 讨论蓄水前库坝区及其周围天然地震活动背景, 为蓄水后的地震活动跟踪研判提供依据。 区域历史强震活动显示, 历史上大区域内7级以上大震频发, 其中1786年磨西73/4级地震震中距坝仅54 km, 且破裂延伸至水库蓄水区, 震中烈度超过X度; 现今地震能量释放则主要集中在水库东北方的龙门山断裂带, 水库蓄水影响区内则主要以5级以下中小地震为主。 水库地震监测区内, 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库区西侧的两个小区域, 一个位于泸定与康定交界附近, 另一个则在水库水域西侧的磨西地区, 呈NW—SE条带展布; 地震活动性参数a、 b值以及最大期望震级Mmax都反映库区以西和西北边地震危险性较高。 水库地震监测区与水库蓄水影响区地震活动水平在时间趋势变化上有较好一致性, 表明水库蓄水前已有显著的中小地震活动, 可能影响到未来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判定。
    2001年昆仑山8.1级大震及其趋势研究
    门可佩
    地震    2002, 22 (3): 39-44.  
    摘要90)      PDF(pc) (68KB)(446)   
    通过对1996~ 2001年我国西部强震活动在时空上的有序特征及其与台湾强震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分析讨论了2001年昆仑山8. 1级大震的重要意义,同时根据有序性分析对青藏块体北部地区未来7级强震趋势进行了预测。
    长宁MS6.0地震前后地电场秒数据变化特征研究
    席继楼, 陈敏, 董蕾, 刘超, 关华平
    地震    2020, 40 (4): 129-14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0.04.010
    摘要178)      PDF(pc) (3641KB)(445)   
    地电场是地球电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利用传统的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 对重庆市所属仙女山地震台的地电场秒采样观测数据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结果显示: ① 长宁MS6.0地震前后, 在距离震中390 km的仙女山地震台, 记录到了地电场异常变化; ② 仙女山台地电场异常变化的平均方位角为N77.55°E, 大约由长宁MS6.0地震震中位置指向仙女山地震台方向; ③ 仙女山地震台的典型地电场异常变化为间歇性不定周期变化, 在长宁MS6.0地震发震前8天开始密集出现, 震后第4天以后, 逐步转化为较高频率扰动变化; ④ 仙女山台地电场异常变化成簇出现, 每一簇变化由多组按照非线性规律衰减的阶跃变化信号组合叠加而成。 综合分析认为: 长宁MS6.0地震前后地电场异常变化, 主要与发震构造裂隙突变和岩体微破裂过程中, 地下流体高压运移产生的过滤电动势有关。
    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应力场特征
    田建慧, 罗艳
    地震    2019, 39 (2): 110-121.  
    摘要305)      PDF(pc) (5461KB)(442)   
    本文收集了1976—2018年发生在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15°~55°N, 65°~125°E)的4303个地震震源机制解, 分析了该区震源机制解和P、 T轴空间分布特征, 并使用这些震源机制解, 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二维构造应力场分布。 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 云南大部、 青藏高原大部以及华北华南大部以走滑型应力性质为主,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控制着中国西部地区, 大量的逆断型地震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周缘和西域活动地块的天山地区。 青藏高原内部也存在正断型地震, 且应力场方向在26°N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位于青藏高原东构造线以南的滇缅活动块体, 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在大致100°E发生突变, 由以西的NNE方向偏转到NNW方向。 中国东部的东北块体到华北块体再到华南块体, 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有一个从NE向逐渐转变成EW向再变化到NW向的旋转趋势。 应力场总体结果表明, 中国东部应力场主要受到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对欧亚大陆俯冲的作用, 中国西部主要受印度板块向北碰撞欧亚大陆的影响, 块体内部相互作用、 块体与断裂带相互作用也对应力场变化产生影响。
    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断裂滑动速率及其动力学意义
    徐化超, 王辉, 曹建玲
    地震    2018, 38 (3): 13-23.  
    摘要220)      PDF(pc) (1059KB)(441)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1991—2015年的GPS速度场资料, 基于弹性球面块体模型获得了区域活动断裂的滑动速率, 并讨论了断裂滑动速率分配的动力学意义。 反演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主要块体以北东向并兼顺时针旋转运动为主; 区域断裂平均闭锁深度为17 km; 另外, 各主要断裂滑动速率也不尽相同。 其中, 阿尔金断裂、 东昆仑断裂左旋走滑速率为10~12 mm/a, 祁连—海原断裂左旋走滑速率为3~5 mm/a, 鄂拉山断裂、 拉脊山断裂右旋走滑速率为1~3 mm/a。 阿尔金断裂、 祁连—海原断裂、 东昆仑断裂的走滑速率被其端部的山脉隆起和逆冲断裂所吸收和转换, 鄂拉山断裂和拉脊山断裂则起到了调节块体间运动平衡的作用。
    北京及其邻区小震重定位与活动构造分析
    陈成沟, 邢成起, 胡乐银, 武敏捷, 岳晓媛
    地震    2017, 37 (3): 84-94.  
    摘要214)      PDF(pc) (890KB)(439)   
    使用双差定位法对北京及其邻区(38°~42°N, 113°~120°E)范围内2002年1月~2015年12月的11796个小震进行重新定位, 获得9311个重定位结果, 结合北京及其邻区地质构造特征, 分析了小震空间分布特征与活动构造的关系及其揭示的信息。 结果表明: 重新定位结果显著提高了原始定位结果的精度。 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6~16 km, 显示孕震层主要位于中上地壳, 且平原区的震源深度比基岩山区深。 小震的空间分布明显受活动构造控制, 主要分布在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发育的张家口—渤海构造带、 山西断陷盆地带和华北平原断拗区内, 并多沿活动断裂(带)呈线状分布或在不同方向活动断裂交会区呈面状分布。 小震活动可明显反映断裂(带)的活动性, 如程各庄—夏垫—固安断裂带、 唐山—沧东断裂带、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等均呈明显的分段活动性。 小震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揭示断裂的倾向、 倾角及其延伸展布情况。 沿二十里长山断裂至蓟运河断裂一线可能存在地下贯通的NW向隐伏活动断裂带, 过文安地区可能存在走向为NNE—SSW的隐伏活动断裂带, 永定河断裂可能延伸至平原区内部, 到达廊坊一带。
    汤东活动断裂带土壤H2、 Rn地球化学特征
    胡宁, 马志敏, 王明亮, 王宇, 娄露玲, 夏修军, 张宝山, 王文净, 郭德科
    地震    2019, 39 (2): 174-182.  
    摘要285)      PDF(pc) (1552KB)(438)   
    为研究汤东断裂带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构造地球化学背景, 采用野外监测的方法分析了张河村与邢李庄村两条测线的土壤H2、 Rn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张河村H2浓度、 Rn活度浓度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24×10-6~174.7×10-6、 13.3~69.8 kBq·m-3, 背景值分别为14.26×10-6, 24.8 kBq·m-3。 邢李庄测线H2浓度、 Rn活度浓度的分布范围11.8×10-6~67.06×10-6、 43.6~72.6 kBq·m-3, 背景值分别为37.13×10-6、 72.6 kBq·m-3。 张河村测线在90~105 m处, H2、 Rn出现强烈高值异常, 而120~150 m处出现高值异常。 异常值位于断裂带附近, H2、 Rn气体测值对断裂位置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气体异常主要受汤东活动断裂构造控制, 汤东断裂下方的深大断裂和汤阴地堑中下地壳的低速体对深部气体释放有重要作用。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方法的内蒙古及邻区地震烈度影响场改进技术
    杨彦明, 姜立新, 王祯祥
    地震    2017, 37 (3): 117-126.  
    摘要236)      PDF(pc) (561KB)(434)   
    在收集和整理内蒙古及邻近地区1940年以来MS4.0以上历史震害资料的基础上, 对研究区域进行合理分区, 选取65次中强地震事件的152条等震线数据, 利用椭圆烈度衰减模型, 采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反演方法, 建立内蒙古及邻区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通过与地震灾害评估系统使用的华北地区地震影响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综合分析研究认为, 建立分区烈度衰减关系更符合研究区域地震灾害的地域性特点, 对于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10智利莫尔MW8.8地震对其破裂区及附近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武安绪, 陈学忠, 李艳娥
    地震    2019, 39 (1): 146-154.  
    摘要156)      PDF(pc) (6199KB)(431)   
    强震的发生与地壳中应力增加有关。 库仑破裂应力被用于研究由于某次强震发生所产生的应力变化。 2010年智利莫尔MW8.8地震发生之后, 其破裂区以南地区没有发生M≥6.0地震, 而在其以北地区于2015年在智利发生了伊亚佩尔MW8.3级地震。 在这两个地区地震活动性悬殊。 本文利用库仑破裂应力研究了2010年智利莫尔MW8.8地震在这两个地区产生的应力变化。 结果表明, 2010年智利莫尔MW8.8地震在其破裂区以北地区产生的应力变化为正值, 有利于断层错动发震, 而在其破裂区以南地区产生的应力变化为负值, 具有抑制断层错动发震的作用。
    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齐玉妍,吕国军,孙丽娜,方盛明,王晓山,冯向东,刁桂苓
    地震    2017, 37 (1): 148-157.  
    摘要296)      PDF(pc) (1028KB)(428)   
    1303年在山西洪洞附近发生的8级巨大地震, 是中国根据现存较为详细的文献记载史料所确定的最早的一次8级地震。 这次地震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而地震所在区域至今仍有持续不断的小地震活动。 本文根据地震破裂区1981年至2013年的中小地震精定位地震目录, 采用震源断层面拟合方法, 反演得到了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震源断层面参数: 走向19.3°、 倾角88.5°、 滑动角-170.0°。 断层面长75.5 km, 宽26.2 km, 深度为地下11.12 ~37.35 km。 将地震破裂区的地震精确定位资料以近东西向的洪洞断裂为界划分为地震北段和地震南段, 分段进行地震震源断层拟合, 反演得到洪洞地震北段震源断层面参数: 走向13.7°、 倾角76.6°、 滑动角-157.6°。 断层面长32.7 km, 宽21.7 km, 深度为地下11.97~32.86 km; 南段震源断层面参数: 走向20.3°、 倾角87.1°、 滑动角-154.6°。 断层面长45.9 km, 宽16.6 km, 深度为地下9.32 km~25.50 km。 无论是分段还是不分段, 反演得到的洪洞地震震源断层均是右倾的近直立断层, 属于右旋走向滑动性质。 分段计算得到的地震北段震源断层深度比南段更深, 将反演得到的震源断层与临汾盆地深部构造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北段震源断层深度及倾角大小与深地震剖面推测得到的深大断裂几乎相同。 震源断层在地表的投影与洪洞地震的高烈度区能够较好地对应。
    测氡仪标准仪器校准法的条件研究
    任宏微, 姚玉霞, 周红艳
    地震    2017, 37 (3): 148-156.  
    摘要205)      PDF(pc) (408KB)(426)   
    利用AlphaGUARD测氡仪及AquaKIT水氡测量组件, 使用水中溶解氡对FD-125测氡仪标配的两个闪烁室进行标准仪器校准。 通过改变系统内体积, 保证系统内AlphaGUARD测氡仪读数分别在<1000 Bq/m3, 1000~2000 Bq/m3, ……, >10000 Bq/m3等6个不同范围内。 结果表明, 当系统内氡体积活度大于1000 Bq/m3时, 所得到的K值相对于均值的偏差均≤5%, 而且相对于氡气固体源校准得到的k值相对误差均≤5%; 而当系统内氡体积活度小于1000 Bq/m3时, 所得到的K值相对于均值的偏差较大(10.2%与13.3%)。 因此, 认为标准仪器校准需要的条件是系统内氡体积活度>1000 Bq/m3, 再根据氡在闭合系统内的水气平衡公式, 得到台站开展标准仪器校准所需的最低水氡体积活度。 本工作进一步研究了利用水中溶解氡加标准仪器的标准仪器校准技术代替氡气固体源校准的方法, 而且基本确定了开展标准仪器校准所需条件, 为下一步该校准方法规程的制定与方法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利用Sentinel-1A数据反演2016年青海门源MW5.9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及断层参数
    白泽朝, 徐青, 靳国旺, 张红敏, 刘辉, 董彦芳
    地震    2017, 37 (3): 12-21.  
    摘要206)      PDF(pc) (723KB)(426)   
    利用Sentinel-1A卫星IW模式的升、 降轨雷达复数影像, 结合ESA提供的精密轨道数据进行干涉处理, 根据30 m格网间距ASTER GDEM V2数据去除地形相位获得升轨和降轨差分干涉图, 采用带有掩膜的最小费用流算法解缠差分干涉图来反演2016年1月21日发生在青海门源MW5.9地震的降轨同震形变场, 并基于弹性半空间矩形位错模型反演该地震的断层滑动分布。 结果表明: 地震造成的同震形变场长约30 km, 宽约14 km, 震中呈现抬升, 为形变极大值区, 升轨雷达视线向最大形变量约为5 cm, 降轨雷达视线向最大形变量约为7 cm; 该地震断层滑动为左旋走滑, 为走向133.6°、 倾角46.7°的东北倾断层, 主要滑动量集中在1~7 km深度, 最大滑动量约2.4 m, 位于4 km的深度; 反演得出的地震矩为1.19×1018 Nm, 震级为MW6.0。
    中国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与强震构造区力学特征研究
    侍文, 陈石, 韩建成, 李红蕾, 卢红艳
    地震    2021, 41 (1): 1-1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1.001
    摘要448)      PDF(pc) (6138KB)(423)   
    研究中国大陆强震区岩石圈力学特性对理解该区强震孕育环境及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及初始载荷比(F)与大陆岩石圈力学特征紧密相关。 本文利用导纳和相关函数联合反演方法以及贝叶斯最优参数估计方法, 基于全球最新的WGM2012重力异常数据、 ETOPO1地形数据和CRUST1.0 模型的Moho面深度数据, 计算中国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Te) 和初始载荷比 (F)。 通过对比分析, 探索该地区岩石圈TeFTe梯度和F梯度对强震孕育环境的影响作用。 本文发现, 强震构造区岩石圈一般具有较低的Te值、 较高的TeF梯度值。 结果表明, 岩石圈综合力学强度较低且力学强度和内部载荷变化剧烈的地区, 往往更有利于强震的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