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地震》,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宁夏地区弱震条带梳理及预测指标总结
    罗恒之, 罗国富, 马禾青, 许英才, 李文君
    地震    2023, 43 (3): 178-18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13
    摘要111)      PDF(pc) (3906KB)(162)   
    本文通过回溯整理1970年以来宁夏地区出现的地震条带异常, 分析了条带异常时空特征和内外地震频次比异常阈值, 获得了主震与条带的参数拟合方程, 总结了宁夏地震条带预测指标, 为宁夏震情短临跟踪和会商研判技术方案提供了一定支撑和依据。 结果表明: ① 1970年以来宁夏及邻区共发生12次ML≥2.5显著地震条带, 其中有8次地震条带结束后一年内在条带内部或端部发生5级以上地震, 优势映震期为半年, 能够通过预报效能R值评分检验, 具有一定中期预报意义; ② 主震发震时间、 震级大小与条带的长度、 持续时间、 总能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正相关, 可由回归方程给出参考平均值, 条带端部是未来中强地震发生的有利场所; ③ 宁夏地区条带内外地震频次比的平均值普遍较低, 映震条带形成期间存在大于0.75但不超过2倍均方差的显著高值, 虚报条带高值异常不显著。
    强震震级预测中凹凸体识别与级联破裂相关研究综述
    魏斌, 刘琦, 王振宇, 许月怡, 邵志刚
    地震    2023, 43 (3): 1-1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1
    摘要138)      PDF(pc) (7964KB)(115)   
    强震震级预测在地震预测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同时对防震减灾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 分析强震震级预测中凹凸体识别与级联破裂等关键问题。 通常, 地震的发生与凹凸体破坏有关, 而对凹凸体的识别, 主要可以从震源区介质性质、 中小地震活动、 断层运动状态、 应力状态、 摩擦属性等方面开展综合分析。 级联破裂的发生会提升地震震级, 增加地震灾害风险, 断层面曲率、 产状变化、 阶跃距离等断层几何性质, 以及断层面摩擦性质、 相邻断层段孕震层宽度变化、 断层面应力分布、 浅层低速区等断层及周围介质的物理性质控制其发生概率。 相关模型、 参数的研究有赖于密集观测和断层探察等基础性工作, 数值模拟和反演等技术应用以及多学科的综合, 希望本文可以为中国大陆重点断层段的强震震级预测工作提供参考。
    震源机制解交互反演软件设计与实现
    崔仁胜, 陈阳, 赵翠萍, 罗钧
    地震    2023, 43 (3): 190-20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14
    摘要105)      PDF(pc) (4652KB)(113)   
    为快速获得中强地震可靠的震源机制解等震源参数, 设计并研制了基于CAP方法的震源机制解交互反演软件(SeisCAP)。 软件具有图形界面, 可直接读取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波形, 交互挑选反演台站, 自动开展观测波形处理、 理论地震图计算和震源机制解反演。 通过不同构造环境、 不同震级和不同类型的多个中强地震事件测试, 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可靠性和稳健性。 该软件易使用, 便于在中强地震发生后快速获取震源机制解, 为地震应急和震源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
    门源地区应力场与发震断层研究
    杨成, 万永革
    地震    2023, 43 (3): 77-9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6
    摘要83)      PDF(pc) (3714KB)(110)   
    应力场和发震断层形态确定是地震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为采用震源机制确定2022年1月8日发生MS6.9地震的青海省门源地区的应力场和断层形态, 本研究首先搜集1927年到2022年门源地区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 对于同一地震具有多个震源机制解的情况, 将震源机制中心解作为该地震震源机制, 是求解应力场和断层形态的基础数据, 而后采用整理得到的震源机制节面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得到了该地震序列的可能断层面形状, 并求解了研究地区的构造应力场。 最后将构造应力场投影到断裂面上, 估计断层面的滑动角, 并模拟了应力场与发震断层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门源地震序列的总体断层走向、 倾角分别为103.19°, 72.44°, 与野外地质调查的冷龙岭断裂的走向倾角具有一致性。 门源地区的构造应力场压轴走向为242.37°, 倾伏角为0.93°, 张轴走向为334.79°, 倾伏角为68.98°, 可以解释为青藏块体东北缘向东北方向扩展的过程中受到稳定的阿拉善块体阻挡, 导致了该地区逆冲兼走滑的断层破裂体系。 将应力场投影到门源地震序列的总体断层面上得到断层滑动角为50.68°, 相对剪应力和相对正应力值分别为0.822和-0.077, 说明门源地区在西藏地块和阿拉善地块的NE向挤压应力下, 在NWW—SEE向较陡的断裂上呈现较大的剪应力和较弱的挤压状态。
    蒙山山前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分析
    冯建国, 赵耀, 王纪强, 高宗军, 王华林, 葛孚刚
    地震    2023, 43 (3): 66-7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5
    摘要92)      PDF(pc) (4079KB)(100)   
    蒙山山前断裂是鲁西地块一条较为活跃的NW向断裂, 为研究其第四纪活动特征, 本文综合运用野外观察、 探槽剖面分析和年代测试等方法, 结合重力异常特征, 对蒙山山前断裂的最新活动性和深部构造进行了初步研究, 对于评价蒙山山前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 结果表明: ① 蒙山山前断裂第四纪以来以左旋走滑及正断运动为主。 断裂以于家庄村为界, 分为东西两段, 西段在第四纪以来活动不明显, 东段的主要活动时期为晚更新世; ② 蒙山山前断裂向深部下切至中下地壳, 属深大断裂; ③ 蒙山山前断裂在晚更新世以来可能发生过两次古地震事件, 分别在(44.1±3.4)~(24.3±1.2) ka和(22.7±1.8)~(6.2±0.5)ka; ④ 断裂带上曾发生过多次5级左右地震, 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风险, 建议今后加强对该断裂的研究。
    2020年山东长清M4.1地震前DF地脉动信号的变化特征
    李惠玲, 张明, 林秀娜, 陈洪凯, 韦进, 闫明豪
    地震    2023, 43 (3): 138-14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10
    摘要106)      PDF(pc) (4595KB)(100)   
    地震前重力仪可能记录到与震源有关的高频扰动信号。 2020年2月18日山东长清发生M4.1地震, 距离震中约52 km的泰安站PET重力仪记录数据在震前5 d出现能量增强、 DF地脉动垂直位移增大(0.13×10-6 m)的现象。 为了厘清该现象与长清地震的关系, 本文首先对2020年2月的重力数据进行0~0.5 Hz频段的时频分析并计算了DF脉动信号垂直位移, 得到结果与地震背景噪声能量辐射的全球模型(ASSM)同步; 在排除台风影响, 对比分析嘉祥台重力数据和泰安站JCZ-1地震计垂直向加速度记录数据, 同时结合芝罘海洋观测站数据, 判定该信号源自海浪激发的脉动信号。 泰安站重力仪DF地脉动垂直位移均方差作为预测指标的R值检验, 结果表明该DF信号的增强不符合异常识别指标, 与2020年长清M4.1地震无关。 本文对重力数据变化的分析方法和流程, 以及对造成数据变化信号源的判定方法和思路, 为重力仪观测数据的异常识别和判定提供了参考, 可应用于相关地震分析预报工作。
    运城盆地鸣条岗地裂缝展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郭春杉, 李文巧, 徐岳仁, 闫小兵
    地震    2023, 43 (4): 50-6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4
    摘要76)      PDF(pc) (17097KB)(97)   
    鸣条岗地裂缝位于运城盆地东北部的鸣条岗地垒东南侧, 造成沿线基础设施开裂变形, 包括房屋墙体开裂、 道路开裂、 农田毁坏等, 给沿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 地表测绘和资料收集, 获得了地裂缝空间展布及位错数据, 该地裂缝延伸超过15 km, 走向58°, 最大深度2.5 m, 最大宽度5 m, 垂直滑动速率6.25~8 mm/a。 判定鸣条岗地裂缝属于构造与非构造综合结果, 其中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是其主要诱因。 由于断层两侧沉积厚度不同, 地下水采集导致沉降差异, 所以鸣条岗南缘断裂对地裂缝展布起到控制作用, 而降雨及黄土湿陷性对地裂缝的形成具有扩展作用。
    基于图像信息方法的南北地震带地震预测研究
    田唯熙, 张永仙
    地震    2023, 43 (3): 159-17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12
    摘要84)      PDF(pc) (4535KB)(89)   
    图像信息法(PI)计算过程涉及到地震活动性的归一化, 因此针对地震活动性相似的地区PI预测效能较好。 以南北地震带为研究区域, 对图像信息法(PI)在南北地震带不同范围的预测效能进行了研究。 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1970年以来中国地震目录, 选取5年尺度的“异常学习窗”和“预测时间窗”以及1°×1°网格, 以2017年以来发生的MS≥6地震为目标, 通过ROC检验, 对地震进行回溯性预测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① PI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南段、 中段、 北段区域进行计算的预测效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但幅度较小, 显示PI方法的预测效能可能受到区域内地震活动性强度的影响。 ② PI方法对南北地震带分段计算的预测效能优于对整个南北地震带进行计算的预测效能。 其中, 把南北地震带北、 中段合起来作为一个计算区域时预测效能最好, 南、 中、 北各段预测效果次之, 把中、 南段合起来作为一个计算区域时预测效能相对较低, 南北地震带整体的预测效能最低。 通过地震活动性对南北地震带进行区域划分能使得预测效能提高。 ③ 计算结果显示, 滇西南永德—泸水地区、 龙门山断裂南段附近存在“热点”, 未来5年内这些地区为MS≥6地震值得关注的重点区域。
    锦屏一级水库蓄水前后地震活动、 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研究
    陈翰林, 刘瑞丰, 王勤彩
    地震    2023, 43 (3): 120-13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9
    摘要92)      PDF(pc) (5037KB)(85)   
    本文研究了锦屏一级水库蓄水前后发生在库区及其周围ML0.5以上的地震活动并进行了精定位, 反演了ML3.0以上71个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 并通过计算比较了蓄水前后的应力场。 结果表明: 锦屏一级水库地震开始响应时间较长, 应与第一阶段水位抬升有限, 库水淹没范围尚未覆盖震群附近有关。 淹没范围扩大至震群所在区域后地震活动大幅增加, 之后几个阶段的蓄水过程和地震活动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蓄水后大量地震集中发生在木里藏族自治县葫芦沟附近, 震源深度集中在6~14 km, 与蓄水前相比震源深度变浅。 除葫芦沟以外的区域震源机制解结果, PT轴分布及区域应力场反演结果都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葫芦沟附近震群的震源机制多为走滑型, P轴以NS向及NNW—SSE向为主, T轴以EW向及NEE—SWW向为主, 区域应力场最大和最小主应力轴近水平, 中间应力轴近直立, R值为0.5, 与其他区域存在差异, 其发震机制应受孔隙压扩散和水浸润弱化作用影响。
    系舟山北麓断裂茶房口段蠕滑证据及深部变形机制研究
    闫小兵, 李文巧, 由文智, 孙海燕, 郝雪景, 李宏伟
    地震    2023, 43 (3): 91-10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7
    摘要216)      PDF(pc) (2951KB)(79)   
    据史料记载, 1038年忻州、 定襄一带发生71/2级地震。 前人研究表明, 此次地震发震构造为系舟山北麓断裂, 震中位于定襄县董村镇茶房口一带。 系舟山北麓断裂茶房口段跨系舟山北麓断裂水准测量开始于1985年, 至2021年断层两盘共错动9.09 mm, 年平均蠕滑量0.25 mm。 蠕滑变形趋势显示茶房口段逐年发生蠕滑运动, 但整体蠕滑速率较低。 采用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方法得到茶房口同震断层泥的黏土含量为23%, 断层附近断层角砾岩的黏土含量为8%, 从老断层泥到断层角砾岩, 黏土矿物总含量逐渐降低。 研究表明, 断层带中黏土含量多少是决定断裂是否蠕滑的关键因素。 在地下5 km位置(约130 MPa)围压环境、 扰动压强恒定为100 MPa条件下, 模拟系舟山北麓断裂天然断层, 开展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系舟山北麓断裂天然断层在25℃、 50℃、 100℃、 150℃温度条件下, 在0.122 μm/s和1.22 μm/s的扰动速度下, 均表现为稳定蠕滑, 其结果和跨主断层水准测量、 断层泥微观结构分析结果吻合。
    基于大地电磁探测剖面的沂沭断裂带三维模型建立
    付俊东, 许洪泰, 夏暖, 陈平, 王雷, 熊仁伟
    地震    2023, 43 (3): 34-4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3
    摘要94)      PDF(pc) (7658KB)(79)   
    本文选取沂沭断裂带山东区段作为研究区, 基于大地电磁探测剖面资料, 结合地质剖面、 中深地震反射勘探剖面、 现代地震目录、 ALOS-DEM数据、 卫星影像等数据, 利用Blender三维建模软件, 采用“卫星影像—地表高程模型—浅层断裂线—大地电磁探测揭示的断裂地下结构—地下断裂面—地下地震小球—三维模型”的建模流程, 建立了沂沭断裂带山东区段20 km深度范围内三维模型。 得到以下认识: ① 沂沭断裂带从地表到地下整体表现出两堑加一垒的三维结构形态; ② 主要断裂之间表现出分段活动特征, 在不同段落产状差异明显, 断裂接触关系复杂; ③ 现代地震主要沿沂沭断裂内东地堑的两条断裂附近分布, 具有带状分布和丛集分布特征, 活动性较强段地震频次明显高于活动性较弱段。 沂沭断裂带三维模型的建立, 为探讨地震与活动断层之间的影响关系、 研究沂沭断裂带发震机理和地震情景再现提供依据。
    2020年唐山5.1级地震发震背景分析
    唐杰, 张素欣, 冯向东, 孙丽娜, 王晓山, 边庆凯
    地震    2023, 43 (4): 37-4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3
    摘要64)      PDF(pc) (4455KB)(79)   
    1976年唐山7.8级震后40多年, 地处唐山断裂东北端点的古冶发生了2020年7月12日5.1级中强地震。 本文综合构造背景、 多年小震时空图像背景、 多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 同时根据现场考察等资料以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 分析这次地震的多元发震背景。 结果表明: 此次地震发震断裂为与唐山断裂带共轭的抹轴峪断裂, 未来该区域仍具有一定发震风险。 通过此次研究, 对唐山老震区孕震构造背景有了新的认识。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序列精定位
    左可桢, 赵翠萍
    地震    2024, 44 (1): 204-20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8
    摘要38)      PDF(pc) (2030KB)(79)   
    本文使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定位方法, 对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序列(截至2023年12月22日24时)进行了重定位。 结果显示, 主震震中位于临夏州积石山县(35.745°N, 102.827°E), 震源深度约为12.5 km。 余震序列呈现出NW和NNW两个展布方向。 其中主震西侧的余震条带呈NW向展布, 深度方向上向NE方向倾斜。 重定位结果显示了该地区具有复杂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机制。
    LSTM神经网络拾取地震P波到时
    吴为治, 汪小厉, 何泽平
    地震    2023, 43 (4): 67-7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5
    摘要63)      PDF(pc) (1329KB)(78)   
    震相到时拾取是地震学的一个基础问题, 本文针对该问题发展了地震P波到时自动拾取的LSTM神经网络方法。 该方法将到时问题转化成到时标签化后的概率问题, 建立了一个4层网络模型, 利用朝鲜核爆地震垂向数据进行了模型的训练, 成功对后续核爆地震P波到时做出准确的拾取, 且该方法对一定信噪比的数据仍具有一定适应性。 通过对添加不同程度噪声的随机截取的输入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 结果表明需要输入P波之后10 s以上的波形才能有稳定的拾取结果。 该方法作为一种人工智能的方法, 为波形到时自动拾取提供了新的方法。
    2019年长宁MS6.0地震周边区域速度与P波各向异性成像研究
    杨唯佳, 周艳杰, 姜恩元, 石玉涛, 马啸, 贺茜君, 黄雪源
    地震    2023, 43 (4): 1-2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1
    摘要80)      PDF(pc) (16915KB)(78)   
    利用基于程函方程求解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对2019年长宁MS6.0地震震中及其周边区域进行反演成像, 获得了该区域高分辨率三维P波、 S波速度结构以及P波方位角各向异性参数分布, 并对几个典型剖面的泊松比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方位角各向异性对地震波P波走时具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区域上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显著的非均匀性, 且一些相对低速异常与注水采盐、 天然气水力压裂开采及废水回注等工业活动区域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显示人类的工业活动可能已经对上地壳的物质性质产生了影响。 长宁地震的发生可能由注水采盐活动直接诱发, 而由工业活动所造成的速度异常结构对区域内地震的发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 区域内P波方位角各向异性可能受板块运动和主压应力影响, 而长宁地震序列震源区域浅层P波方位角各向异性以近EW向为主, 与该区域的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 这些结果为认识四川盆地东南缘精细地壳结构、 深部物质运动和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资料。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背景噪声近地表成像: 在北京房山的应用
    寇华东, 王伟君, 闫坤, 叶志鹏, 吕恒茹
    地震    2023, 43 (3): 50-6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4
    摘要158)      PDF(pc) (7771KB)(74)   
    低成本高可靠地获得人口密集地区的浅层地下结构, 对地震安全性评估和地下空间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分布式光纤振动/声波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 简称DAS)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 传感机理不同于传统地震仪的新型观测技术, 利用一条普通通信光缆和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实现高密度、 长距离的振动测量。 我们在北京房山用一段460 m浅埋光纤记录的12个小时背景噪声, 获得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曲线, 反演出地下浅层S波速度剖面, 可以看到厚约15 m起伏较缓的低速土层, 反演结果与传统的噪声H/V谱比法探测结果相似, 但本文结果有更丰富的结构细节。 认为利用DAS高分辨率近地表速度结构探测是可行的, 如果能够利用已有的长距离地埋光缆资源, 将为近地表低成本、 高分辨率成像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基于手机位置的泸定6.8级地震人口热力分析
    尹晶飞, 李东平, 肖本夫, 缪鑫辉, 沈伟勇, 姚迪
    地震    2023, 43 (4): 185-19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12
    摘要57)      PDF(pc) (7648KB)(74)   
    2022年9月5日泸定6.8级地震后, 为及时了解灾区人口分布情况, 快速确定极震区范围, 本文借助第三方手机移动推送服务平台, 采集了灾区不同时段的手机位置数据, 利用核密度空间处理方法, 分析震前人口分布状态以及震后的人口热力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地震发生后极震区范围内的人口热力呈现明显减弱趋势, 而在距离震中较远、 人口密度较高的乡镇则出现短时人口热力增强趋势。 通过对活跃手机数量的变化率进行空间插值分析, 可以较好地拟合本次地震通信基站退服的分布情况, 并推断出地震影响场的范围。 人口热力数据为快速获取灾区人口动态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可以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022年门源M6.9地震前孕震区跨断层形变异常特征及其机理
    李媛, 陈长云, 李腊月, 周伟
    地震    2023, 43 (1): 1-1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01
    摘要148)      PDF(pc) (4410KB)(74)   
    跨断层形变测量在寻找地震前兆信息和强震预测预报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青海门源M6.9地震前, 祁连山—海原断裂带上的跨断层短水准资料有着显著的前兆异常。 本文基于截至2021年12月的跨断层短水准资料, 利用时序分析法、 形变异常强度分析法和垂直形变累积率分析法等, 提取震前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 探讨震前中短期断层活动情况及其变形机理。 结果表明, 在NE-SW向挤压和NW-SE向水平剪切共同作用的动力学背景下, 震源区垂直形变趋势累积处于高值, 具有一定的应变能累积背景; 在震前5年时间, 靠近震中的断层运动发生偏离线性的“迟滞”现象, 且在震前2年内异常空间分布具有向震中迁移集中的特征, 表征靠近震源区地壳应力快速积累, 应力局部化增强; 震前半年内, 距离震中60~120 km范围多个场地表现为一致性的、 与挤压受力背景相反的张性异常变化, 这种异常现象指示近震区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发生微动态调整、 断层局部出现预滑动等变化。
    2022年青州ML4.1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分析
    郑家军, 李铂, 朱成林, 黄金水, 杨立涛, 董敏, 熊玮, 韩博, 刘海林, 池国民, 吴婧
    地震    2023, 43 (3): 102-11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8
    摘要142)      PDF(pc) (8351KB)(73)   
    以2022年青州ML4.1地震为研究目标, 根据先前学者总结的区域重力场变化在大震孕育发生中的异常特征, 通过计算相邻两期重力变化、 累计重力变化的方式, 分析了震中附近变化的空间尺度和数量级。 本文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显著地区的测点单点变化情况, 包括高炳西、 济南站、 王坟及庙子等测点, 以及高炳西场地南北两测点重力差的变化情况。 根据高炳西场地南北两测点周边干扰情况, 包括降水量、 地面沉降、 地形改正等, 分析了该两测点重力差变化的原因。 本文认为青州ML4.1地震发震前后的重力场有变化, 且该变化与地震孕育发生导致的地下物质迁移有关。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触发滑坡遥感解译研究
    肖金宇, 徐岳仁, 刘雷, 张伟恒, 李文巧, 杜朋
    地震    2023, 43 (4): 101-11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7
    摘要58)      PDF(pc) (10219KB)(73)   
    不同地貌环境下的同震触发滑坡类型会有巨大差异, 确认同震滑坡类型对认识致灾特征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触发滑坡为例, 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卫星、 航空遥感数据, 结合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方法, 分析这次中强地震触发滑坡的主体类型。 研究结果表明, ① 本次地震触发滑坡数量6 209处, 总解译面积9.72 km2, 其中10处面积大于70 000 m2的滑坡造成震中区主要的堰塞湖堵江、 生命线中断等严重灾情; ② 同震滑坡主体为基岩崩塌, 物源区较小、 流通区狭长, 堆积区沿坡脚倒石堆, 具有同震滑坡解译面积大而体积小的特征; ③ 本次鲁甸MS6.5地震触发滑坡是中国西部高山峡谷地貌背景下的以基岩崩塌为主的特征。 以上认识对该地区地震滑坡的定量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嘉黎断裂带中段流域地貌形态指数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黄峰, 熊仁伟, 林敬东, 赵峥, 杨攀新
    地震    2024, 44 (1): 1-1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1
    摘要49)      PDF(pc) (8413KB)(72)   
    本文以嘉黎断裂带中段(尼屋乡—古乡段)为研究对象, 利用30 m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 提取435条支流流域标准化陡峭指数(ks)、 43条支流河谷宽高比指数(VF)、 55个流域面积-高程积分指数(HI)、 10条支流河道纵剖面和裂点。 依据不同河段的河流标准化陡峭指数和沿河道纵向剖面的一系列裂点分布特征, 将研究区划分出流域上游、 下游南侧与下游北侧三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 上游ks值与HI值均低于下游, 而VF值高于下游值。 这些数据研究结果表明, 尼屋乡—古乡段下游区域构造抬升活动强烈, 而上游区域抬升则相对较弱。 尼屋乡—古乡段下游选取南北两侧各5条支流分析, 遥感解译结果显示断裂大致沿河谷南侧展布, 多与南侧一级支流低海拔裂点发育位置相当。 结合野外断裂剖面调查和测年结果分析, 认为断裂中段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或晚更新世晚期, 除右旋走滑活动外, 还伴有显著的逆冲挤压性质, 其原因是断裂中段位于青藏高原东构造结正北侧, 推测断裂除羌塘块体向东运移影响外, 逆冲作用是受构造节持续向北推挤作用的结果。
    逻辑树在辽宁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王岩, 邵媛媛, 张博, 郭晓燕, 翟丽娜, 杨士超
    地震    2022, 42 (3): 111-12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3.008
    摘要87)      PDF(pc) (3218KB)(69)   
    地震预测研究的主要依据是震前观测到的各类地震信息的异常变化, 观测、 计算得出的异常变化越多, 地震危险性研究的可用信息越完善, 同时, 越来越多的不同异常对地震危险性判定结果的不一致, 增加了综合分析的复杂度。 本文以辽宁地区为研究区域, 引入逻辑树方法, 按照地震孕育过程以长、 中、 短、 临的时间尺度分层, 建立地震危险性逻辑树模型, 扫描全域得到辽宁地区地震危险性相对概率分布和辽宁地区地震危险性指数分布, 定量化表现异常对区域地震危险性的综合影响, 简化分析过程。 通过1999年岫岩5.4级地震和2013年灯塔5.1级地震两个典型震例的计算发现, 异常信息的完整性、 异常时间尺度的精确性对地震事件的预测判定准确度影响较大。
    2021年玛多MS7.4地震与2010年玉树MS7.1地震前频谱特征分析
    余娜, 孙玺皓, 张晓清
    地震    2023, 43 (3): 150-15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11
    摘要63)      PDF(pc) (3621KB)(68)   
    为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使用频带变窄且向低频段偏移特征识别前震的判定依据, 本文基于青海、 甘肃等区域数字化测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 对比分析2021年玛多7.4级地震前148 d发生的2020年12月24日青海玛多4.2级地震与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前的4.7 级地震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谱特征。 结果显示, 玛多4.2级地震频谱的频段较宽, 优势频段为0~5.0 Hz, 玉树4.7级地震频谱的频带变窄且向低频端偏移的特征较为显著, 优势频段为0~1.5 Hz。 对比分析认为, “频带变窄且向低频偏移”现象对识别直接前震有较好的效果, 需重点关注中小地震出现频谱偏移后短期内(1~3个月)震源区附近强震发生的可能性。
    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研究进展
    陈秋玉, 张晓东, 赵翠萍
    地震    2023, 43 (4): 215-22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14
    摘要80)      PDF(pc) (1104KB)(67)   
    随着近年来页岩气水力压裂技术的普及, 该技术诱发的地震活动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四川盆地作为开采中国页岩气的主要区域之一, 自2015年水力压裂技术在盆地内全面推进, 地震活动频度和震级均呈增长趋势。 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全球水力压裂诱发的地震, 尤其是四川盆地区域的地震, 从地震活动的现象和特征、 可能诱发机制、 地震监测、 风险减轻、 灾害预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对全面认识水力压裂诱发地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2年以来新丰江水库区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时空变化特征
    姜喜姣, 林庆西, 龚萱, 杨选
    地震    2022, 42 (3): 64-8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3.005
    摘要268)      PDF(pc) (5194KB)(67)   
    研究新丰江水库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 对理解新丰江库区诱发地震的特点和成因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2012—2018年新丰江库区ML2.0及以上地震的142个地震波形数据, 分别采用FOCMEC方法和SATSI方法反演了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 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新丰江库区地震破裂类型以正断型为主, 兼有部分倾滑分量, 其次为走滑型; P轴优势走向为NWW—SEE向, 倾角近于垂直, T轴优势走向为NNE—SSW向, 倾角近乎水平; 库区整体以NWW—SEE向的垂直挤压和NNE—SSW向的水平拉伸为主, 应力类型为正断型; 由东南部NW—SE向至西北部的NWW—SEE向, 最大主应力轴方向呈现逆时针旋转的趋势, 旋转角度约为18°, 应力类型也由正断型转变为走滑型; 2012年以来, 新丰江各区域的应力场较为稳定, 但在2015年和2018年可能发生过相对较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否存在, 依据现有结果仍不得而知, 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利用区域地震记录反演2022年泸定MS6.8地震破裂过程
    王安简, 李国辉, 高原
    地震    2023, 43 (1): 33-4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03
    摘要149)      PDF(pc) (6162KB)(65)   
    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一次MS6.8地震。 基于区域地震波形数据, 对主震震源破裂过程进行反演, 结果表明: 这次地震发震断层为鲜水河断裂, 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 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向NNE方向传播, 并由起始破裂点向浅部扩展, 整个过程持续约13 s, 释放标量地震矩为1.2×1019 N·m, 相当于MW6.6。 破裂长度约18 km, 宽度约14 km, 最大同震滑动量为2.7 m, 估计的矩心深度为6.2 km。 与远震波形数据反演结果相比, 此次地震主要破裂区位于震中SSE一侧, 在震中NNW一侧没有发现较为明显的破裂区。
    基于不同时空尺度多源遥感数据的新疆于田地区地震热异常分析
    杜宸, 孙珂
    地震    2022, 42 (3): 37-5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3.003
    摘要142)      PDF(pc) (6813KB)(64)   
    针对2000年以来新疆于田地区5次MS5.0以上地震, 采用MODIS地表温度数据与NOAA卫星长波辐射数据, 从不同时间、 空间尺度对震前热红外异常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5次地震的两种数据均提取出明显的热异常, 两种数据异常提取结果具有一定的时空关联。 基于以上不同时空尺度热红外特征分析结果, 总结提出了一种多时空尺度的异常判别方法。 基于该方法对于田及周边地区2018—2020年连续3年的热红外数据进行扫描, 开展MS5.0以上地震热红外异常的回溯性检验应用, 共检验出19次异常, 其中12次对应地震发生, 7次错报, 此外有7次漏报。 通过不同时空尺度多源遥感数据对震前热红外异常特征进行综合提取, 能够减轻环境因素干扰, 提取出有效的热异常特征。 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多时空尺度地震热红外异常判别提供支撑。
    CEEMDAN在GNSS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刘希康, 丁志峰, 李媛, 李进武
    地震    2022, 42 (3): 99-11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3.007
    摘要116)      PDF(pc) (5096KB)(62)   
    通过对模拟信号的处理, 验证了自适应完备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CEEMDAN)方法在资料分析处理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利用该方法对10个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连续站N、 E、 U三方向时间序列进行分解, 发现其不仅存在年周期和半年周期信号, 部分台站还存在更短或更长周期信号, 且垂向周期性比水平向更明显, 对应幅值更大。 经周期项改正后, 相比于原始N、 E、 U方向时间序列的平均WRMS(Weight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分别降低了19.8%、 19.0%和29.9%, 表明该方法对周期项修正的有效性。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断层系统的三维计算网格模型
    张熔鑫, 邢会林, 舒涛, 刘骏标, 郭志伟, 王建超, 谭玉阳
    地震    2023, 43 (3): 18-3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3.002
    摘要100)      PDF(pc) (8747KB)(62)   
    川滇地区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运动影响地震频发, 是开展地震研究的理想实验场。 为实现基于几何模型的三维断层系统有限元模型快速构建, 本文以川滇地区断层系统的主要断层几何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以下研究。 ① 改进了推进波前法, 使其能够基于几何模型生成三维曲面的三角形网格, 并自动识别需要局部加密的区域以及进行网格加密。 ② 提出了交叉断层的交叉线识别算法, 根据非参数曲面间的空间几何关系识别不同面(包括断层面与研究区域边界)之间的相交线。 ③ 完善了三维断层系统有限元计算网格模型快速构建方法: 对原始断层几何模型进行延长、 连接等操作, 使其能在几何上代表断层真实形状; 将研究区域外边界与内部断层面整合, 并识别它们之间的交叉线; 以交叉线为约束, 使用改进的推进波前法对断层面进行网格重划分, 修复网格拓扑关系和提高网格质量; 最后, 以断层面新生成的三角形面网格为约束, 自动生成含断层的四面体计算网格模型。 ④ 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构建了川滇地区断层系统的三维计算网格模型, 为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该区域地震动力学过程奠定了计算网格模型基础。
    滇西南地区深浅部构造变形特征
    杨业鑫, 孟国杰, 吴伟伟, 罗艳, Thant Myo
    地震    2023, 43 (1): 74-9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07
    摘要123)      PDF(pc) (8445KB)(61)   
    滇西南地区是地震多发区, 研究该区的岩石圈深浅部变形特征是认识其孕震环境和地震成因的重要途径。 基于自主观测和收集的GNSS观测资料, 通过融合给出滇西南地区最新的GNSS速度场。 采用多尺度球面小波方法计算应变率张量, 分析主应变率、 面应变率和最大剪应变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滇西南地区表现出近NNE—SSW向的挤压和NNW—SSE向的拉张。 近EW向断层表现为左旋走滑, 近NS向断层表现为右旋走滑, 黑河断裂和无量山断裂之间的区域具有明显的面压缩与面膨胀转换, 畹町断裂、 龙陵—瑞丽断裂东部、 南汀河断裂东部、 黑河断裂、 澜沧断裂和小江断裂跨过红河断裂延伸到孟连、 孟兴断裂区域具有较高的剪应变率, 最高达到50 nstrain/a。 利用1976—2020年的震源机制解, 采用区域阻尼应力反演方法反演应力张量, 并解算反映主应力相对大小的R值分布, 反演结果表明, 滇西南地区受到NNE—SSW向的主压应力作用, 整体上处于走滑应力状态, 而大盈江断裂东部腾冲火山附近的南北向断层存在正断兼斜滑的特点。 滇西南地区的主应力大小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南汀河断裂以南是主应力最大的区域, 其走滑特征也更加明显。 此外, 还收集了滇西南地震波各向异性数据, 分别对比主应力方向和主应变率方向的夹角、 主应力方向和Pms快波偏振方向的夹角、 主应力方向和XKS快波偏振方向的夹角、 Pms快波方向和XKS快波偏振方向的夹角, 得到地表和中上地壳、 中上地壳和下地壳、 下地壳和上地幔构造变形的差异性, 发现滇西南地区下地壳和上地幔变形机制不相同, 解耦并不全部位于下地壳和上地幔之间。 在龙陵—瑞丽断裂、 南汀河断裂, 孟连断裂附近下地壳和中上地壳之间存在变形差异, 下地壳与上地幔变形一致, 表明该区域下地壳与中上地壳发生解耦, 滇西南部分区域可能存在上地幔涌入下地壳的热物质流动通道, 存在局部的下地壳流。
    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震前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邹芳, 孟国杰, 苏小宁, 吴伟伟, 赵倩, 佘雅文, ThantMyo
    地震    2022, 42 (3): 21-3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3.002
    摘要98)      PDF(pc) (7867KB)(61)   
    2021年5月云南大理州漾濞发生一系列中强地震, 其主震达到MS6.4, 主震震中位于滇南块体内部的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南侧, 发震断层可能为维西—乔后—巍山断裂的次级分支断裂, 地表走向约为135°。 本文收集1998年以来的震中周边GPS测站观测数据, 研究了此次地震序列震前区域地壳的水平形变特征及其与此次地震的关系。 结合构造分析认为, 漾濞地震发生在GPS测站水平运动速度陡变区域, 该区域地壳水平运动受阻; 震中区域应变积累明显, 处于面应变率高值区, 且为最大剪应变率的高低值转换区, 符合易发地震区域特性。 震中及其邻区的孕震环境以右旋剪切为主, 兼具东西向拉张作用。
    2023年第十一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11-WTGTP)在安庆召开
    杨逸文, 那仁格日勒, 徐义贤, 艾印双, 高原
    地震    2023, 43 (4): 228-23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15
    摘要50)      PDF(pc) (382KB)(61)   
    基于模式和广义射线理论研究水平层状介质中面波模式的接触现象
    王少曈, 鲁来玉
    地震    2023, 43 (4): 76-10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6
    摘要63)      PDF(pc) (8790KB)(60)   
    在近地表面波勘探中, 尤其对于典型沉积盆地的探测, 基于观测数据得到的频率-相速度域的能谱中, 通常可以观察到基阶和一阶模式的模式接触现象(Mode-kissing)。 基于模式理论, 频率域中面波模式对应由频散方程的根给出的一系列极点。 基于广义射线理论, 时空域的多径, 造成了频率域中的多模。 本文结合广义射线理论和简正模理论研究广义射线理论中极和极两个表面波极点贡献对频散曲线的影响, 解释实际观测的模式接触现象。 基于两层介质模型, 分析下层半空间S波速度β(2)变化时, 随极点在复射线参数平面变化, 引起的基阶和一阶模式的频散曲线、 本征位移和质点偏振的变化特征。 研究发现, 模式接触现象出现在复射线参数平面内, 极越过1/β(2)表示的支点, 基本进入简正模区域时。 与该极点对应的一阶露能模式, 其地表质点轨迹为顺进椭圆, 但本征位移随深度的变换表现出经典表面波特征, 能量主要集中在地表。
    基于地震仪与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共点观测Rayleigh波频散特性
    王晓蕾, 薛兵, 崔仁胜, 朱小毅, 高尚华, 赵帅博, 张兵
    地震    2023, 43 (4): 21-3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2
    摘要58)      PDF(pc) (6761KB)(60)   
    作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 深井地震综合观测系统建设项目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附近建成了一个深井地震观测实验系统, 共建成10个井深300 m和2个井深1000 m综合地震观测井, 其中包含了地震波观测和应变观测, 通过将甚宽频带地震仪观测与四分量钻孔应变仪集成, 形成地震与应变共点观测。 应变仪与地震仪的采样率均设计为100 Hz, 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远震、 区域地震和近场微震的地震波和应变地震波观测数据。 基于最早建成的地震综合观测深井之一拖乌300 m深井数据, 尝试采用地震波和应变地震波的振幅信息, 基于共点相速度估计理论, 获取了20~125 s周期范围内观测井局部的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
    地电场地震异常频率相关性统计特征研究
    付阿龙, 安张辉, 范莹莹, 元丽华, 侯泽宇
    地震    2023, 43 (4): 135-15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4.009
    摘要41)      PDF(pc) (4464KB)(58)   
    在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中, 地电场不同频率出现异常现象已有相关报道, 而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与地震震级的相关性统计特征仍不清晰。 本文拟利用小波变换方法, 将中国甘肃平凉、 新疆和田和乌什地电场观测台站12年的数据分解成不同周期成分, 如24 h、 12 h、 8 h和6 h等, 再利用滑动相关性方法分析各成分与台站周围一定震中距范围内地震事件震级之间的相关性统计特征。 结果表明, 地电场高频成分(4 h和6 h等)与两个等效震级序列的地震事件均出现相关性异常现象, 但低频成分(24 h和12 h)仅与较大震级序列的地震事件出现相关性异常现象; 从时间上来看, 相关性异常现象一般在震前55 d、 20 d及10 d左右出现, 地电场频率与地震震级之间的这种相关性可能是孕震断层与潮汐作用之间的耦合作用所致; 当地电场测道方向与断层走向一致时, 该测道更容易观测到地震异常, 这可能是研究区域构造断裂所导致的地电场选择性特征的具体体现; 此外, 各台站相关性异常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 可能与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以及地球动力学环境有一定关联。
    地震压磁效应计算及实例分析
    宋成科
    地震    2022, 42 (3): 52-6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3.004
    摘要191)      PDF(pc) (3060KB)(58)   
    为了解地震产生的地磁异常, 本文定量计算了一种地震地磁异常现象地震压磁效应。 首先介绍了压磁效应定量计算的理论方法, 建立了纯走滑和纯逆冲的简单断层模型, 计算了断层滑动产生的压磁效应, 结果显示压磁效应形态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滑动面走向对压磁效应形态影响较大, 滑动面的埋深对压磁效应量值影响较大。 根据2008年汶川MW7.9地震两个非均匀滑动模型, 计算了地震产生的压磁效应, 结果显示较大的磁场变化出现在滑动面上, 在滑动面两侧压磁效应量值衰减得很快, 在距离滑动面几十千米时, 压磁场衰减至1 nT, 甚至更小。 使用成都地磁台地震前后观测数据获得了高于背景噪声水平的地磁场变化, 为+0.45 nT, 该变化与使用大地测量观测资料反演得到的滑动模型计算的压磁效应比较一致, 说明合理的压磁模型能够解释观测的同震稳定的地磁变化。
    基于B/S的钻孔应变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
    李富珍, 任天翔, 张怀, 石耀霖
    地震    2023, 43 (1): 185-19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14
    摘要106)      PDF(pc) (4299KB)(58)   
    随着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积累和观测可靠性的提升, 提高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效率是当前钻孔应变观测研究的重要任务。 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在超宽频带内具有高分辨率, 使得钻孔应变观测对地震和地震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正应力花瓣图表示法来显示地应力的变化, 不仅有助于定性分析台站所处地点的相对地应力变化, 也可以定量读取在某时刻任一方向上观测到的正应力。 本文通过这种方法与数据可视化技术结合, 以图表数据结合地图展示作为平台主体, 搭建了基于B/S体系结构的四分量钻孔应变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 该平台可以直观展示钻孔应变仪记录的地应力时空变化, 实现钻孔应变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与多用户共享访问。
    2022年青海门源MS6.9地震余震演化与地震触发
    闫坤, 王伟君, 寇华东, 叶志鹏
    地震    2023, 43 (1): 15-3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02
    摘要168)      PDF(pc) (11001KB)(56)   
    地震序列的时空演化有助于揭示地震成核过程和地震相互作用。 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09年以来门源地区的目录地震重新定位, 并以其为模板, 匹配扫描连续波形, 完善2022年门源 MS6.9地震前后的活动图像。 结果表明: 2022年门源MS6.9地震主要发生在托勒山北断裂南侧高角度南倾的走滑断裂上, 无明显前震活动, 是典型的主—余型序列; 早期余震向主震东西两侧扩展, 迁移距离与流逝时间呈对数关系, 符合震后余滑扩散特征, 并且西侧的迁移速率和地震强度高于东侧; 冷龙岭断裂和门源地震发震断裂斜交, 但它的地震活动与余震不同, 这些活动在余震扩散前锋到达前开始, 沿断层向东南方向迁移但很快受阻, 直到5 d后MS5.2地震发生后才继续南迁, 最后终止于2016年门源MS6.4地震余震扩散区的尾端附近。 因此, 两条断层上的地震时空演化反映了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冷龙岭断裂的地震活动受2022年门源主震库仑应力变化影响而触发。
    2014年景谷6.6级地震前重力场异常特征研究
    刘芳, 祝意青, 赵云峰, 隗寿春
    地震    2023, 43 (1): 54-6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05
    摘要57)      PDF(pc) (6428KB)(54)   
    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伴随着构造运动、 物质迁移和密度变化, 将引起地球重力场变化, 流动重力重复观测有可能捕捉到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前兆信息, 从而为中短期地震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对云南地区流动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整体计算分析, 研究了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6.6级地震前区域重力场动态演化特征, 并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技术对布格重力异常和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进行分解, 并选取合适的小波基分离得到不同深度场源特征的地壳介质横向不均匀性。 结果表明, EGM2008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和实测重力数据的小波多尺度结果较为一致。 对比分析发现, 此次景谷地震发生在区域重力场负异常的边缘, 由负向正变化的高梯度带附近。 基于小波多尺度分解的重力场图像能较清晰地反映2014年景谷6.6级地震孕育、 发生过程中震中区域深部物质密度变化引起的异常, 为地球构造运动及孕震机理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2021年西藏双湖MS5.8地震地表破裂及地震烈度初析
    张军龙, 贡秋卓玛, 次仁多吉, 索朗南杰, 张建龙, 孙国涛, 司金罗布
    地震    2023, 43 (1): 65-7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3.01.006
    摘要165)      PDF(pc) (6321KB)(53)   
    2021年西藏双湖MS5.8地震地表破裂和烈度参数提供了稀有震例, 对中弱地震的地震灾害评价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野外调查发现, 2021年11月30日西藏双湖5.8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双湖县措折罗玛镇申亚扎地村附近, 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可达Ⅶ度。 其宏观震中位置、 极震区范围、 主要余震分布等都受到断裂控制。 地表破裂和震源机制解结果相吻合, 表明地震的直接成因是藏中近东西向伸展变形作用诱发吴如错盆地边界断裂发生正断层活动。 这次地震产生了清晰的地表破裂, 对于研究震级和破裂长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