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付碧宏, 时丕龙, 王萍, 等. 2008年汶川地震断层北川段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地震地质灾害效应[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485-495. [2] 王敏. 基于GPS同震位移场约束反演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破裂空间分布[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10): 2519-2526. [3]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项目组. GPS测定的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的同震位移场[J]. 中国科学, 2008, 38(10): 1195-1206. [4] 刘超, 许力生, 陈运泰.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快速矩张量解[J]. 地震学报, 2010, 32(3): 366-368. [5] 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J]. 地震学报, 2010, 32(3): 361-365. [6] 张军龙, 陈长云, 胡朝忠, 等. 玉树MS7.1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同震位移分布[J]. 地震, 2010, 30(3): 1-12. [7] 张永生, 马寅生, 胡道功, 等. 玉树地震地表破裂调查与灾后重建避让选址研究[J]. 地质学报, 2010, 84(5): 593-605. [8] 罗三明, 高艳龙, 郑智江, 等. 利用GNSS高程序列确定复测水准网参考基准的试验研究. 国际地震动态, 2012, (6): 183. [9] 罗三明, 杨国华, 董运洪, 等. 基于SB-DInSAR时间序列探测地震形变过程的研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1, 31(6): 15-19. [10] 杨 博、 张风霜、 韩月萍. 球面水平应变场无偏差计算与滤波[J]. 地震研究, 2011, 34(1): 59-66. [11] 杨国华, 杨博, 武艳强, 等. 应变计算与分析的若干问题及有关偏差的修正[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4): 59-63. [12] 杨博, 张风霜, 占伟, 等. 水平运动场滤波的尝试及其应变计算[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5): 106-112. [13] 杨国华, 江在森, 武艳强, 等. 中国大陆整体无净旋转基准及其应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29(4): 6-10. [14] 杨国华, 杨博, 占伟, 等. 玉树和汶川地震前后区域水平形变的空间分布[J]. 地震, 2012, 36(2): 40-51. [15] 杨国华, 杨博, 占伟, 等. GPS资料反映大震前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水平形变, 地震研究, 2012, 35(3): 295-302. [16] 杨国华, 韩月萍, 杨博, 等. 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场的演化特征及其机制讨论[J]. 地震研究, 2009, 32(3): 275-282. [17] 刘志广, 杨 博, 卢双印, 等. 青藏高原中南部近期地壳水平形变[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 33(3): 16-20. [18] 顾国华, 张晶.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GPS观测的时间序列结果[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22(2): 61-67. [19] 占伟, 孟宪刚, 刘志广. GMT绘制GPS速度场的应用[J].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3): 6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