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培震、 闻学泽、 徐锡伟, 等.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J]. 科学通报, 2009, 54(7): 944-953. [2] 徐锡伟, 陈桂华, 于贵华, 等. 5·12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基本参数的再论证及其构造内涵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10): 2321-2336. [3] 徐锡伟, 闻学泽, 叶建青, 等.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J]. 地震地质, 2008, 30(3): 597-629. [4] 陈运泰, 许力生, 张勇, 等. 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 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9. [5] 张勇, 冯万鹏, 许力生, 等.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J]. 中国科学D辑, 2008, 38(10): 1186-1194. [6] 赵翠萍, 陈章立, 周连庆, 等. 汶川MW8.0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 分段特征[J]. 科学通报, 2009, 54(22): 3475-3482. [7] 王卫民, 赵连锋, 李娟, 等.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5): 1403-1410. [8] Shen Z K, Sun J B, Zhang P Z et al. Slip maxima at fault junctions and rupturing of barriers duri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J]. Nature Geosci., 2009, 2(10): 718-724. [9] Xu C J, Liu Y, Wang Y M, et al. Coseismic slip distribution of the 2008 MW7.9 Wenchuan earthquake from joint inversion of GPS and InSAR data[J]. Bull. Seismol. Soc. Am., 2010, 100(5B): 2736-2749. [10] 张国伟, 郭安林, 王岳军, 等.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J]. 中国科学D辑, 2013, 43(10): 1553-1582. [11] 张培震, 徐锡伟, 闻学泽.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 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4): 1066-1073. [12] 唐荣昌, 韩渭滨. 四川活动断裂与地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3. [13] 闻学泽. 活动断裂地震潜势的定量评估[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5. [14] 张培震, 邓起东, 张国民, 等.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中国科学(D 辑), 2003, 33(增刊): 12-20. [15] 张国民, 马宏生, 王辉, 等.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与强震活动[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3): 138-146. [16] 闻学泽, 杜方, 张培震, 等. 巴颜喀拉块体北和东边界大地震序列的关联性与2008年汶川地震[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3): 706-716. [17] 张国民, 耿鲁明, 石耀霖. 中国大陆强震轮回活动的计算机模型研究[J]. 中国地震, 1993, 9(1): 20-32. [18] 闻学泽, 张培震, 杜方, 等.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的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背景[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444-454. [19] Headquarters for earthquake research promotion. National seismic hazard for Japan[M]. 2005. [20] 陈章立, 赵翠萍, 王勤彩, 等. 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背景与过程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455-463. [21] 梅世蓉. 从华北地震活动的规则性地震危险区划分的一个途径[A]. 学术讨论专集[C]. 地震战线, 1970, 1-11. [22] 易桂喜, 闻学泽, 王思维, 等. 由地震活动参数分析龙门山—岷山断裂的现今活动习性与地震危险性[J]. 中国地震, 2006, 22(2): 117-125. [23] 易桂喜, 闻学泽, 辛华, 等. 2008年汶川MS8.0地震震前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地震视应力分布[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6): 1490-1500. [24] 刘雁冰, 裴顺平, 汶川地震前后b值的时空变化及构造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60(6): 2104-2112. [25] 杜方, 闻学泽, 张培震, 等.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震间形变[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11): 2729-2738. [26] 江在森, 方颖, 武艳强, 等. 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与变形动态过程[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505-518. [27] 张郢珍, 张立人, 粟生平, 等. 中国大陆垂直形变速率梯度与强震危险区[J]. 地震地质, 1992, 14(3): 237-244. [28] 赵静, 江在森, 武艳强, 等, 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9): 2963-2972. [29] 祝意青, 梁伟峰, 徐云马. 重力资料对2008年汶川MS8.0地震的中期预测[J]. 国际地震动态, 2008, (7): 36-39. [30] 傅容珊, 万柯松, 崇加军, 等. 地震前兆还是其他因素?与“汶川大地震宽带地震仪短临异常及成因初探”作者商榷[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584-589. [31] 朱航, 邓建平, 阳光. 关于汶川8.0级地震前两项异常真伪的探讨[J]. 四川地震, 2010a, (1): 13-17. [32] 朱航, 苏琴, 杨涛, 等. 耿达短水准观测资料在汶川MS8.0地震前后异常的辩别[J]. 地震学报, 2010b, 32(6): 649-658. [33] 刘琦, 闫伟, 李智蓉, 等. 南北地震带定点形变前兆异常指标初建[J]. 地震, 2016, 36(4): 76-88. [34] 张学民, 李美, 关华平. 汶川8.0级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分析[J]. 地震, 2009, 29(1): 108-115. [35] 林剑, 吴云, 祝芙英, 等. 基于GPS探测汶川地震电离层TEC的异常[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1), 297-300. [36] 陈长云, 郑智江, 李腊月, 等. 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典型强震震前跨断层形变特征分析[J]. 地震, 2016, 36(4): 47-60. [37] 何康, 郑海刚, 李军辉, 等. 基于震例的地震电磁异常特征研究[J]. 地震, 2016, 36(4): 144-152. [38] 吕坚, 宋美琴, 周龙泉, 等. 基于《中国震例》的地震空区和地震条带统计特征[J]. 地震, 2016, 36(4): 22-34. [39] 孙小龙, 王广才, 晏锐. 利用概率密度分布提取流体观测资料中的高频异常信息以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为例[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 59(5): 1673-1684. [40] 王俊, 邵志刚, 孙小龙, 等. 川滇地区强震前流体异常特征与预测指标体系初探[J]. 地震, 2016, 36(4): 109-119. [41] 陈运泰. 地震预测: 回顾与展望[J]. 中国科学(D辑), 2009, 39(12): 1633-1658. [42] 梅世蓉, 冯德益, 张国民, 等. 中国地震预报概论[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3, 498. [43] Uyeda S. Current affairs in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Japan[J].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5, 114: 43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