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儒述. 三峡水库与诱发地震[J]. 国际地震动态, 2007, (3): 12-21. [2] 湖产省地质局. 湖北省地质图(1/20万)[M]. 武汉: 1965. [3] 胡海涛, 李鄂荣. 三峡区域地质概述[A].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论文集(三峡专集)[C].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59. 5-18. [4]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长江三峡坝区区域构造背景及新构造运动发展趋势[M].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 1965. [5] 李坪, 李愿军, 杨美娥. 长江三峡库区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05, 7(6): 14-20. [6] 卢耀如, 陈连禹, 于珉. 南津关坝区喀斯特化地层的渗透性[A].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论文集(三峡专集)[C].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59. 156-168. [7] 汪成民, 车用太, 万迪昆, 等. 地下水微动态研究[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 238-240. [8] 黄辅琼, 迟恭财, 徐桂明, 等. 大陆地下流体对台湾南投7.6级地震的响应研究[J]. 地震, 2000, 20(增刊): 119-125. [9] 付虹, 刘丽芳, 王世芹, 等. 地方震及近震地下水同震震后效应用研究[J]. 地震, 2002, 22(4): 55-66. [10] 杨竹转, 邓志辉, 赵云旭, 等. 云南思茅大寨井水位同震阶变的初步研究[J]. 地震学报, 2005, 27(5): 569-574. [11] 刘耀炜, 杨选辉, 刘永铭, 等. 地下流体对苏门答腊8.7级地震的响应特征[A].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8.7级大震及其对中国大陆区的影响[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5. 131-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