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传友, 张培震, 张剑玺, 等.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活动表现与滑动速率[J]. 第四纪研究, 2007, 27(1): 54-63. [2] 雷中生, 袁道阳, 葛伟鹏, 等. 734年天水7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J]. 地震地质, 2007, 29(1): 51-62. [3] 袁道阳, 雷中生, 葛伟鹏, 等. 对143年甘谷西7级地震史料的新见解[J]. 西北地震学报, 2007, 29(1): 58-63. [4] 顾功叙. 中国地震目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5] 李西侯, 滕瑞增, 金瑶泉, 等. 漳县活动断裂带的古地震研究[J]. 西北地震学报, 1993, 15(1): 83-88. [6] 李传友. 青藏高原东北部几条主要断裂带的定量研究[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5. 100-113. [7] 滕瑞增, 金瑶泉, 李西侯, 等.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新活动特征[J]. 西北地震学报, 1994, 16(2): 85-90. [8] 曹娟娟, 刘百篪, 闻学泽.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的确定和地震危险性评价[J]. 地震研究, 2003, 26(4): 372-381. [9] 康来迅.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及近期发展趋势[J]. 内陆地震, 1989, 3(4): 314-322. [10] 康来迅.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断裂运动的基本特征及运动机理[J]. 中国地震, 1990, 6(3): 53-61. [11] 康来迅.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2): 67-75. [12] 康来迅, 张新基, 石雅镠.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震危险段的研究[J]. 华南地震, 1999, 19(1): 60-65. [13] 袁道阳, 张培震, 刘百篪, 等.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活动构造的几何图像与构造转换[J]. 地质学报, 2004, 78(2): 270-278. [14] 李传友, 张培震, 袁道阳, 等.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水平位移特征及其微地貌响应[J]. 地震地质, 2006, 28(3): 391-404. [15] 李传友, 张培震, 袁道阳, 等. 活动走滑断裂上断塞塘沉积特征及其构造含义以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断塞塘为例[J]. 地质学报, 2010, 84(1): 90-105. [16] 袁道阳, 杨明.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位移累积滑动亏损特征及其破裂分段性研究[J]. 地震研究, 1999, 22(4): 382-389. [17] 袁道阳.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时空演化[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3. 115-145. [18] 王志才, 张培震, 张广良, 等.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新生代构造活动兼论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形成过程的指示意义[J].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2006, 13(4): 119-135. [19] 邵延秀, 袁道阳, 王爱国, 等. 西秦岭北缘断裂破裂分段与地震危险性评估[J]. 地震地质, 2011, 33(1): 79-90. [20] 邓起东, 陈立春, 冉永康, 等. 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与应用[J].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2004, 11(4): 383-392. [21] 毛凤英, 张培震. 古地震研究的逐次限定方法与新疆北部主要断裂带的古地震研究[A].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断裂研究》编委会. 活动断裂研究: 理论与应用(4)[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5. 153-164. [22] 袁道阳, 张培震, 方小敏, 等. 青藏高原东北缘临夏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过程[J].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2007, 14(1): 243-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