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丽,陈建民,陈棋福,等.大同-阳高地震群前后前兆场特征[A].张国民,马丽,高旭,等,大同-阳高地震研究[C].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69-175. [2] 郭增建,秦保燕,徐文耀,等.震源孕育模式的初步讨论[J].地球物理学报,1973,(1):43-4.8 [3] 李清森,金玉梅,苗志成,等.张北6.2级地震前后的异常气象[J].地震学报,198,20(6):622-627. [4] 陈运泰,顾浩鼎,卢造勋.1975年海城地震与唐山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J].地震学报,1980,2(1):21-31. [5] 张国民. 地球物理场变化[A].马宗晋,傅征祥,张郑珍,等.中国九大地震[C].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65-70. [6] 车用太,鱼金子,高维安.唐山地震前兆场形成与演化的坚固体膨胀—热物质涌落(DR)模式[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监测预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C].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10-23. [7] 陈大元,陈峰,贺国玉.岩石受压过程中“应力反复”对电阻率的影响[J].地震学报,1987,9(3):303-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