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汪成民, 罗光伟, 石锡钟. 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异常动态与裂隙演变[J]. 地震科学研究. 1981, (4): 1-7. [2] Bodvarsson G. Confined fluids as strain meter[J]. Geophys Res, 1970, 75: 2711-2718. [3] 张昭栋, 郑金涵, 冯初刚. 一种估算地震引起应力场调整的新方法[J]. 地震, 1988, 8(3): 19-27. [4] 李永善. 构造应力引起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特征[J]. 西北地震学报, 1979, 1(1): 16-22. [5] 张昭栋, 王秀芹, 董守德. 加卸载响应比在体应变固体潮中的应用[J]. 地震, 1999, 19(3): 217-222. [6] 黄辅琼等, 利用深井地下水位动态研究大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状态[J]. 地震, 2004, 24(1): 112-118. [7] 孙小龙, 刘耀炜, 晏锐. 利用水位资料反演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变化[J]. 地震, 2011, 31(2): 42-49. [8] 张昭栋. 高阶差分法求深井水位的气压系数[J]. 地震学刊, 1986, 2: 74-78. [9] 殷积涛, 汪成民. 承压含水层的荷载效应和井孔水位的气压效应[J]. 中国地震, 1988, 4(2): 39-48. [10] 董守玉, 贾化周, 万迪堃, 等. 地下水位气压效应的基本特征, 类型及机理[J].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58-66. [11] 方慧娜. 利用地下水位气压效应反演汶川地震前后含水层参数的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12] Bredehoeft J D. Response of well-aquifer systems to earth tides[J]. Geophys Res, 1967, 72: 3075-3087. [13] 张昭栋, 郑金涵, 冯初刚. 井水位的固体潮效应和气压效应与含水层参数间的定量关系[J]. 西北地震学报, 1989, 11(3): 47-52. [14] 李春洪, 陈益惠, 田竹君. 井-含水层系统对固体潮的动态响应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地震, 1990, 6(2): 37-45. [15] 张昭栋, 郑金涵, 张广城. 水井含水层系统的潮汐响应函数[J]. 西北地震学报, 1995, 17(3): 6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