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祖胜, 杨国华, 薄万举, 等. 地壳垂直形变速率梯度、 断层形变速率变化与强震危险区研究[J]. 中国地震, 1996, 12(4): 347-357. [2] 江在森, 刘经南. 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建立地壳运动速度场与应变场的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5): 1109-1117. [3] 祝意青, 梁伟锋, 湛飞并, 等. 中国大陆重力场动态变化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3): 804-813. [4] 张希, 唐红涛, 李瑞莎, 等. 芦山地震前断层形变的中短期异常及同震影响[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 34(2): 1-5. [5] 杨国华, 江在森, 武艳强, 等. 中国大陆整体无旋转基准及其应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25(4): 6-10. [6] 江在森, 杨国华, 方颖, 等. 利用GPS观测结果研究地壳运动分布动态及其与强震关系[J]. 国际地震动态, 2007, 343: 32-42. [7] 江在森, 杨国华, 王敏, 等.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与强震关系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 26(3): 1-9. [8] 武艳强, 江在森, 杨国华. 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在提取GPS时间序列信息中的应用[J]. 国际地震动态, 2007, 343(7): 99-103. [9] 李延兴, 李智, 张静华, 等.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水平应变场[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2): 222-231. [10] 江在森, 方颖, 武艳强, 等. 汶川8. 0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与变形动态过程[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505-518. [11] 杨博, 周伟, 陈阜超, 等. 断裂区带变形分析方法及应用[J]. 西北地震学报, 2009, 32(3): 215-221. [12] McCaffrey R. Crustal block rotations and plate coupling, in Plate Boundary Zones[J]. Geodynamics Series, 2002, 30: 101-122. [13] 江在森, 杨国华,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部分专家.大地形变在2006—2020年中国大陆强震危险区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2006—2020年中国大陆地震危险区与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7, 97-140. [14] Herring T A, King R W, McClusky S C. GAMIT Reference Manual, Release 10.4. 2010a,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ttp:∥www-gpsg.mit.edu/~simon/gtgk/index.htm. [15] Herring T A, King R W, McClusky S C. GLOBK Reference Manual, Release 10.4. 2010b,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ttp:∥www-gpsg.mit.edu/~simon/gtgk/index.htm. [16] Dong D, Hering T A, King R W. Estimating regional deformation from a combination of space and terrestrial geodetic data[J]. J. Geophys. Res., 1998, 72(4): 200-214. [17] 祝意青, 闻学泽, 孙和平, 等. 2013年四川芦山MS7.0地震前的重力变化[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b, 56(6): 1887-1894. [18] 李冲, 李建成, 黄瑞金, 等. 青藏高原东部地壳物质流变模型及汶川地震机理探讨[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5, 40(6): 810-816. [19] 张家声, 李燕, 韩竹均. 青藏高原向东挤出的变形响应及南北地震带构造形成[J]. 地学前缘, 2003, 10(增刊): 76-84. [20] 张培震, 邓起东, 张国民, 等.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中国科学(D辑), 2003, 33(增刊): 13-20. [21] 赵静, 江在森, 牛安福. 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断层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动态特征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5, 58(3): 872-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