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地震局科研处. 唐山地震考察与研究[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1. [2] 国家地震局《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编辑组.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2. [3] 梅世蓉. 地震科学研究论文选集[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3. 122-390. [4] 邱群.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的发震背景及其活动性[J].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19(4): 96-112. [5] 杨理华, 陈国林, 王甫贵, 等. 唐山强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和发震构造探讨[A]. 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唐山地震考察和研究[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1. 56-73. [6] 张世良, 李建华, 陈上福. 根据陆地卫星象片对断裂构造与地震活动性的分析[A]. 国家地震局科研处, 唐山地震考察和研究[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1. 68-73. [7] 张之立, 李钦祖, 谷继成, 等. 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及其力学分析[J]. 地震学报, 1980, 2(2): 111-109. [8] 陈运泰, 黄立人, 林邦慧, 等. 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的1976年唐山地震的位错模式[J]. 地震物理学报, 1979, 22(3): 201-217. [9] 姚振兴, 王凯, 郑天愉. 理论地震图的应用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1990, 33(2): 76-80. [10] Shedlock K, Baranowski J, Xiao W, et al. The Tangshan aftershock sequence[J]. J Geophys Res, 1987, 92: 2791-2803. [11] 胡小幸, 林邦慧, 李大鹏. 1976年唐山地震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分析[J]. 地震学报, 1993, 15(增刊): 535-545. [12] 黄德瑜. 唐山大震前的地震空区和地震环[J]. 地震, 1981, 1(6): 3-13. [13] 唐山地震工作队. 唐山地震序列[A]. 国家地震局科研处. 唐山地震考察与研究[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1. 74-80. [14] 万永革, 沈正康, 刁桂苓, 等. 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确定大震断层面参数方法及其在唐山地震序列中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3): 793-804. [15] 李乐, 陈棋福, 刘瑞丰, 等. 唐山地震断裂带的小震活动分析和重复地震识别[A].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预报探索[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8. 232-239. [16] Butler R, Stewart G S, Kanamori H. The July 27, 1976 Tangshan, China earthquake: A complex sequence of intraplate events[J]. Bull Seism Soc Smer, 1979, 69: 207-220. [17] Nabelek J, Chen W P, Ye H.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North China basin[J]. J GeophysRes, 1987, 92: 12615-12628. [18] 林邦慧, 白武明, 陈祖安. 1976年唐山大震发生对华北构造块体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C]. 中国地震预报探索.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8. 421-429. [19] 河北省地震局. 唐山地震目录[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0. [20]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中国四级以上地震目录(1980—1987年)[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 [21] 顾功叙, 林庭煌, 时振梁, 等. 中国地震目录(公元1970—1979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3. [22] 汪素云, 吴戈, 时振梁, 等.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1912—1990)[M]. 北京: 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9. [23] 张肇诚, 罗芝格, 陈立德, 等. 中国震例(1976—1980)[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59-165. [24] 张诚, 曹新玲, 曲真信, 等.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M]. 北京: 学术书刊出版社, 1990. 126-300. [25] 周惠兰. 浅源走滑大震震源过程的某些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1985, 28(6): 579-587. [26] 陆远忠, 陈章立, 王碧泉, 等. 地震预报地震学方法[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5. 110-150. [27] Takeshi. Mukumo, takachi. Miyataka, Earthquake sequences on a frictional fault model with non-uniform and strengths and relaxation times[J]. Geophys J R Astr Soc, 1979, 59(3): 491-522. [28] Brady B T. Dynamics of fault-A physical basis for aftershocksequences[J]. Paghopy, 1976, 114: 727-739. [29] 郭增建, 秦保燕. 震源物理[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79. 35-150. [30] 严蔼芬, 强祖基, 蒋铭, 等. 唐山地区地球卫星数字图像处理与隐伏活动断裂[J]. 地震科学研究, 1982, (4): 1-7. [31] 马瑾, 张渤涛, 袁淑荣. 唐山地震与地震危险区[J]. 地震地质, 1980, 2(2): 310-316. [32] 刘蒲雄, 黄德瑜, 杨懋源, 等. 地震类型与震源机制[J].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26(3): 237-248. [33] 薛志照, 王俊国, 杨港生. 天津市宁河地区五级以上地震震源位置的修订及其意义[J]. 中国地震, 1986, 2(3): 60-68. [34] 丁国瑜. 我国地震活动与地壳现代破裂网络[J]. 地质学报, 1979, (1): 7-16. [35] 刘蒲雄. 华北成串强震整体孕育过程探讨[J]. 地震科学研究, 1983, (4): 30-37. [36] 刘蒲雄, 陈章立, 黄德瑜, 等. 华北强震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标志和鲁南地区强震危险性估计[J]. 中国地震, 1988, 4(3): 102-106. [37] 罗焕炎. 京津唐渤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地震关系的数字模拟[A]. 华北断块的形成与发展[C].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38] 刘蒲雄. 唐山大震前的地震空区和围空地震的机理[J]. 地震学报, 1984, 6(3): 264-270. [39] 韩竹军, 徐杰, 冉勇康, 等.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J]. 中国科学, 2003, 33(增刊): 108-117. [40] 刘蒲雄. 华北成组强震孕育过程及预测研究[J]. 地震, 2005, 25(3): 9-19. [41] 萨多夫斯基. 震源物理[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2. [42] SCHOLZ C H.(马胜利等译). 地震与断层力学[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6. [43] 苏有锦, 赵小艳. 全球8级地震序列特征研究[J]. 地震研究, 2008, 31(4): 309-316. [44] 河北省地震局. 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6. 30-49. [45] 吴开统, 李自强, 金学申, 等. 唐山大震及其前后的地震活动[J]. 地震地质, 1981, 3(1): 1-8. [46] 刘蒲雄.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及其思考[J]. 地震学报, 2005, 25(2): 205-210. [47] 罗灼礼. 解读1976年松藩—平武7.2级地震[A].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预报探索[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8. 286-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