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光, 刘国生, 宋传中, 等. 郯庐断裂带的脉动式伸展活动[J].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6(3): 396-404. [2] 程捷, 万天丰. 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的演化[J].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 15(3): 35-42. [3] 徐嘉炜, 马国锋. 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J]. 地质评论, 1992, 38(4): 316-324. [4] 周玉琦, 周荔青, 郭念发.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地质[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5] 王永春. 伊通地堑含油气系统与油气成藏[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6] 李碧乐, 孙丰月, 姚凤良. 中生代敦化-密山断裂大规模左旋平移及其对金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2, 26(4): 390-395. [7] 曾秋生. 郯庐断裂带新生代的活动及应力场特征[A].丁国瑜. 中国活动断裂[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2 .101-105. [8] 丁国瑜.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1. 302-310. [9] 陈洪洲, 任锦章, 徐亚勤. 依兰—伊通裂谷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J]. 东北地震研究, 1996, 12(1): 8-12. [10] 傅维洲, 贺日政. 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带地震构造特征[J]. 世界地质, 1999, 18(2): 95-100. [11] Natal'in B A, payfenov L M, Vrublevsky A A, et al. Main fault systems of the Soviet Far East[J]. Phil Trans R Sec lond. 1986, 317 : 267-275. [12] Worrall D M, Kruglyak V, Kunst F. Tertiary tectonics of the sea of Okhotsk, Russia: Far-field effects of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J]. TECTONICS, 1996, 15(4): 813-826. [13] 李献甫, 陈全茂, 张学海. 伊通地堑—走滑断陷盆地的构造特征及演化[J].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24(1): 19-30. [14] 郭德明. 依兰—萝北地区地震危险区地震活动跟踪研究[J]. 东北地震研究, 2004, 20(3): 8-16. [15] 童亨茂. 伊通地堑边界断裂的性质与演化[J]. 地质力学学报, 2002, 8 (1) : 3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