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达生, 刘汉兴. 地震烈度椭圆衰减关系[J].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3): 32-42. [2] 余国政. 四川地震震级与烈度区面积和震源深度的关系[J]. 四川地震, 1993, 37-42. [3] 汪素云, 俞言祥, 高阿甲, 等. 中国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J]. 中国地震, 2000, 16(2): 99- 106. [4] 李世成, 崔建文, 韩新民. 云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特征研究[J]. 中国地震, 2003, 19(3): 287-294. [5] 李英民, 蔡辉腾, 韩军, 等. 重庆及邻近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7, 27(1): 17-22. [6] 雷建成, 高孟潭, 俞言祥. 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J]. 地震学报, 2007, 29(5): 500-511. [7] 孙继浩, 帅向华. 川滇及其邻区中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适用性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 2011, 31(1): 11-18. [8] 孙继浩, 帅向华, 李智蓉. 中国西南地区强震烈度衰减模型的研究[J]. 地震, 2013, 33(3): 51-59. [9] 张肇成, 罗兰格, 李海华, 等. 中国震例(1966—1975)[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 [10] 张肇成, 罗兰格, 李海华, 等. 中国震例(1976—1980)[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11] 张肇成, 罗兰格, 李海华, 等. 中国震例(1981—1985)[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12] 张肇成, 郑大林, 徐京华, 等. 中国震例(1986—1988)[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9. [13] 张肇成, 郑大林, 徐京华, 等. 中国震例(1989—1991)[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0. [14] 陈棋福, 郑大林, 车时, 等. 中国震例(1992—1994)[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15] 陈棋福, 郑大林, 刘桂萍, 等. 中国震例(1995—1996)[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16] 陈棋福, 郑大林, 高荣胜, 等. 中国震例(1995—1996)[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3. [17] 陈棋福, 郑大林, 刘桂萍, 等. 中国震例(1997—1999)[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3. [18] 陈棋福, 郑大林, 车时, 等. 中国震例(2000—2002)[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8. [19] 中国地震局, 国家统计局.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1990—1995) [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6. [20]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1996—2000)[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1. [21] 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 2001—2005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0. [22]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1990年, MS≥4.7)[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9. [23] 楼宝棠. 中国古今地震灾情总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6. [24] 陈培善, 刘家森. 用位错模型研究震级与烈度的关系[J].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18(3): 183-185. [25] 国家地震局.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1990)说明书[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