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闻学泽, 杜方, 易桂喜, 等. 川滇交界东段昭通、 莲峰断裂带的地震危险背景[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10): 3361-3372. [2] 徐锡伟, 江国焰, 于贵华, 等. 鲁甸6.5级地震发震断层判定及其构造属性讨论[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9): 3060-3068. [3] 许力生, 张旭, 严川, 等. 基于勒夫波的鲁甸MS6.5地震震源复杂性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9): 3006-3017. [4] 房立华, 吴建平, 王未来, 等. 云南鲁甸MS6.5地震余震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J]. 地震地质, 2014, 36(4): 1173-1185. [5] 李西, 张建国, 谢英情, 等. 鲁甸MS6.5地震地表破坏及其与构造的关系[J]. 地震地质, 2014, 36(4): 1280-1291. [6] 周庆, 吴果. 鲁甸6.5级地震崩滑地质灾害分布与成因探讨[J]. 地震地质, 2015, 37(1): 269-278. [7] 张勇, 陈运泰, 许力生, 等. 2014年云南鲁甸MW6.1地震: 一次共轭破裂地震[J]. 地球物理学报, 2015, (1): 153-162. [8] 王腾文, 李勇, 李敬波, 等. 包谷垴—小河断裂: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发震构造[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5, (2): 1-7. [9] 李西, 徐锡伟, 张建国, 等. 鲁甸MS6.5地震发震断层地表破裂特征、 相关古地震的发现和年代测定[J]. 地学前缘, 2018, (1): 227-239. [10] 常祖峰, 周荣军, 安晓文, 等. 昭通—鲁甸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其构造意义[J]. 地震地质, 2014, 36(4): 1260-1279. [11] 王林, 田勤俭, 马保起, 等. 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层的累积地震位错研究[J]. 地震地质, 2008, 30(4): 1012-1022. [12] 田勤俭, 郝凯, 王林, 等. 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层逆冲活动的地震地貌与古地震初步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09, 29(3): 464-471. [13] 王林, 田勤俭. 利用夷平面的变形进行断陷地块构造反演: 以京西北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带为例[J]. 地质科学, 2017, 52(3): 801-817.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鲁甸幅)[M]. 云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队, 1980. [15] 任雪梅, 杨达源, 韩志勇. 长江上游水系变迁的河流阶地证据[J]. 第四纪研究, 2006, 26(3): 413-420. [16] 杨达源, 韩志勇, 葛兆帅, 等. 金沙江石鼓—宜宾河段的贯通与深切地貌过程的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08, 28(4): 564-568. [17] 李郎平, 杨达源, 黄典, 等. 金沙江巧家—新市镇河段的水系变迁[J]. 第四纪研究, 2009, 29(2): 327-333. [18] 杨达源, 李郎平, 黄典, 等. 云南高原隆升特点的初步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5): 864-871. [19] 黄典, 杨达源, 李郎平, 等. 金沙江白鹤滩河段下切速率初步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5): 872-876. [20] 李华勇, 明庆忠. 金沙江石鼓—宜宾段河谷—水系演化研究综述与讨论[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27(2): 50-55. [21] 冯金良, 崔之久, 张威, 等. 云南东川地区层状地貌面的成因[J]. 山地学报, 2004, 22(2): 165-174. [22] 王运生, 李永昭, 陆彦, 等. 金沙江溪洛渡段河谷地貌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7(6): 625-631. [23] 何浩生, 何科昭, 朱照宇. 云南剑川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与云南高原隆起问题[J].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2). [24] 程捷, 刘学清, 高振纪, 等. 青藏高原隆升对云南高原环境的影响[J]. 现代地质, 2001, 15(3): 290-296. [25] 明庆忠, 潘玉君. 对云南高原环境演化研究的重要性及环境演变的初步认知[J]. 地质力学学报, 2002, 8(4): 361-368. [26] 陈思宇, 王嘉学. 云贵高原隆升研究进展[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7, 29(3): 23-29. [27] Cai J, Chen X, Xu X, et al. Rupture mechanism and seismotectonics of the MS6.5 Ludian earthquake inferred from three-dimensional magnetotelluric imaging[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7, 44(3): 1275-1285. [28] 魏文薪, 江在森, 邵德胜, 等.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GPS同震位移及反演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 (4): 1258-1265. [29] 谈洪波, 申重阳, 玄松柏, 等. 鲁甸MS6.5地震孕育环境的重力学分析[J]. 地震地质, 2017, 39(2): 356-373. [30] Clark M K, Royden L H. Topographic ooze: Buildi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ibet by lower crustal flow[J]. Geology, 2000, 28(8): 703-706. [31] Clark M K, Royden L H, Whipple K X, et al. Use of a regional.relict landscape to measure vertical deformation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J]. J Geophy Res, 2006, 111: F03002. doi:10.1029/2005JF000294. [32] 王晓芳, 何建坤. 下地壳管道流动与青藏高原东缘大尺度构造地貌关系[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2(4): 505-512. [33] Tapponnier P, Peltzer G, Dain A Y L, et al. Propagating extrusion tectonics in Asia: New insights from simple experiments with plasticine[J]. Geology, 1982, 10(10): 611. [34] 刘静, 曾令森, 丁林, 等.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地貌、 活动构造和下地壳流动假说[J]. 地质科学, 2009, 44(4): 1227-1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