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薄万举, 张立成, 苏国营, 徐东卓, 赵立军. 对强震地形变监测预报方法的思考[J]. 地震, 2024, 44(1): 64-77. |
[2] |
田唯熙, 张永仙. 基于图像信息方法的南北地震带地震预测研究[J]. 地震, 2023, 43(3): 159-177. |
[3] |
文亚猛, 袁道阳, 张波, 姚赟胜, 冯建刚. 甘东南及邻区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的关系探讨[J]. 地震, 2022, 42(2): 33-51. |
[4] |
罗国富, 屠泓为, 丁风和, 马禾青, 杨明芝. 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频次场时空异常特征[J]. 地震, 2022, 42(1): 181-196. |
[5] |
王芃, 邵志刚, 石富强, 尹晓菲. 中国大陆强震时空分布特征及2021年玛多7.4级地震后趋势分析[J]. 地震, 2021, 41(4): 1-14. |
[6] |
苏鹤军, 曹玲玲, 张慧, 李晨桦, 周慧玲. 判识水氡地震前兆的方法——以甘肃清水温泉水氡异常为例[J]. 地震, 2020, 40(4): 198-213. |
[7] |
王玮铭, 谭大诚. 2019年长宁MS6.0地震邻区分钟采样地电场分析[J]. 地震, 2020, 40(3): 41-51. |
[8] |
张双凤, 张小涛, 张丽晓. 基于b值的晋冀鲁豫交界区强震背景研究[J]. 地震, 2020, 40(2): 130-139. |
[9] |
薛艳, 姜祥华, 刘桂萍. 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状态研究[J]. 地震, 2020, 40(2): 1-17. |
[10] |
尹晓菲, 张国民, 邵志刚, 王芃, 孙鑫喆. 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特点研究[J]. 地震, 2020, 40(1): 11-33. |
[11] |
吴效勇, 王晓青, 袁小祥, 窦爱霞, 丁香. 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场地特征分析[J]. 地震, 2019, 39(4): 147-157. |
[12] |
王喜龙, 王海燕, 付聪, 王松阳, 杨振鹏. 锦州沈家台水氡高值波动异常识别[J]. 地震, 2019, 39(4): 158-171. |
[13] |
齐玉妍, 孙丽娜, 吕国军, 李慧. 2012年唐山4.8级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及场地相关特性分析[J]. 地震, 2019, 39(4): 172-180. |
[14] |
王霞, 宋美琴, 陈慧. 华北地区地震空区的统计分析[J]. 地震, 2019, 39(3): 187-195. |
[15] |
张琳琳, 唐兰兰. 新疆及周边5次MS7.0以上地震对天山地区小震活动的影响[J]. 地震, 2018, 38(4): 159-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