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兰州地震大队气象地震组.气象与地震[M].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76. 1-91. [2] 郭增建, 秦保燕, 李革平.未来灾害学[M].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2. 30-75. [3] 修济刚.地震漫话[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7. 87-90. [4] 《唐山地震前兆》编写组.唐山地震前兆[M].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77. 54. [5] 郭增建, 秦保燕, 李革平.未来灾害学[M].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2. 67. [6] 赵洪声, 张世杰, 胡辉, 等.天-气-地耦合与地震预报[M].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4. 111. [7] 谢毓寿, 蔡美彪.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 (第三卷, 上)[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184-185. [8] 郭增建, 秦保燕.灾害物理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143. [9] 蒋铭, 王晓青, 姜秀娥.中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的时间层次结构[A].国家地震局灾害防御司.中长期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文集[C].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2. 3-9. [10] 李院生, 卢焕章, 陈晓枫, 等.流体作用在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中的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 1997, 12(4): 138-143. [11] 汤懋苍, 高哓倩. 1980~ 1993年我国“地热涡”的若干统计特征—Ⅰ“地热涡”的时空分布[J].中国科学(B辑), 1995, 25(1): 1 186-1192. [12] 汤懋苍, 张建.季平均3.2m地温距平场在汛期预报中的应用[J].高原气象, 1994, 13(2): 178-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