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渭宾, 席敦礼. 四川6级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条带的特征[J]. 地震学报, 1985, 7(1): 1-16. [2] 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 地震短临预报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7. [3]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 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4] 陆远忠, 吴云, 王炜, 等. 地震中短期预报的动态图像方法[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1. [5] 汤兰荣, 高建华, 曾新福.华东地区地震成组和迁移特征分析[J].地震, 2015, 35(3): 86-92. [6] 李莹甄, 王海涛, 邬成栋, 等. 中国大陆地震条带统计特征分析[J]. 地震学报, 2011, 33(5): 568-581. [7] 曲延军, 王海涛, 邬成栋, 等. 中国大陆地震空区统计特征分析[J]. 地震学报, 2010, 32(5): 544-556. [8] 王慧敏, 吕梅梅, 黎明晓, 等. 中国大陆强震前地震活动图像演化特征研究[J]. 地震, 2006, 26(3): 45-52. [9] 周翠英, 蒋海昆, 周焕鹏, 等. 华东中强震的构造分类及地震活动图像中、 短期异常特征[J]. 地震, 2004, 24(4): 87-96. [10] Mogi K. Two kinds of seismic gap[J].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1979, 117(6): 1172-1186. [11] 陆远忠, 沈建文, 宋军高, 等.地震空区与“逼近地震”[J]. 地震学报, 1982, 4(4): 1-10. [12] 梅世蓉. 中国大陆的短临预报[C]∥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82. [13] 中国震例(1970—2006)[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4. [14] 王想, 王海涛, 王红蕾, 等. 华北北部及东北地区地震空区和条带统计特征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1, 32(4): 1-6. [15] 王行舟, 王海涛, 陈宇卫, 等. 具有动力学含义的强震动态图像预测方法研究[J]. 内陆地震, 2010, 24(1):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