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aldhauser F, Ellsworth L W.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J]. California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0, 6(90): 1353-1368. [2] 朱艾斓, 徐锡伟, 刁桂苓, 等. 汶川MS8.0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地震构造初步分析[J]. 地震地质, 2008, 30(3): 759-767. [3] 黄媛, 吴建平, 张天中, 等. 汶川8.0 级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研究[J].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8, 38(10): 1-8. [4] 吕坚, 苏金蓉, 靳玉科, 等. 汶川8.0级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初探[J]. 地震地质, 2008, 30(4): 917-925. [5] 陈九辉, 刘启元, 李顺成, 等. 汶川MS8.0地震余震序列重新定位及其地震构造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390-397. [6] 王卫民, 赵连锋, 李娟, 等.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5): 1403-1410. [7] 徐锡伟, 闻学泽, 叶建青, 等.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J]. 地震地质, 2008, 30(3): 597-629. [8] 邓起东, 张培震, 冉勇康, 等.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J]. 科学通报(D 辑), 2002, 32(12): 1020-1030. [9] 唐荣昌, 韩渭宾. 四川活动断裂与地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3, 368. [10] 赵珠, 范军, 郑斯华, 等. 龙门山断裂带地壳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的精确修订[J]. 地震学报, 1997, 19(6): 615-622. [11] 华卫, 陈章立, 李志雄, 等. 汶川8.0级地震触发与余震活动间分布研究[J]. 地震, 2009, 29(1): 33-39. [12] 陈翰林, 赵翠萍, 修济钢, 等. 龙滩水库地震精定位及活动特征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8): 2035-2043. [13] 楼海, 王椿镛, 吕智勇, 等. 2008年汶川MS8.0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远震P波接收函数和布格重力异常的联合解释[J].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8, 38: 1027-1220. [14] 雷建设, 赵大鹏, 苏金蓉, 等. 龙门山断裂带地壳精细结构与汶川地震发震机理[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339-345. [15] 邓起东, 陈社发, 赵小麟.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J]. 地震地质, 1994, 16(4): 389-403. [16] 杨智娴, 于湘伟, 郑月军, 等. 中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的重新定位和三维地壳速度结构[J]. 地震学报, 2004, 26(1): 19-29. [17] 刘启元, 李昱, 陈九辉, 等. 汶川MS8.0地震: 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309-319. [18]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汶川8.0级地震科学研究报告[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9, 15-38. [19] 张培震, 徐锡伟, 闻学泽, 等.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 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4): 1066-1073. [20] 陈运泰, 许力生, 张勇, 等.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R]. 2008. http://www.csi.ac.cn/Sichuan/chenyuntai.pdf (in Chinese). [21] 胡幸平, 俞春泉, 陶开, 等. 利用P波初动资料求解汶川地震及其强余震震源机制解[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6): 1711-1718. [22] 郑勇, 马宏生, 吕坚, 等. 汶川地震强余震(M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J].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9, 39(4): 413-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