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四光. 地质力学概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2] 马宗晋, 陈章立, 傅征祥, 等. 亚欧地震系的地震构造特征[J]. 中国科学, 9: 883-890. [3] 杜品仁, 徐道一. 天文地震学引论[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9. [4] 高建国. 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触发地震的初步讨论[J]. 科学通报, 1981, 26(5): 293-296. [5] 陈翠仙. 20世纪中国8级大地震与日长关系的初析[J]. 云南天文台台刊, 1992, (4): 51-53. [6] 薄万举, 王广余. 地球自转、 断层形变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 26(2): 43-47. [7] 李启斌, 肖兴华, 李致森. 中国大陆强地震与地球自转角速度长期变化关系的初步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1973, (16): 71-80. [8] 虞志英, 罗时芳, 许世远, 等. 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与地震关系的初步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19(17): 44-50. [9] 张愈, 张慧雯. 地球自转不规则变化与苏皖及其附近地区中强地震的相关性[J]. 地震学刊, 20(3): 51-54. [10] 韩延本, 郭增建, 赵娟, 等.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与中国西部的大地震[J]. 国际地震动态, 294(6): 1-5. [11] Stoyko A. Rotationdelaterre phenomenes geophysiques et activite du soleil[J]. Bulletin Academic Royale Belique, 1969, 5(55): 279-285. [12] 安欧. 全球大震活动与地球自转速率的关系[J].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1): 56-67. [13] 周永宏, 郑大伟. 地球自转变化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关系的初步分析[J]. 上海天文台年刊, 1994, (15): 1-8. [14] Zharov V E. Connection of the Earth′s rotation with the atmosperic angular momentum and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s[J]. Astron Astrophys, Trans, 1996, (9): 317-327. [15] 郭恒祖.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西部和邻区的大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的关系[J]. 内陆地震, 1991, (3): 267-271. [16] 苏鸾声. 全球7级大震与我国地震活动的关系[J]. 地震研究, 18(2): 143-150. [17] 马利华, 韩延本, 尹志强. 全球强震的分布及其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J]. 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刊), 2007, 4(4): 406-411. [18] 季洪钦, 尤淑如. 地球自转不均匀性与全球中震、 深震能量的相关分析及其力学关系[J]. 天文学报, 1988, 29(4): 326-332. [19] 郑大伟, 周永宏. 地球自转变化与全球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J]. 地震学报, 1995, 17(1): 25-30. [20] 郑大伟. 地球自转与大气、 海洋活动[J]. 天文学进展, 6(4): 316-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