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若平. 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早期断判[J]. 内陆地震, 1989, 3(2): 157-158. [2] 王华林, 周翠英.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序列类型的分区特征和震源环境讨论[J]. 地震, 1997, 17(1): 34-42. [3] 钟羽云, 张震峰, 张帆. 不同地震序列类型地震的特征性质研究[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5, 25(2): 205-209. [4] 蒋海昆, 李永莉, 曲延军, 等. 中国大陆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J]. 地震学报, 2006, 28(4): 389-398. [5] 宋美琴, 李斌. 山西及周边地区地震类型分区特征[J]. 地震学报, 2011, 33(5): 691-696. [6] 陈经泉, 李晓东. 西昆仑及交汇区地震序列类型特征分析[J]. 高原地震, 2012, 24(2): 73-75. [7] 刘东旺, 童远林, 夏瑞良. 安徽及邻区地震序列类型的判定及其分布特征[J]. 地震学刊, 1998, (4): 27-32. [8] 周翠英, 侯海峰, 华爱军, 等. 山东及其近海区地震序列类型地理分布特征[J].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3): 15-27. [9] 郭和, 张启明. 滇西地震序列类型的统计特征分析[J]. 地震研究, 2002, 25(3): 262-266. [10] 田建明, 徐徐, 谢华章, 等. 江苏及南黄海地区历史地震类型分布特征[J]. 地震学报, 2004, 26(4): 432-439. [11] 林松建, 赵志伟. 福建及邻区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分析[J]. 地震研究, 2011, 34(4): 447-452. [12]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 安徽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7. [13]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安徽省1∶50万系列地质图说明书[R]. 2005, 12. [14] 侯明金, 王永敏, Jacques MERCIER, 等. 郯庐断裂带(安徽部分)动力学演化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通报, 2003, 22(2): 105-112. [15] 姚大全, 朔知, 陈安国, 等. 安徽霍山戴家院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特征初探[J]. 地球物理进展, 2010, 2: 454-459. [16]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 http:∥www.csndmc.ac.cn/newweb/data.htm. [17] 安徽省地震局. 安徽防震减灾信息网: http:∥10.34.0.30/ny_content/dire.php. [18] 吴开统, 焦远碧, 吕培苓, 等. 地震序列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97-114. [19] 陆远忠, 宋俊高. 一个判断震情的指标震群的U值[J]. 地震学报, 1984, 6(增刊): 495-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