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梅世蓉, 宋志平, 薛艳. 中国巨大地震前地震活动环形分布图像与规律[J]. 地震学报, 1996, 18(4): 413-419. [2] 宋治平, 梅世蓉, 尹祥础. 强大地震前地震活动增强区及其力学研究[J]. 地震学报, 1999, 21(3): 271-277. [3] 宋治平, 薛艳, 梅世蓉, 等.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特征[J]. 地震, 2002, 23(1): 15-22. [4] 梅世蓉, 薛艳.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特征[A]. 中国地震局. 纪念南京基准台建台70周年论文集[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35-40. [5]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1911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5. [6]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年—1990年 MS≥4.7)[M]. 北京: 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9. [7] Van der Woerd J, Ryerson F J, Tappomnier-P, et al. Uniform slip-rate along the Kuulun Fault: Implications for seismic behaviour and large-scale tectonic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0, 27(16): 23-53. [8] 张培震, 王琪, 马宗晋. 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特征与GPS速度场[J]. 地学前缘, 2002, 9(2): 442-450. [9] 张培震, 徐锡伟, 闻学泽, 等.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带的滑动速率、 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4): 1066-1073. [10] 薛艳, 韩丹. 川滇藏缅地区巨大地震危险性分析[A].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2004年度地震趋势报告[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4. 282-287. [11] 李志雄, 高旭. 地震非均匀度的研究厦在强震中期预报中的应用[J]. 地震, 1994, 14(6): 11-17. [12] 陆远忠, 宋俊高, 戴维东. 一个判定震群的指标[J]. 地震学报, 1984, 6(增刊): 495-509. [13] 刘正荣. 根据地震频度率减预报地震的工作细则[J]. 地震, 1984, 4(1): 105-115. [14] 王炜, 杨德志. 利用Weibull分布研究华北地区前兆震群的特征[J]. 中国地震, 1987, 3(4): 13-21. [15] 宋俊高, 陆远忠, 施玉芳. 震群用于地震预报的实用程式研究[A].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编, 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研究文集地震学专集[C]. 北京: 学术书刊出版社, 1989. 204-228. [16] 刘蒲雄, 郑大林, 车时, 等.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及其思考[J]. 地震学报, 2003, 25(4): 205-210. [17] 胡先明.紫坪铺水库蓄水前天然地震活动[J]. 四川地震, 2007, 19(2): 16-21. [18] 梅世蓉. 新形势下地震预报战略问题的探讨[A].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预报探索[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8.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