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文采. 全球流体通道网[J].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45(5): 621-652. [2] 李清河. 天水地震区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活动背景[J]. 西北地震学报, 1991, 13(增刊): 2-6. [3] 李清河, 郭建康, 闵祥仪, 等. 天水地震区深部构造与地震关系初步探讨[J]. 西北地震学报, 1991, 13(增刊): 69. [4] 周明都, 李清河, 闵祥仪,等.天水地震区非纵资料解释[J].西北地震学报, 1991, 13(增刊): 44-47. [5] 刘耀炜, 施锦. 岩石圈为流体通道研究概数[J]. 国际地震动态, 2001, (2): 21-26. [6] 闵祥仪, 周明都. 灵台—阿木去乎剖面地壳速度结构[J]. 西北地震学报, 1991, 13(增刊): 29-36. [7] 李清河, 郭建康, 周明都, 等. 成县—西吉剖面地壳速度结构[J]. 西北地震学报, 1991, 13(增刊): 37-42. [8] 李清河, 郭守年, 吕德徽. 鄂尔多斯西缘与西南缘深部结构与构造[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9, 221-229, 221-229, 187-195. [9] 梁恕信, 孙彤彰, 韩友珍, 等. 天水地震区大地热流及岩石圈热结构[A].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南北地震带北段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综合解释(报告之九) [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0. [10] 顾芷鹃, 郭才华, 李彪,等.壳内低速高导体的的初步探讨[J].中国科学B辑, 1995, 25(1): 108-112. [11] 姜本鸿, 袁登维, 吴玉华. 壳内低速层与地震活动关系[J]. 地质科技情报, 1992, 11(4): 9-15. [12] Hyndman RD, Vanya n L L, Marquis G, et al. Theorigin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saline wateror graphite [A].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C].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 V, Amsterdam, 1993. 325-344. [13] 李玉锁, 修济刚, 李继泰, 等. 灿喷发和制与预报[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0.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