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文峰, 闫计明, 刘素珍, 曹志勇. 山西及邻区加卸载响应比时空特征及其预测效能分析[J]. 地震, 2022, 42(2): 100-110. |
[2] |
倪晓寅, 黄颂, 姜楚峰. 2019年长宁6.0级与夏河5.7级地震前的地磁日变化异常[J]. 地震, 2021, 41(3): 202-218. |
[3] |
杨锦玲, 陈石, 李红蕾, 张贝, 阮明明. 华南地区时变重力场建模实验和异常分析[J]. 地震, 2021, 41(1): 141-152. |
[4] |
张琰, 吴忠良, 李佳威. 地震预测预报研究议程的演变: 文献计量分析的启示[J]. 地震, 2019, 39(2): 159-173. |
[5] |
邵志刚, 王芃.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启示思考[J]. 地震, 2018, 38(2): 1-10. |
[6] |
尹祥础, 刘月, 张浪平, 李文军, 袁帅, 张小涛. “泛西南”地区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及大震活动预测与追踪[J]. 地震, 2017, 37(4): 37-49. |
[7] |
邵志刚, 王芃, 李海艳. 2011年日本MW9.0地震相关研究综述[J]. 地震, 2016, 36(4): 1-21. |
[8] |
刘建明, 刘月, 唐兰兰, 李志海, 温少妍, 张琳琳, 罗矩. 加卸载响应比孕震积分在新疆地震预测中的综合应用研究[J]. 地震, 2014, 34(2): 89-97. |
[9] |
李伟, 龚耀, 赵文舟, 陈军.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上海及其邻区地震研究中的应用[J]. 地震, 2014, 34(1): 125-133. |
[10] |
缪鹏, 王行舟, 李玲利, 翟洪涛, 洪德全, 王俊. 郯庐断裂带南段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特征分析[J]. 地震, 2014, 34(1): 118-124. |
[11] |
顾国华. 地壳形变与地震前兆探索回顾和展望[J]. 地震, 2012, 32(2): 22-30. |
[12] |
张浪平, 邵志刚, 晏锐. 藏东南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J]. 地震, 2011, 31(3): 9-18. |
[13] |
敖雪明, 龙海英, 王桂岭. 新疆天山近7级地震前震群活动的时空分布演化特征[J]. 地震, 2010, 30(4): 124-132. |
[14] |
张浪平, 李志雄, 邵志刚, 尹祥础.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趋势研究[J]. 地震, 2010, 30(3): 53-63. |
[15] |
吴芳, 王卫东, 张永志, 赵云峰. 基于小波分析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中国大陆地震震级预测研究[J]. 地震, 2010, 30(2): 5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