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朝明, 朱方保, 余华扬, 等. 地下水逸出气动态特征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J]. 地震, 2000, 20(1): 97-102. [2] 张肇诚, 罗格兰, 李海华, 等. 中国震例(1966~1975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 19-40,155-177, 189-210. [3] 张肇诚, 罗格兰, 李海华, 等. 中国震例(1976~1980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29-132. [4] 张肇诚, 郑大林, 徐京华, 等. 中国震例(1986~1988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9. 316-343. [5] 张肇诚, 郑大林, 徐京华, 等. 中国震例(1989~1991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0. 210-255. [6] 陈棋福, 郑大林, 车时, 等. 中国震例(1992~1994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385-390. [7] 陈棋福, 郑大林, 刘桂萍, 等. 中国震例(1995~1996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97-145, 280-320. [8]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第一研究室. 中国地震前兆图集[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4. 16-24, 26-40, 45-75, 139-146, 148-172. [9] 朱凤鸣, 吴戈. 一九七五年海城地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2. 42-53, 82-108. [10] 商宏宽. 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6. [11] 刘耀炜, 张元生. 共和7.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的动态演化特征[J]. 西北地震学报, 1998, 20(1): 59-64. [12] 王长岭, 张慧, 张佩山. 1990年共和7.0级地震水化学前兆场特征[J]. 西北地震学报, 1999, 21(1): 59-64. [13] 邵永新, 李君英, 李一兵, 等. 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异常演化特征[J]. 西北地震学报, 2000, 22(3): 225-250. [14] 李宣瑚. 水氡异常的扩散收缩现象[J]. 地震, 1981, 11(5): 19-25. [15] 刘耀炜, 施锦. 强震地下流体前兆信息特征[J]. 地震学报, 2000, 22(1):102-107. [16] 张炜, 王吉易, 鄂秀满, 等. 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原理与方法[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 205-210, 281-285. [17] 钱家栋, 曹爱民.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地电阻率和地下水前兆综合物理机制研究[J]. 地震, 1998, 18(增刊): 1-9. [18] 黄辅琼, 迟恭财, 徐桂明, 等. 大陆地下流体对台湾南投7.6级地震的响应研究[J]. 地震, 2000, 20(增刊): 119-125. [19] 朱培耀, 杨继登. 丽江7级地震震区的汞量异常分析[J]. 地震研究, 1999, 22(2): 153-158. [20] 梅世容, 冯德益, 张国明, 等. 中国地震预报概论[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3. 241-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