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荣军, 马声浩, 蔡长星.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 中国地震, 1996, 12(3): 250-260. [2] 彭华, 马秀敏, 白嘉启, 等. 甘孜玉树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J]. 地质力学学报, 2006, 12(3): 295-304. [3] 张军龙, 陈长云, 胡朝忠, 等. 玉树MS7.1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同震位移分布[J]. 地震, 2010, 30(3): 1-11. [4] 闻学泽, 黄圣睦, 江在雄.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新构造特征及地震危险性估计[J]. 地震地质, 1985, 7(3): 23-32. [5] 闻学泽, 徐锡伟, 郑荣章, 等. 甘孜—玉树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与近代大地震破裂[J]. 中国科学(D辑), 2003, 33(增刊): 199-207. [6] 周荣军, 闻学泽, 蔡长星, 等. 甘改—玉树断裂带的近代地震与未来地震趋势估计[J]. 地震地质, 1997, 19(2): 115-124. [7] 冉勇康. 甘孜—玉树断裂及历史大地震活动情简况. 2010, http://www.eq-igl.ac.cn/html/8a834a81158a15aa01158a1bbbd40003/_content/10_04/15/1271320225259.html [8] 陈正位, 杨攀新, 李智敏, 等. 玉树MS7.1级地震断裂特征与地震地表破裂带[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3): 628-631. [9] 殷跃平, 张永双, 马寅生, 等. 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地质灾害主要特征[J].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3): 289-296. [10] 张永双, 马寅生, 胡道功, 等. 玉树地震地表破裂调查与灾后重建避让选址研究[J]. 地质学报, 2010, 84(5): 593-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