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翊. 深源地震机理的新认识: 反向裂隙断层作用[J]. 地质科技情报, 1994, 13(4): 5-20.
[2] 傅维洲. 中国东北深震及其构造意义[J]. 长春地震学院学报, 1996, 26(3): 316-321.
[3] 段星北. 中国地震震源深度的地理分布[J]. 地震学报, 1997, 19(6): 590-599.
[4] 陈立军. 中国地震震源深度与强震活动状态研究[J]. 地震地质, 2000, 22(4): 360-370.
[5] 王周元, 何少林, 李勇, 等.中国中深源地震分布特征及其意义[J]. 西北地震学报, 2000, 22(3): 288-295.
[6] 刘雷, 杜建国, 易丽.亚稳态橄榄石相变与深源地震研究进展[J]. 地震, 2007, 27(3): 41-49.
[7] Wiens D A, Mcguire J J, Shore P J, et al. A deep earthquake aftershock sequ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rupture mechanism of deep earthquakes[J]. Nature, 1994, 372: 540-543.
[8] Stein S A, Rubie D C. Deep earthquakes in real slabs[J]. Science, 1999, 286: 909-910.
[9] Estabrook C H H. Seismic constraints on mechanisms of deep earthquake rupture[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4, 109(B2): B02306.
[10] Chen L, Ai Y. Discontinuity structure of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from receiver function migration[J].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9, 114: B06307.
[11] Suzuki M, Yagi Y. Depth dependence of rupture velocity in deep earthquakes[J]. Geophysical Research, 2010, 38(5): L05308.
[12] Chen Y J, Pei S. Tomographic structure of East Asia: II.sTagnant slab above 66 km discontinuity and its geodynamic implications[J]. Earthquake Science, 2010, 23(6): 613-626.
[13] 汤懋苍, 廖留峰, 郭维栋. 东北深震的孕震三步曲[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 26(6): 1931-1937.
[14] 赵素涛, 金振民, 干微. 中国东北深源地震机理[J]. 地学前缘, 2012, 19(5): 300-310.
[15] 干微, 金振民, 吴耀, 等. 深源地震机理的回顾: 现状与问题[J]. 地学前缘, 2012, 19(4): 15-29.
[16] 张晨, 张双喜, Carminat E, 等. 日本海沟俯冲带热结构与深源地震[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10): 3208-3217.
[17] 金蓥道. 我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再研究[J]. 地震, 1994, 5: 44-52.
[18] 刘冬英, 陈虹. 东北深震与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统计分析[J]. 东北地震研究, 2000, 16(1): 8-13.
[19] 孙文福, 焦明若, 李芳, 等. 2008年前东北地震大形势研究[J]. 华南地震, 2005, 25(3): 25-34.
[20] 孙文福, 李海林, 曹凤娟, 等. 东北地震大形势跟踪研究[J]. 东北地震研究, 2008, 24(3): 9-16.
[21] 于龙伟, 卢群. 2005. 年前东北地区地震趋势预测[J]. 东北地震研究, 1993, 9(1) : 1-13.
[22] 李海华. 东北深震活动的自序性及近期活动趋势的初步研究[J]. 东北地震研究, 1988, 4 (3): 29- 36.
[23] 傅征祥, 程燕. 中国大陆近代幕式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J]. 地震, 1986, 6(2): 28-35.
[24] 于龙伟. 东北中强震和强震的时空分布特征[J]. 东北地震研究, 1987, 3(1): 11-22.
[25] 赵文峰. 东北大陆未来十年地震危险形势的估计[J]. 东北地震研究, 1985, 1(1): 3-14.
[26] 孙文斌. 东北地区地震危险趋势分析[J]. 东北地震研究, 1995. 11(3) : 13-16.
[27] 张凤君. 东北地震区地震趋势的小波分析[J]. 地震研究, 2007, 30(2): 137-141.
[28] 高立新. 中国松辽盆地构造环境及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 地震, 2008, 28(4): 59-67.
[29] 马宏生, 邵志刚, 周龙泉, 等. 中国大陆7级地震活动状态分析[J]. 地震, 2008, 28(3): 8-13.
[30] 蒋长胜, 赵祎喆, 王行舟. 亚洲地区Benioff应变释放和强震活动的周期性特征研究[J]. 地震, 2010, 30(37): 72-80.
[31] 高立新. 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跃的动力背景及其时空特征分析[J]. 地震, 2011, 31(1): 41-51.
[32] 李宇彤, 蒋长胜. 东北地区地震活动Rydelek-Sacks周期性检验和震级-周期谱研究[J]. 地震学报, 2012, 34(1): 20-30.
[33] 张立敏, 唐晓明.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运动与中国东北深震带[J].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26(4): 331-340.
[34] 赵文峰. 东北深源和浅源地震同步活动的地球动力机制[J]. 西北地震学报, 1989, 11(1): 41-47.
[35] 马铭志, 刘轶男, 李雪梅, 等. 吉林深震的构造背景和区域地震能量的异常讨论[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 27(增刊): 11-16.
[36] 张凤鸣, 张亚江, 许晓艳, 等. 日本海西部—中国东北深震区俯冲运动对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的动力作用[J]. 东北地震研究, 2007, 23(1): 33-39.
[37] 孙文斌, 和跃时. 日本海板块俯冲与中国东北地震[J]. 防灾减灾学报, 2015, 31(4): 1-7.
[38] 张慧, 焦明若, 刘峡. 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中国东北深浅震影响机理的数值模拟[J]. 地震, 2012, 32(2): 135-144.
[39] 黄玮琼. 中国大陆地震资料完整性研究之二—分区地震资料基本完整的起始年分布图象[J]. 地震学报, 1994, 16(4): 423-432.
[40] 吴兆营, 薄景山, 刘志平, 等. 东北地震区b值和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的统计分析[J]. 东北地震研究, 2005, 21(3): 27-32.
[41] 吴戈, 马明志, 许东满, 等.东北大陆历史地震研究[M]. 成都: 地图出版社, 1994: 31-37.
[42] 时振梁, 张少泉, 张敏政, 等. 地震工作手册[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43] DeMets C, Gordon R G, Argus D F, et al. Effect of recentrevisions to the geomagnetic versal time scale on estimates of current plate motion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94, 21: 2191-2194.
[44] Hayes G P. Rapid sourc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2011 MW9.0 of the Pacfic coast to Tohoku earthquake[J]. Earth Planets Space, 2011, 63: 529-534.
[45] 江国明, 赵大鹏, 张贵宾. 日本列岛下太平洋俯冲板块的精细结构[J]. 地学前缘, 2008, 15(1): 222-231.
[46] 马宗晋, 杜品人, 高祥霖, 等. 东亚与全球地震分布分析[J]. 地学前缘, 2010, 17(5): 215-233.
[47] 丰成君, 张鹏, 孙炜锋, 等. 日本MW9.0级地震对中国华北—东北大陆主要活跃断裂带的影响及地震危险性初步探讨[J]. 地学前缘, 2013, 20(6): 123-140.
[48] 谭成轩, 胡秋韵, 张鹏, 等. 日本MWW9.0级大地震前后华北和东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作用调整过程与研究意义探讨[J]. 地学前缘, 2014, 21(3): 1-15.
[49] 李献智, 吕梅梅. 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深震带地震活跃与中国大陆地震的关系[J]. 地震地磁观测究, 1995, 16(2): 41-46.
[50] 宁杰远, 臧绍先. 日本海及中国东北地震的深度分布及其应力状态[J]. 地震地质, 1987, 9(2): 5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