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希强, 李红, 等.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地震数据时频分析方法[J]. 西北地震学报, 2000, 22(2): 143-146, 176. [2] 宋治平, 武安绪, 等. 小波分析方法在形变数字化资料处理中的应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23(4): 21-27. [3] 张燕. 基于定点形变观测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1, 40-41. [4] 张燕, 吴云, 等. 小波分析在地壳形变资料处理中的应用[J]. 地震学报, 2004, 26(增刊): 103-109. [5] 孙甲宁, 温和平, 高歌. 阿图什6. 7级地震近场地倾斜群体异常小波分析[J]. 内陆地震, 2008, 22(5): 212-218. [6] 刘强, 宋治平. 基于小波分析提取的云南强震数字化形变异常特征[J]. 中国地震, 2007, 23(3): 310-318. [7] 顾申宜, 张慧. 水位、 水氡小波分析中期异常提取方法[J]. 地震学报, 2011, 33(4): 471-482. [8] 刘冠中, 王建军等. 小波多尺度熵在新疆跨断层形变资料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 2009, 31(3): 501-514. [9] 靳济芳. Visual C++[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 1-46. [10] 文鸿雁. 基于小波理论的变形分析模型研究[J]. 博士学位论文. 四川: 四川大学, 2004. [11] 柳建新, 韩世礼, 马捷. 小波分析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2): 541-545. [12] 张华, 陈小宏, 杨海燕等. 地震信号去噪的最优小波基选取方法[J]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1, 46(1): 70-75. [13] 杨又陵, 赵建政, 等. 新疆数字化前兆台网建设[J]. 内陆地震, 2009, 23(2): 97-106. [14] 牛安福, 顾国华, 等. 芦山MS7.0地震前远、 近场形变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J]. 地震学报, 2013, 35(5): 670-680. [15] 牛安福, 张凌空, 等. 汶川地震前近震源区地形变短期前兆现象的解析[J]. 地震, 2012, 32(2): 5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