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地震》,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序列精定位
    左可桢, 赵翠萍
    地震    2024, 44 (1): 204-20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8
    摘要37)      PDF(pc) (2030KB)(74)   
    本文使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定位方法, 对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序列(截至2023年12月22日24时)进行了重定位。 结果显示, 主震震中位于临夏州积石山县(35.745°N, 102.827°E), 震源深度约为12.5 km。 余震序列呈现出NW和NNW两个展布方向。 其中主震西侧的余震条带呈NW向展布, 深度方向上向NE方向倾斜。 重定位结果显示了该地区具有复杂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机制。
    嘉黎断裂带中段流域地貌形态指数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黄峰, 熊仁伟, 林敬东, 赵峥, 杨攀新
    地震    2024, 44 (1): 1-1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1
    摘要46)      PDF(pc) (8413KB)(55)   
    本文以嘉黎断裂带中段(尼屋乡—古乡段)为研究对象, 利用30 m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 提取435条支流流域标准化陡峭指数(ks)、 43条支流河谷宽高比指数(VF)、 55个流域面积-高程积分指数(HI)、 10条支流河道纵剖面和裂点。 依据不同河段的河流标准化陡峭指数和沿河道纵向剖面的一系列裂点分布特征, 将研究区划分出流域上游、 下游南侧与下游北侧三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 上游ks值与HI值均低于下游, 而VF值高于下游值。 这些数据研究结果表明, 尼屋乡—古乡段下游区域构造抬升活动强烈, 而上游区域抬升则相对较弱。 尼屋乡—古乡段下游选取南北两侧各5条支流分析, 遥感解译结果显示断裂大致沿河谷南侧展布, 多与南侧一级支流低海拔裂点发育位置相当。 结合野外断裂剖面调查和测年结果分析, 认为断裂中段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或晚更新世晚期, 除右旋走滑活动外, 还伴有显著的逆冲挤压性质, 其原因是断裂中段位于青藏高原东构造结正北侧, 推测断裂除羌塘块体向东运移影响外, 逆冲作用是受构造节持续向北推挤作用的结果。
    2013年芦山地震和2014年鲁甸地震前巧家台阵观测到的地震活动增强现象
    李艳娥, 陈丽娟, 陈学忠
    地震    2017, 37 (3): 95-106.  
    摘要158)      PDF(pc) (944KB)(28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的小江断裂带北段布设了巧家地震观测台阵, 2012年2月底开始运行以来, 在其附近地区先后发生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地震和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 本文利用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巧家台阵观测到的地震活动资料, 分析了芦山地震和鲁甸地震前巧家台阵观测区域范围内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 结果显示: ① 巧家台阵记录到的全部地震分布区域内M≥2.0地震频次随时间的变化显示, 地震频次在芦山MS7.0和鲁甸MS6.5地震前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变化过程, 且在鲁甸地震前地震频次上升幅度比在芦山地震前明显大, 地震频次上升过程持续时间在鲁甸地震前比在芦山地震前明显长。 ② 在台阵覆盖范围内, 地震频次随时间的变化显示出如下特点: 对于震源深度h≤10 km的地震, 其频次在芦山MS7.0和鲁甸MS6.5地震前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升变化过程, 且上升过程持续时间相同, 约为5个半月; 对于震源深度h>10 km的地震, 其频次在芦山地震前出现上升—下降变化过程。 芦山地震发生之后, 其频次再次出现上升下降过程。 h≤10 km的地震与h>10 km的地震之间, 其频次存在反向变化现象。 ③ 在台阵覆盖范围及邻近区域内, 芦山地震前, 震源深度在10 km上方和下方的地震活动同步出现增强变化过程, 而在鲁甸地震前, 在10 km上方地震活动呈增强变化特征, 而在10 km下方的地震活动呈减弱变化特征。 上述结果显示, 在芦山地震和鲁甸地震前, 巧家台阵及其邻近区域地震活动均出现了显著的增强活动, 对认识地震孕育过程和地震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玉树Ms7.1地震前电离层异常扰动分析
    姚璐, 申旭辉, 张学民
    地震    2014, 34 (3): 74-85.  
    摘要97)      PDF(pc) (1201KB)(370)   
    本文基于美国JPL实验室提供的全球电离层GPS TEC(GIM)数据和COSMIC掩星探测 电子密度剖面,利用滑动四分位异常检测方法,综合分析了 2010年4月13日青海玉树Ms7. 1 地震前后15天内电离层异常的时空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震前11天电离层TEC开始出 现扰动异常,4月13日出现了明显的TEC增强现象,且峰值电子密度也存在相似的变化趋 势,综合考虑空间活动水平等因素,认为这些异常很可能与玉树地震有关。
    东昆仑断裂带活动速率研究概观
    李建军, 李文巧, 贡秋卓玛, 司金罗布, 次仁多吉, 李佳怡, 张军龙
    地震    2024, 44 (1): 118-14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9
    摘要29)      PDF(pc) (4640KB)(42)   
    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内部的主要巨型左旋走滑断裂。 了解该断裂带的活动速率对于理解青藏高原的隆升演化和大陆构造变形过程至关重要。 近年来, 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东昆仑断裂带活动速率时空变化特征的阶段性认识。 本文综述了东昆仑断裂带的几何分段、 深部结构和在数十年至数十万年时间尺度下的活动速率研究进展, 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东昆仑断裂带呈现典型的走滑断裂几何结构, 自西向东形态逐渐变得复杂, 呈现出“马尾状”的构造形态。 通过遥感、 地质调查、 古地震和大地测量等方法, 研究者测量了东昆仑断裂带的水平和垂直活动速率。 研究结果显示, 水平活动速率自西向东总体减小。 以阿尼玛卿山(99°E~100°E)为界, 西部地区的水平活动速率基本稳定在10~12 mm/a, 变化不大; 东部地区的水平活动速率范围为1~12 mm/a, 不大于西部, 但该速率值存在较大争议。 垂直运动速率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 西部约为水平活动速率的10%, 而东部逐步增加。 这表明西部的水平变形仍有部分在东部转换为垂向隆升。 在地貌位错量和大地测量数据相似的情况下, 活动速率的差异可能与位错量相应的起始年龄差异、 震后黏弹性松弛效应、 次级断裂和巴颜喀拉块体内部断裂、 岷山隆起等因素有关。 目前, 东昆仑断裂带的水平运动已有深入研究, 未来可以尝试补充其垂直运动的研究, 利用水平和垂直速率之比的变化来探讨水平走滑和垂向隆升变形的转变过程。 不同学科对于东昆仑断裂带的活动速率有不同的认识, 这是由于该断裂带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 并且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时空尺度上也存在差异。 因此, 在综合分析多学科数据时, 需要考虑这些差异对结果解释的影响, 并尽可能采用相同或相近时间尺度下的数据进行对比。
    Prophet时序预测模型在电离层TEC异常探测中的应用
    翟笃林, 张学民, 熊攀, 宋锐
    地震    2019, 39 (2): 46-62.  
    摘要349)      PDF(pc) (3354KB)(489)   
    提出一种基于Facebook 开源的Prophet预测模型进行电离层TEC异常识别的新方法。 首先, 对比分析了该方法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方法(ARIMA模型等)预测电离层TEC建模背景值的精度, 以及与经典电离层TEC异常识别方法(滑动四分位法)提取前面对应一致的电离层TEC背景值的精度。 结果表明, Prophet预测模型预测建模背景值的精度要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且预测的建模精度比ARIMA模型等方法高2.55倍左右, 比滑动四分位法高10.74倍左右。 同时, 在最佳预测建模区间时, 其精度值大小比较依次为RMSEIQR=10.5841>RMSEARIMA=3.2780>RMSEProphet=0.8469, 说明传统探测法预测建模背景值时具有较大的不足。 随后, 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为例, 利用该方法分析了电离层TEC异常扰动情况, 并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 在震前第10 d和第2 d电离层TEC发生较为明显的负异常, 第7 d电离层TEC发生较为明显的正异常。 对比实验表明, Prophet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明显优于滑动四分位法。
    长宁MS6.0地震前后地电场秒数据变化特征研究
    席继楼, 陈敏, 董蕾, 刘超, 关华平
    地震    2020, 40 (4): 129-14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0.04.010
    摘要178)      PDF(pc) (3641KB)(437)   
    地电场是地球电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利用传统的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 对重庆市所属仙女山地震台的地电场秒采样观测数据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结果显示: ① 长宁MS6.0地震前后, 在距离震中390 km的仙女山地震台, 记录到了地电场异常变化; ② 仙女山台地电场异常变化的平均方位角为N77.55°E, 大约由长宁MS6.0地震震中位置指向仙女山地震台方向; ③ 仙女山地震台的典型地电场异常变化为间歇性不定周期变化, 在长宁MS6.0地震发震前8天开始密集出现, 震后第4天以后, 逐步转化为较高频率扰动变化; ④ 仙女山台地电场异常变化成簇出现, 每一簇变化由多组按照非线性规律衰减的阶跃变化信号组合叠加而成。 综合分析认为: 长宁MS6.0地震前后地电场异常变化, 主要与发震构造裂隙突变和岩体微破裂过程中, 地下流体高压运移产生的过滤电动势有关。
    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齐玉妍,吕国军,孙丽娜,方盛明,王晓山,冯向东,刁桂苓
    地震    2017, 37 (1): 148-157.  
    摘要293)      PDF(pc) (1028KB)(420)   
    1303年在山西洪洞附近发生的8级巨大地震, 是中国根据现存较为详细的文献记载史料所确定的最早的一次8级地震。 这次地震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而地震所在区域至今仍有持续不断的小地震活动。 本文根据地震破裂区1981年至2013年的中小地震精定位地震目录, 采用震源断层面拟合方法, 反演得到了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震源断层面参数: 走向19.3°、 倾角88.5°、 滑动角-170.0°。 断层面长75.5 km, 宽26.2 km, 深度为地下11.12 ~37.35 km。 将地震破裂区的地震精确定位资料以近东西向的洪洞断裂为界划分为地震北段和地震南段, 分段进行地震震源断层拟合, 反演得到洪洞地震北段震源断层面参数: 走向13.7°、 倾角76.6°、 滑动角-157.6°。 断层面长32.7 km, 宽21.7 km, 深度为地下11.97~32.86 km; 南段震源断层面参数: 走向20.3°、 倾角87.1°、 滑动角-154.6°。 断层面长45.9 km, 宽16.6 km, 深度为地下9.32 km~25.50 km。 无论是分段还是不分段, 反演得到的洪洞地震震源断层均是右倾的近直立断层, 属于右旋走向滑动性质。 分段计算得到的地震北段震源断层深度比南段更深, 将反演得到的震源断层与临汾盆地深部构造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北段震源断层深度及倾角大小与深地震剖面推测得到的深大断裂几乎相同。 震源断层在地表的投影与洪洞地震的高烈度区能够较好地对应。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王炜, 吴耿锋, 张博锋, 王媛
    地震    2005, 25 (2): 19-25.  
    摘要229)      PDF(pc) (89KB)(398)   
    介绍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原理、 学习算法及其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 3.0中的应用。 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该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克服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的收敛过分依赖于初值和可能出现局部收敛的缺陷, 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 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较好的预报效能。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发震构造浅析
    杨攀新, 熊仁伟, 胡朝忠, 高原
    地震    2024, 44 (1): 153-15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1
    摘要49)      PDF(pc) (3024KB)(40)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 受青藏高原向NE向扩展挤压作用的影响, 区域发育两组较为典型的断裂构造: NWW向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是活动块体运动边界, 另一组NNW向右旋走滑断裂则发育在块体内部构成次级块体边界。 此次积石山6.2级地震就发生在NWW向西秦岭北缘左旋走滑断裂带和NNW向日月山右旋走滑断裂带之间的大型挤压阶区内, 初步判定其发震构造为以逆冲作用为主的拉脊山断裂带东南段的积石山东缘断裂。 断裂切断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东南段, 使积石山东缘断裂成为一个长度不足40 km的独立活动段, 判定原震区近期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青海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初步调查分析
    杨传成, 李智敏, 熊仁伟, 盖海龙
    地震    2024, 44 (1): 216-225.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20
    摘要53)      PDF(pc) (9873KB)(40)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 甘肃省积石山县(35.70°N, 102.79°E)发生6.2级地震, 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为本次地震的宏观震中, 地震烈度为Ⅷ度(8度)。 通过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青海地区的现场初步调查发现, 这次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 多处出现滑坡、 地裂缝和喷砂冒水(液化)现象。 由于震区浅表土质松软, 地下含水较多, 地震的破裂和构造作用造成浅表地体的流滑。 本文简要介绍了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 地震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 分析讨论总结此次地震灾害的特征及影响。 本研究可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范围划定、 趋势预测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对今后抗震设防和防震减灾工作有启示作用。
    伴随成像及其在地球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肖卓, 高原
    地震    2020, 40 (3): 52-6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0.03.005
    摘要556)      PDF(pc) (2947KB)(495)   
    基于高精度的三维波场模拟和伴随方法, 伴随成像成功实现了天然地震全波形成像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下的应用。伴随成像技术基于谱元法, 使用全三维、 多参数的初始模型对地震波场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正演波场和伴随波场的相互作用快速求取目标函数的梯度, 结合高性能计算技术, 实现大尺度全波场成像。相比于传统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伴随成像对地球内部结构异常体的描述更加精细和全面, 更适用于构造活跃地区的深部动力学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伴随成像方法的基本原理, 随后阐述其具体实现流程, 并回顾该方法在地球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江苏地磁加卸载响应比的异常标志体系
    冯志生, 林云芳, 王建宇, 蒋延林, 孙伟, 庄明龙
    地震    2000, 20 (2): 61-68.  
    摘要74)      PDF(pc) (113KB)(162)   
    应用曾小苹等人提出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法,研究了江苏地磁台网1983~1997年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及其间台网内和网缘附近Ms4.6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江苏地磁台网分析预报的标志体系,并对其内检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
    海南岛北西部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研究
    张军龙, 田勤俭, 李峰, 高站武, 苏刚
    地震    2008, 28 (3): 85-94.  
    摘要98)      PDF(pc) (2083KB)(207)   
    利用DGPS系统测量海南岛西部阶地, 绘制地质地貌综合剖面, 将西部阶地分为海成阶地和河流阶地两种。 其中海成地貌包括一条砂堤和四级阶地: 砂堤宽2~10 m, 高程约10 m, 形成于5 ka以来; 海成一级阶地发育较好, 阶地面高程21~22 m, 形成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之间; 海成二级阶地顶面高程约32 m左右, 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 海成三级阶地较为发育, 阶地面高程40~42 m, 形成于121.8 ka; 海成四级阶地零星分布, 阶地面高程约57 m, 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 河流阶地也可分出四级: 一级阶地高程约20 m, 局部发育, 形成于11.4 ka; 二级阶地高程约34 m, 形成于47.2 ka; 三级阶地高约50 m, 其基座顶面标高约41 m, 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 四级阶地高程约71 m, 基座面标高约60 m, 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 这些阶地中均以二级最为发育。 晚更新世以来全区处于整体加速抬升的状态。 依据阶地面的综合剖面特征, 认为王五-文教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较弱。
    地壳中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
    易立新, 车用大, 王广才
    地震    2003, 23 (2): 108-114.  
    摘要78)      PDF(pc) (2160KB)(270)   
    较全面介绍了近年国内外地壳地下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并将其系统化为地壳尺度上地下流体动力学系统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模型根据影响地下流体动力特性的主要因素和介质渗透特征,把地壳渗流场分为深度小千6 km的浅部带、6~17 km的过渡带和大于17 km的深部带。数学处理上把驱动流体运动的各种地质作用归一化为“ 地质力”,以地下流体运动方程中的源汇项表示。分析了不同地质环境各种地质作用对地下流体系统的作用特征。对地壳中普迵存在的异常孔隙压力现象,从流体动力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并认为周期性地震活动是形成异常高孔隙压力的主导因素。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6.0地震早期序列参数分析及强余震概率预测
    毕金孟, 蒋长胜, 马永
    地震    2020, 40 (2): 140-15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0.02.011
    摘要223)      PDF(pc) (3559KB)(366)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发生MS6.0地震, 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强余震, 为更好地分析此次地震的序列特征以及强余震的可预测属性, 采用国际上对复杂序列拟合相对较好的“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以及基于Reseanberg-Jones(R-J)模型发展的Omi-R-J模型, 通过连续滑动、 拟合和余震发生率预测, 对地震序列的模型参数稳定性、 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利用N-test、 T-test检验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效能评估。 结果表明, 相比于其他中强震序列参数, 此次长宁MS6.0地震序列参数中反映激发能力的αETAS较其他序列明显偏小, 而反映衰减能力的pORJ值和应力累积水平的bORJ值相对较小, 与此次余震序列丰富、 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相吻合; ETAS和Omi-R-J模型对于复杂序列在[3.0, 3.5, 4.0]三个震级档的强余震仍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总体的“每个地震的信息增益”(IGPE)计算结果显示, ETAS模型略优于Omi-R-J模型, 前者或更适合复杂地震序列的余震预测。
    用尾波干涉法监测介质波速变化研究进展
    张金川, 王勤彩, 薛兵, 丁莉莎
    地震    2014, 34 (3): 62-73.  
    摘要136)      PDF(pc) (576KB)(375)   
    多次散射形成的尾波由于在介质内部重复采样、迭加和放大的作用,对介质的微小变化十分敏感。尾波干涉法利用尾波的这一特点检测介质的微小变化。近年来利用尾波干涉法高精度检测介质波速变化已经广泛应用到地震学领域和材料无损检测中。本文从尾波干涉法的原理和方法及研究进展两方面进行介绍,着重介绍了重复地震、噪声和人工源在研究介质速度变化中取得的成果。利用尾波干涉法,可以更精细地了解介质动态演化过程。
    深井地震综合观测系统授时方法设计与实现
    吴旭, 薛兵, 李江, 朱小毅, 张兵, 黄诗
    地震    2024, 44 (1): 37-4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3
    摘要26)      PDF(pc) (3828KB)(36)   
    在深井地震综合观测中实现秒脉冲(Pulse Per Second, PPS)精确、 可靠地传输非常重要。 针对该需求, 设计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符号, 选择其中的一些频点用来标记PPS, 避免了采用单独导线传输PPS, 节约了硬件资源, 提高了传输可靠性。 另外, 受传输信道的频带限制, 以及接收过程中滤波器的影响, 直接传输PPS的时延难以判断, 而信道和滤波器相频特性是确定而且可测的, 使用正弦波标记传输PPS时, 可以基于滤波器相频特性计算出滤波器引起的时延偏差, 校正信道及滤波器的影响。 实验证明, 基于正弦波标记传输PPS的时移计算误差能够达到微秒级, 完全能够满足目前地震观测的使用要求。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机制及其对周围区域的应力影响
    王润妍, 万永革, 宋泽尧, 关兆萱
    地震    2024, 44 (1): 175-18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4
    摘要37)      PDF(pc) (6519KB)(36)   
    为研究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对周围地区的应力影响, 本文首先根据各个机构和学者提供的震源机制数据确定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 节面Ⅰ: 走向159.08°, 倾角40.57°, 滑动角112.46°; 节面Ⅱ: 走向310.52°, 倾角53.05°, 滑动角71.88°。 此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 将当地的应力体系投影到震源机制中心解的两个节面上, 得到相对剪应力分别为0.797和0.951, 可以看出该地震是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一次正常能量释放。 拉脊山北缘断裂呈NNW走向, SWW倾向, 倾角为45°~55°, 与震源机制中心解的节面Ⅰ较为一致, 判断拉脊山北缘断裂为此次地震发震断裂。 基于该地震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 计算此次地震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同震位移场及应变场。 体应变在震中呈现拉张, 距离震中较远的东北和西南两侧呈现轻微拉张, 震中周边呈现压缩, 东侧压缩表现更为突出。 水平位移场表现为在震中西北侧和小部分东南侧的物质向外涌出, 而东北侧和西南侧的物质涌入震中; 与水平位移场相对应, 垂直位移场在震中表现为隆升, 而四周表现为略微沉降。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王勤彩, 罗钧, 陈翰林, 孟霖鑫
    地震    2024, 44 (1): 185-188.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5
    摘要39)      PDF(pc) (2197KB)(36)   
    使用区域台网资料, 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6.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结果显示, 该地震为逆冲型地震, 与GCMT、 GFZ和USGS的震源机制解基本一致。 震源机制解节面Ⅱ的走向与积石山东缘断裂大致相同。
    利用远场记录反演2023年甘肃积石山M6.2地震破裂过程
    王安简, 高原
    地震    2024, 44 (1): 195-20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7
    摘要24)      PDF(pc) (4165KB)(36)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积石山发生了M6.2地震, 地震发震断层推测为此前尚未充分认知的积石山东缘断裂。 本文利用远场地震记录反演分析了2023年积石山M6.2地震的破裂过程。 结果表明, 地震破裂持续时间约8 s, 主要破裂长度为20~25 km, 宽度约25 km。 在走向为164°的节面Ⅰ上, 整个破裂过程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46×1018 N·m, 相当于矩震级MW6.05, 最大同震滑动量约为0.25 m, 估计矩心深度为9.5 km, 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SSE向扩展; 在走向为303°的节面Ⅱ上, 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38×1018 N·m, 相当于矩震级MW6.03, 最大同震滑动量约为0.19 m, 矩心深度为11.1 km。 破裂呈现双侧形态, 主要沿SE方向, 并存在NW向的拓展趋势。
    静态应力触发在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讨论以玉树地震为例
    曹建玲, 张晶, 王辉
    地震    2012, 32 (4): 83-91.  
    摘要62)      PDF(pc) (2992KB)(220)   
    大地震应力触发概念自提出至今被广泛应用。 库仑应力与后续地震活动对应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 不同深度断层滑动量不同导致不同深度静态库仑应力图像差异, 选取哪一个深度的应力图像来讨论后续地震趋势是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提出一个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不同深度静态库仑应力, 然后在同一个位置取不同深度库仑应力最高值, 绘制静态应力分布图像, 并以2010年玉树地震为例, 结合地震活动及静态库仑应力分布对这种计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按照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 利用不同学者给出的玉树地震破裂模型计算均显示, 玉树地震后2年内3级以上余震几乎全部发生在库仑应力增加区。
    自由落体绝对重力仪中参考棱镜振动测量技术
    黄诗, 朱小毅, 薛兵, 张兵, 吴旭
    地震    2024, 44 (1): 50-63.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4
    摘要37)      PDF(pc) (4694KB)(35)   
    精确测量绝对重力仪参考棱镜的振动信号并将其用于补偿绝对重力测量值是提高绝对重力仪测量精度的一种解决方案。 对此, 本文介绍了参考棱镜振动测量的原理, 设计了参考棱镜振动加速度测量装置, 推导参考棱镜振动测量装置的传递函数。 研究表明, 可以将测量装置等效为加速度计, 通过成熟的加速度计测量方法, 可获得等效的加速度计传递函数参数, 从而得到测量装置输出电压对参考棱镜振动加速度的传递函数, 该函数能够解算出参考棱镜的振动加速度, 以补偿绝对重力测量值。 在实验室测得的数据与理论数据相符的基础上, 通过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做垂直振动摆的振动实验得出, 实验曲线与理论模型公式刻画的幅频特性曲线重合, 验证了参考棱镜振动测量装置在实际中使用的可靠性。
    2019年甘肃夏河MS5.7地震前重力场变化
    赵云峰, 祝意青, 刘芳, 徐云马, 张国庆, 毛经伦, 朱辉
    地震    2021, 41 (1): 67-77.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1.006
    摘要414)      PDF(pc) (4024KB)(288)   
    本文对2017年以来中国地震局在南北地震带采集到的5期相对重力测网数据进行了平差计算, 简要分析了甘东南研究区内测点平差精度, 进而分析了2019年10月28日甘肃夏河MS5.7地震前的区域重力场变化。 结果表明: ① 研究区内90%测点平差后重力值精度小于10×10-8 m·s-2, 与绝对重力观测结果符合性也较好, 表明观测质量较高, 数据可靠; ② 2017年 4月至2018年4月, 临潭—宕昌断裂南西侧重力正变化、 北东侧重力负变化, 与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前重力变化反向, 断裂西段夏河、 合作附近出现显著的重力差异变化; ③ 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 临潭—宕昌断裂南西侧重力变化-10×10-8~-30×10-8 m·s-2、 北东侧重力变化+20×10-8~+30×10-8 m·s-2, 夏河MS5.7震中附近重力变化不明显, 呈现出围绕夏河县、 泽库县和碌曲县等三县交界地区准四象限分布的特征; ④ 强震易发生在重力变化四象限分布中心地带或正、 负异常区过渡的高梯度带上, 九寨沟MS7.0地震后, 我们曾基于流动重力异常变化在夏河MS5.7地震前做过一定程度的中期预测, 尤其是地点预测。
    中国大陆GPS连续观测站测得的日本9.0级地震同震位移与震前变化
    赵国强, 李鹏
    地震    2012, 32 (2): 129-134.  
    摘要70)      PDF(pc) (1247KB)(191)   
    利用中国大陆GPS连续观测站资料, 获取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造成的连续站同震位移。 计算结果表明, 位于我国东部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台站在水平方向都有明显的同震位移, 且离震中越近同震位移量越大, 其中绥阳站的水平同震位移量最大, 达到33 mm。 通过对时间序列分析发现, 有明显同震位移的连续站, 震前水平方向的运动速度都有放缓的趋势, 可能是一种形变前兆现象。 这些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及震前运动速度异常, 对于进一步研究前兆地壳运动、 地震动力学特征以及精化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都有重要意义。
    应重视大地震预测物理基础的研究
    许忠淮
    地震    2019, 39 (2): 11-18.  
    摘要173)      PDF(pc) (1721KB)(341)   
    1973年美国肖尔兹(Scholz C H)等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地震预测的物理基础”一文, 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地震预测研究的实践并未证实该论文的科学性。 2010年肖尔兹又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预测之谜”的论文, 指出“现在还不能预报”地震, 他本人已否定了以前提出的地震预测物理基础的研究结果。 本文分析了肖尔兹等人以前提出的“物理基础”在科学上不能成立的原因。 地震预测研究的重点是大地震的预测, 本文指出, 大地震与小地震的不同之处在于: 大地震的初始破裂发生后会有一个长时间的断层动态破裂过程, 该过程使大地震的尺度很大。 大地震预测的最难之处就在于动态破裂过程开始后, 我们无法预测破裂会扩展到多大才会停止, 无法预测地震的大小。 在由破裂动态扩展形成的大尺度的断层面上, 在初始破裂发生前, 那里的应力并没有达到当地的静态破裂强度(或静摩擦限), 因而那里不会出现由小岩样实验结果所预言的“前兆”。 鉴于以前关于地震预测物理基础的研究结果不再适用了, 我们需要研究新的大地震预测的物理基础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点初步思考, 主要依据大地形变测量、 地震活动及地质断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勘查近期活动断蹭的闭锁段, 这是个值得重点研究的方向。
    2017年九寨沟7级地震前电磁扰动异常分析
    黄继攀, 王新安, 雍珊珊, 王墨, 刘众
    地震    2019, 39 (3): 84-94.  
    摘要303)      PDF(pc) (5075KB)(371)   
    地震前的电磁扰动现象曾被多次观测到, 但需进一步研究。 在中国地震局的支持下, 可以监测电磁扰动数据的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在中国境内已经布设了200余套。 2017年8月8日, 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 震中周边500 km范围内当时已经布设22套AETA设备。 基于滑动四分位距法(时间窗为27 d)分析了这些台站震前30 d的数据。 11个台站出现了异常, 其中震中周边200 km内的6个台站有4个发生异常。 同时, 正异常明显多于负异常。 另外, 大部分异常发生在夜间(20时~6时)。
    2001年昆仑山8.1级大震及其趋势研究
    门可佩
    地震    2002, 22 (3): 39-44.  
    摘要89)      PDF(pc) (68KB)(443)   
    通过对1996~ 2001年我国西部强震活动在时空上的有序特征及其与台湾强震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分析讨论了2001年昆仑山8. 1级大震的重要意义,同时根据有序性分析对青藏块体北部地区未来7级强震趋势进行了预测。
    2023年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 一次逆冲为主的浅源强震
    杨彦明, 苏淑娟
    地震    2024, 44 (1): 167-17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3
    摘要37)      PDF(pc) (3804KB)(33)   
    基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波形数据, 在三维空间内利用波形拟合反演方法获得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最佳震源机制解, 结果表明: 节面Ⅰ走向305°, 倾角56°, 滑动角61°; 节面Ⅱ为走向169°, 倾角43°, 滑动角125°; 矩震级MW6.02。 最佳拟合的空间精细位置为102.377°E, 35.968°N, 深度9 km。 结果显示, 地震破裂沿NW方向扩展。 初步推断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为节面Ⅱ, 发震断层是拉脊山北缘断裂(积石山东缘断裂), 是一次逆冲为主, 兼少量走滑分量的浅源强震事件。
    区域地震记录揭示的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罗艳, 朱音杰, 高原
    地震    2024, 44 (1): 189-194.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16
    摘要30)      PDF(pc) (2612KB)(32)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反演方法, 利用区域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 反演了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积石山6.2级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 获得了积石山地震破裂滑动时空分布: 此次地震是逆冲兼少量走滑型地震, 破裂持续时间约为9 s, 主体能量在前6 s释放, 地震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向NW方向拓展, 计算得到的标量地震矩为1.39 × 1018 N·m, 相当于MW6.02, 破裂尺度约10 km左右, 最大同震滑动量为35 cm。
    辽宁地区时变重力场源变化特征分析
    贾晓东, 翟丽娜, 陈石
    地震    2021, 41 (1): 180-190.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1.014
    摘要262)      PDF(pc) (3093KB)(373)   
    地震重力分析通过研究时变重力场变化获取地球内部介质物性变化信息。 采用贝叶斯重力网平差方法对辽宁地区2011—2014年共计四年7期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进行处理, 对研究区重力观测网总体监测能力做出分析, 选用欧拉反褶积对研究区的重力变化场源深度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反演和解释。 通过反演计算发现, 在2013年灯塔MS5.1地震前沈阳—辽阳地区重力变化较大, 形成高梯度带, 反映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增强; 而欧拉反褶积计算反演地下介质场源深度在10~40 km, 与地震实际发生深度相符, 且集中在断裂带附近。 本研究可为研究辽宁地区深部孕震环境特征提供一定参考。
    2020年新疆于田MS6.4地震的地震迁移趋势
    张军龙, 母若愚
    地震    2021, 41 (2): 47-61.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2.004
    摘要199)      PDF(pc) (3404KB)(189)   
    根据大空间尺度上存在特殊的地震迁移并具有规律性的现象, 在回顾2020年于田MS6.4地震的震前异常和1900年以来于田地区“始发地震—迁移地震”序列的基础上, 分析了于田MS6.4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 讨论了于田地区 “始发地震—迁移地震”的时空分布及其趋势。 本文侧重于对近些年于田地区地震迁移现象(如迁移方向、 时间间隔)的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地震迁移可以作为该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之一, 并尝试应用于未来地震迁移趋势分析。 地震迁移现象的成因及动力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2022年四川泸定MS6.8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强地面运动模拟
    舒甜甜, 罗艳, 朱音杰
    地震    2024, 44 (1): 19-3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4.01.002
    摘要29)      PDF(pc) (6955KB)(31)   
    首先, 利用区域宽频带波形拟合, 反演了2022年泸定MS6.8地震序列主震和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 其次,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反演方法, 使用区域宽频带波形数据反演了此次泸定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并根据得到的震源破裂模型计算了峰值地面速度(PGV)分布。 结果显示, 此次地震矩心深度为6.0 km, 是一个典型的高角度左旋走滑地震。 震源破裂传播方向主要沿断层走向约165°向东南方向传播, 由深部震源起始破裂点向浅部扩展, 并破裂到地表, 地表破裂主要分布在磨西到猛虎岗一带, 长度约16 km。 震源破裂过程持续时间约20 s, 能量主要集中在前15 s内释放。 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07×1019 N·m, 约等于矩震级MW6.62。 地震主体破裂发生在3~6 s之间, 最大滑动量达到1.8 m, 位于震中东南方向深度约10 km处。 除此之外, 在震中西北方向深度11 km处和震中东南方向深度18 km处分别发生两个次级破裂, 滑动量大约在0.6~1.0 m。 主体破裂的破裂长度约20 km, 两个次级破裂的长度分别约为4 km和8 km。 使用该震源破裂模型计算得到了PGV分布, PGV分布以震中为中心沿断层走向两侧扩散, 其长轴与地震断层走向一致, 呈NW向, 极震区PGV为200~360 cm/s, 地震烈度区内受灾严重的村镇均位于极震区。
    道路震害遥感提取方法现状与应急应用展望
    李强, 张景发
    地震    2017, 37 (4): 80-92.  
    摘要266)      PDF(pc) (488KB)(447)   
    强地震发生后, 道路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 快速有效地提供灾区可通行道路的状况可为地震应急救援力量的部署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基于遥感图像的震害道路识别是遥感地震应急领域中的难点, 但对于地震应急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在总结分析地震前后道路影像特征的基础上, 系统地介绍了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 之后介绍了遥感震害道路评估工作流程, 重点阐述了遥感震害道路提取与评估方法, 然后综合分析了遥感道路提取在地震应急中的不足, 最后展望了未来遥感技术在震害道路提取与评估中的应用。
    探地雷达在探测隐伏活动断层中的应用
    李建军, 张军龙
    地震    2015, 35 (4): 83-89.  
    摘要130)      PDF(pc) (1685KB)(315)   
    以东昆仑断裂带东部采用探地雷达探测隐伏活动断层为例。 在浅覆盖区, 利用合理的采集参数和数据处理流程; 雷达剖面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出隐伏断层的形态特征和岩土分层; 结合沉积序列, 可以分析和评价断层的活动性。 实验证明, 探地雷达是一种有效探测浅覆盖区隐伏活动断层的方法。
    2019年四川长宁6.0级地震序列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地震构造环境研究
    宫悦, 王宇玺, 梁明剑, 龙锋, 赵敏
    地震    2020, 40 (4): 90-102.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0.04.007
    摘要217)      PDF(pc) (4852KB)(469)   
    地震序列类型能够直观地反映构造应力场环境、 地震构造及孕震环境介质的差异性。 主—余型地震多发生在相对均匀的介质环境, 而前—主—余型地震及震群型地震往往发生在复杂的构造环境。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的6.0级地震余震活动总体呈NW向分布, 其南东段的余震呈相对单一的NW向条带状, 而北西段的余震活动呈现丛集的特征。 两段的地震序列类型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南东段地震序列为主—余型, 序列衰减速度较快; 北西段地震序列为震群型, 序列初期衰减非常缓慢, 余震丰富。 此次6.0级地震序列发生在长宁—双河大背斜上, 该复式背斜主要由多个次级褶皱构造和不同走向的伴生断层组成, 结构复杂。 长宁6.0级地震序列的分段性特征表明, 该地震序列不是发生在单一的断裂构造上, 为多个构造级联破裂所导致的复合型地震序列。 此外, 序列北西段余震的深度逐渐变深, 可能预示着该区域受华蓥山断裂带活动的影响, 地震序列对华蓥山断裂带未来地震活动的影响应引起关注。
    利用重复地震研究广东阳江地区地壳介质变化
    叶秀薇, 闻则刚, 刘锦, 杨马陵, 胡秀敏
    地震    2008, 28 (4): 103-111.  
    摘要72)      PDF(pc) (1923KB)(273)   
    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广东阳江地区的重复地震进行位置归一处理, 提高走时精度以达到观测地壳介质变化的目的。 文中计算了阳江地区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ML≥2.0重复地震序列经射线追踪法校正后的P波走时差。 结果显示, 在2004年阳江4.9级地震前信宜台、 湛江台、 肇庆台的记录观察到该地区短期的地壳介质速度明显升高的现象。
    2021年第九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9-WTGTP)在西昌召开
    崔天宇, 李抒予, 王向鹏, 王绪本, 艾印双, 徐涛, 李惠民, 高原
    地震    2022, 42 (1): 197-199.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2.01.015
    摘要89)      PDF(pc) (305KB)(127)   
    中国大陆区域6级以上地震舒曼谐振异常特征分析
    欧阳新艳, 娄文宇, 申旭辉, 张学民
    地震    2015, 35 (1): 123-130.  
    摘要120)      PDF(pc) (1734KB)(296)   
    基于云南地区永胜台观测的地磁南北和东西分量, 详细介绍了舒曼谐振参数的提取方法以及应用于震例的分析方法。 采用4个洛仑兹函数叠加形式的最小二乘拟合得到谐振频率、 幅度和半宽, 并得到各谐振参数的小时均值。 在此基础上, 利用各谐振参数前15天滑动中值作为背景值, 采用四分位阈值分析地震期间出现的正负异常现象。 通过对2010年舒曼谐振仪器架设以来中国大陆8次6级以上地震舒曼谐振的正负异常的分析, 初步得到了舒曼谐振的异常特征。 地震期间谐振幅度增强是最常见的特征, 并偶尔伴随谐振频率和半宽的变化。 谐振幅度增强现象并不只局限于高阶谐振。 地震期间发现多个谐振参数在同一天出现异常变化。 本文得到的舒曼谐振异常特征与报导过的多次震例研究结果一致。 本文采用的方法可作为分析地震舒曼谐振异常的一种有效方法。
    2020年新疆于田MS6.4地震断层面快速测定及发震构造研究
    杨彦明, 黄世源, 戴勇, 王磊
    地震    2021, 41 (2): 29-46.   DOI: 10.12196/j.issn.1000-3274.2021.02.003
    摘要248)      PDF(pc) (4773KB)(204)   
    本文基于新疆、 西藏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波形数据, 利用gCAP反演方法和空间格点搜索算法获得2020年6月26日于田MS6.4地震矩心的空间位置为35.649°N, 82.339°E, 深度为5 km。 最佳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66°, 倾角59°, 滑动角-144°; 节面Ⅱ走向26°, 倾角38°, 滑动角-55°, 矩震级为MW6.21。 根据不同震源机制解结果, 获得中心震源机制解和标准差, 表明震源机制解较为稳定和可靠。 使用H-C方法进行地震发震断层的快速判断, 显示节面Ⅱ为发震断层面。 综合震源区地质构造特征、 余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最终推断此次地震断层面为节面Ⅱ, 阿尔金断裂西段是发震断层, 震源机制解显示以正滑为主, 是一次张性破裂地震事件, 属于阿尔金断裂西段强烈活动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