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绳祖. 强震危险区的多判据原理[A].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现代地壳运动研究(4) [C].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9. 16-22. [2] 王绳祖浅源强震的判据和发震概率[J]. 地震地质, 1990, 12(2): 131-140. [3] 王绳祖. 震源应力降、错动速度及突发失稳判据[J].地震地质, 1990, 12(3): 237-242. [4] 王绳祖. 北京地区潜在震源区发震概率的多判据构造物理方法预测[J]. 中国地震, 1990, 6(3):11-18. [5] 王绳祖. 青藏高原中部地区潜在震源发震概率的构造物理方法研究[J]. 地震地质, 1993, 150):1-12. [6] 王绳祖烈度的几何特征与震源参数的估计[J]. 地震地质, 1988, 10(1): 61-69. [7] 王绳祖. 亚洲大陆岩石圈多层构造模型和塑性流动网络[J].地质学报, 1993, 67(1): 1-18. [8] 玉绳祖. 大陆岩石圈的网络状流动、塑性波和地震活动[A].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C].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5. 2 0-27. [9] 王绳祖,李建国,张宗淳.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的实验研究(I)[J]. 地震地质, 2001, 23(3): 407-418. [10] 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概率[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6. 64-109. [11] 鄙家全,时振梁,汪素云,等.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区域特征[J]. 地震学报, 1979, 1(1):9-24. [12] 汪素云. 中国东部大陆的地震构造应力场[J].地震学报, 1985, 3(3): 10-19. [13] 应绍奋中国大陆垂直向现代地壳运动基本特征[JJ.应绍奋中国大陆垂直向现代地壳运动基本特征[J]. 中国地震, 1988, 4(4): 6-12. [14] 张祖胜应用大地形变带测量资料估计我国大陆地区近几十年的地震趋势[A]张祖胜应用大地形变带测量资料估计我国大陆地区近几十年的地震趋势[A]. 国家地震局. 中国地震大形势预报研究[C].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0. 12-19. [15] 邓志辉,王绳祖,黄秀铭,等. 强震预测的构造物理概率模型及近期强震危险区预测[A].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0 年度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C].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9. 5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