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祝意青, 梁伟锋. 中国大陆重力场变化及其引起的地球动力学特征[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7, 32(3): 246-249. [2] Hunt T M. Gravity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1968 Inangahua earthquake[J]. J Geol Geophys, 1970, 13(4): 1050-1051. [3] 申重阳, 李辉. 研究现今地壳运动和强震机理的一种方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22(1): 49-56. [4] Groten E. Methods and experiences of high precision gravimetry as a tool for crustal movement detection[J]. Geodynamics, 1995, (19): 141-157. [5] Valliant H D. The LaCoste and Romberg AirPSea Gravity Meter: An Overview[M]. CRC Handbook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t Sea , 2nd edition, 1991. [6] 李辉, 徐如刚, 申重阳, 等. 大华北地震动态重力监测网分形特征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5): 16-18. [7] 玄松柏, 刑乐林. 国内绝对重力实验观测比对[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8, 28(4): 72-74. [8] 李瑞浩, 黄建梁, 李辉, 等. 唐山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机制[J]. 地震学报, 1997, 19(4): 399-407. [9] 申重阳, 李辉. 丽江7.0级地震重力前兆模式研究[J]. 地震学报, 2003, 25(2): 163-171. [10] 祝意青, 徐云马. 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变化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10): 2538-2546. [11] 王辉, 曹建玲. 华北地区的背景地震活动及区域未来强震危险性[J]. 地震, 2011, 31(2): 11-23. [12] 张跃刚, 胡新康. 华北地区块体及其边界的相对运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25(1): 47-50. [13] 国家地震局制定. 地震重力测量规范[R].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7. 90-91. [14] 郝洪涛, 李辉. 基于重力差方法检测重力仪一次项系数变化[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1, 31(2): 87-90. [15] 卢红艳, 郑金涵. 利用实测资料确定LCR重力仪的线性格值和周期误差参数[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4, 25(4): 20-25. [16] 张树宝, 王绍丽. 强烈破坏性构造地震的成因及预报[J]. 河北地质, 2011, (1): 3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