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海兵, 孙知明, 潘家伟, 等. 2014年于田MS7.3地震野外调查-特殊的地表破裂带[J]. 地球学报, 2014, 35(3): 391-394. [2] 任俊杰, 王信国, 程佳. 2014年于田7.3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动力学背景的初步分析[J]. 震灾防御技术, 2014, 9(1): 74-82. [3] 程佳, 杨文, 刘杰, 等. 2014 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序列及其构造背景研究[J]. 地震学报, 2014, 36(3): 350-361. [4] 邓起东, 高翔, 陈桂华, 等. 青藏高原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与巴颜喀喇断块的最新活动[J]. 地学前缘, 2010, 17(5): 163-178. [5] 付碧宏, 张松林, 谢小平. 阿尔金断裂系西段-康西瓦断裂的晚第四纪构造地貌特征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06, 26(2): 228-235. [6] 李海兵, 杨经绥, 许志琴. 阿尔金断裂带对青藏高原北部生长、 隆升的制约[J]. 地学前缘, 2006, 13(4): 59-79. [7] 蒋海昆, 苗青壮, 董祥等, 等. 中国大陆7级强震前中小地震应变释放特征[J]. 地震, 2009, 29(3): 1-11. [8] 闻学泽, 杜方, 张培震, 等. 巴颜喀拉块体北和东边界大地震序列的关联性与2008 年汶川地震[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706-716. [9] 任金卫, 王敏. GPS观测的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壳变形[J]. 第四纪研究, 2005, 25(1): 34-44. [10] 苏有锦, 李永莉, 李忠华, 等. 川滇地区区域地震目录完整性最小震级分析[J]. 地震研究, 2003, 26(增刊): 10-16. [11] 申重阳, 邢乐林, 谈洪波, 等. 2010玉树MS7.1地震前后青藏高原东缘绝对重力变化[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 27(6): 2348-2357. [12] Tapponnier P, Xu Z Q, Roer F, et al. Oblique stepwise rise and growth of the Tibet Plateau[J]. Science, 2012, 294: 1671-1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