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现, 赵翠萍, 吴微微, 杨晶琼. 川滇地区中小地震应力降特征及趋势分析[J]. 地震, 2024, 44(4): 1-13. |
[2] |
王力维, 王辉, 曹建玲, 姚琪. 基于速率—状态摩擦准则的库仑应力转移模型的地震活动研究以川滇地区为例[J]. 地震, 2024, 44(4): 26-44. |
[3] |
刘洁, 翟宏光, 张国强, 朱琳, 邱玉荣. 陕西凤翔井水位和区域应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J]. 地震, 2024, 44(3): 124-137. |
[4] |
芮雪莲, 杨耀, 龙锋, 赵敏, 官致君. 四川乡城然乌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分析[J]. 地震, 2024, 44(3): 173-195. |
[5] |
鲁明贵, 谷洪彪, 杨耀, 芮雪莲, 许多湛, 马艺宁, 张文旭, 迟宝明. 雅安地区监测井水位预测效能对比研究[J]. 地震, 2024, 44(3): 215-231. |
[6] |
张熔鑫, 邢会林, 舒涛, 刘骏标, 郭志伟, 王建超, 谭玉阳.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断层系统的三维计算网格模型[J]. 地震, 2023, 43(3): 18-33. |
[7] |
陈翰林, 刘瑞丰, 王勤彩. 锦屏一级水库蓄水前后地震活动、 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研究[J]. 地震, 2023, 43(3): 120-137. |
[8] |
王辉, 曹建玲, 田勤俭. 新疆于田地区地震活动与强震间的应力转移[J]. 地震, 2021, 41(2): 14-28. |
[9] |
李红蕾, 韩建成, 陈石, 侍文, 张贝. 基于等效源的重力异常空间导数计算方法及其在川滇地区的应用[J]. 地震, 2021, 41(1): 129-140. |
[10] |
徐伟民, 陈石, 阮明明, 杨锦玲, 韩建成, 李红蕾, 卢红艳. 川滇地区陆地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评估[J]. 地震, 2021, 41(1): 191-204. |
[11] |
郑秋月, 王青华, 刘东, 黄江培, 陈石. 基于时变重力数据的川滇地区场源模型反演和解释[J]. 地震, 2021, 41(1): 205-218. |
[12] |
赵策, 左可桢, 赵翠萍.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J]. 地震, 2020, 40(3): 28-40. |
[13] |
马禾青, 杨明芝, 罗国富. 地震活动频次场研究[J]. 地震, 2020, 40(3): 99-111. |
[14] |
万森林, 张军龙, 刘明军, 贺为民, 李海龙, 郭长宝, 李智敏. 岷山断块的发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分析[J]. 地震, 2020, 40(2): 49-70. |
[15] |
庞亚瑾, 程惠红, 董培育, 石耀霖. 天山北部强震活动对区域应力扰动的分析以2012年伊犁M6.6地震和2017年精河M6.6地震为例[J]. 地震, 2019, 39(3): 127-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