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傅承义. 关于地震发生的几点认识[J].地震战线,1971,(8):35-36. [2] 郭增建,秦保燕,徐文耀,等.震源孕育模式的初步讨论[J].地球物理学报,1973,16(1):43-48. [3] 牛志仁,苏刚.震源孕育的追赶模式[J].地球物理学报,1976,19(3):177-195. [4] 牛志仁. 构造地屡的前兆理论——震源孕育的膨胀蠕动模式[J].地球物理学报1978,21(3):89-100. [5] 国家地震局成都地震大队.四川炉霍7.9级地震震源应力场初步分析[J].地震战线,1974,(2):34-37. [6] 罗灼礼. 震源应力场、形变场和倾斜场[J].地震学报,1980,2(2):169-185. [7] 冯德益. 震源外围应力场及地震前兆现象的初步理论分析[J].地震科学研究,1982,(1):1-12. [8] 陈颙,耿乃光,姚孝新.不完整岩石样品断裂与磨擦滑动[J].地球物理学报,1978,22(2):195-200. [9] 陈颙,姚孝新,耿乃光.应力途径——岩石的密度和体积膨胀[J].中国科学,1979,(11):1093-1100. [10] 梅世蓉. 从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的规则性——论危险区划分的一个途径[J].地震战线,1970,(专辑):1-10. [11] 郭增建,秦保燕.大震前预位移的讨论[J].西北地震学报,1979,1(2):34-40. [12] 马宗晋. 华北地壳多(应力集中)点应力场与地震[J].地震地质,1980,(2):9-18. [13] 马宗晋,高旭,丁鉴海,等.渐进式地震预报及其三个理论问题的讨论[J].地震科学研究,1981,(1):1-7. [14] 许绍燮,沈佩文.北京周围地区地震的分布特点与地壳屈曲[J].地震学报,1980,2(2);153-168. [15] 汪成民,张洪波,赵曙,等.地震前地下水位的短、临前兆[J].西北地震学报,1980,(增刊):39-42. [16] 朱令人. 对短临突发性异常的-些看法[J].西北地震学报,1980. (增刊):11-13. [17] 朱令人,能量预释放——试论短临突发性前兆的物理本质[J].地震,1981,(5);44-46. [18] 马宗晋,傅征祥,张郢珍,等.1966~1976中国九大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 [19] 李海华,南北地震带北段地震活动的有序性和层次性[J].地球物理学报,1987,30(6):602-609. [20] 梅世蓉. 1976年唐山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 [21] 李海华,张文孝,张勇利,等.门源6.4级地震前小地震活动分维结构[J].西北地震学报,1987,(4):15-20. [22] 朱传镇. 地震活动的分维特征及对地震预报的意义[A].国家地震局.八十年代中国地球物理进展[C].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23] 陈颙. 分形与分维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8. [24] 高旭,邱竞男,姜秀娥,等.我国地震前兆特征的统计分析与研究[J].地震,1984,4(5);1-10. [25] 张肇诚,高旭,李献智,等.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兆的基本特征[J].地震,1985,5(4):1-12. [26] 张肇诚. 地震前兆的类型及其应用研究[J].地震,1987,7(2):1-7. [27] 方樟顺. 《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十四年》国家地震局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140-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