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薄万举, 杨国华, 郭良迁, 等. 地壳形变与地震预测研究[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1. [2] 薄万举, 郭良迁. 地质构造与大地形变的综合研究[A]. 刘连柱. 减灾论坛[C]. 香港: 欧亚经济出版社, 2000. 13-22. [3] 薄万举, 章思亚, 刘广余, 等. 新疆乌什6.2级地震的中期预测[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 26(1): 26-30. [4] 薄万举, 刘广余, 郭良迁, 等. 印尼洋8.7级特大地震后川滇地区地震活动性趋势判定[J]. 地震研究, 2006, 29(1): 1-6. [5] 中国地震局. 中国大地形变测量成果表(1~11册)[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84. [6] 张祖胜. 利用大地形变测量资料估计我国大陆地区几十年的地震趋势[A].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中国地震大形势预测研究[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68-79. [7] 应绍奋, 沈永坚, 黄立人, 等. 中国大陆形变场特征及中长期地震危险期划分[A]. 国家地震局科技发展司. 中国大陆2005年前强震危险性预测研究[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7. 13-17. [8] Wanju Bo, Yanxing Li, Guohua Yang, et al. Crustal Deformation State Shown by Fault Measurement and GPS[J]. Journal of Seismology, 2000, 4(3): 259-266. [9] Bo Wanju, Guo Liangqian, Dong Guiying, et al. A Seismogenic Pattern Akin to “Dam Bursting”[J]. Journal Geological Sociaty of India. 2003, (61): 549-556. [10] 李延兴, 杨国华, 李智, 等.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状态[J]. 中国科学(D辑), 2003, 33(增刊): 65-80. [11] 江在森, 张希, 祝意青, 等.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区域构造变形背景[J]. 中国科学(D辑), 2003, 33 (增刊): 163-172. [12] 李延兴. GPS技术研究新进展[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