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薄万举, 郭良迁, 周伟. 据断层垂直形变确定华北活动块体边界[J].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 64-71. [2] 江在森, 祝意青, 王庆良, 等. 永登5.8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断层形变与重力场动态图像特征[J]. 地震学报, 1998, 20(3): 264-271. [3] 车兆宏, 范燕. 华北地区震前断层异常活动方式[J]. 地震, 2004, 24(2): 109-118. [4] 李杰, 刘文义, 楼关寿, 等. 跨断层形变观测显示的断裂活动特征分析研究[J]. 中国地震, 2010, 26(1): 46-49. [5] 张希, 唐红涛, 贾鹏, 等. 跨断层形变的慢时变结构分析与异常识别初探[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3, 38(6): 710-715. [6] 李忠华, 苏有锦, 刘祖荫. 丽江7.0级地震滇西实验场区跨断层短基线、 短水准测量的变化特征[J]. 中国地震, 1998, 14(2): 140-149. [7] 薄万举, 章思亚, 刘宗坚, 等. 大地形变资料用于地震预测的回顾与思考[J]. 地震, 2007, 27(4): 68-74. [8] 江在森, 祝意青, 王庆良等. 永登5.8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断层形变与重力场动态图像[J]. 地震学报, 1998, 20(3): 264-271. [9] 王双绪, 江在森, 陈文胜, 等. 景泰5.9级地震的断层形变异常及中短期预报[J].地震学报, 2001, 23(2): 151-158. [10] 苏琴, 杨永林, 郑兵, 等. 4·20芦山7.0级地震预测思路及过程回顾[J]. 地震地质, 2014, 36(4): 1077-1093. [11] 陈兵, 江在森, 赵振才.中国西部断层形变趋势异常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J]. 中国地震, 16(1): 77-85. [12]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5: 1-514. [13]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 中国近代强震目录[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637. [14] CENC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http:∥www.csndmc.ac.cn/newweb/data.htm, 2015. [15] 陈石, 徐伟民, 蒋长胜. 中国大陆西部重力场变化与强震危险关系[J]. 地震学报, 2015, 37(4): 562-574. [16] Chen S, Jiang C S, Zhuang J C.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efficiency and possibility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s with gravity field variations and its analytic signal in western China[J].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2015, 1-15, doi:10.1007/s00024-015-1114x. [17] 曹建玲, 李腊月. 华北地区跨断层前兆异常特征综述[J]. 地震, 2016, 36(4): 61-75. [18] 李瑞莎, 张希, 唐红涛, 等. 青藏块体东北缘跨断层形变典型震例总结与预测判据指标分析[J]. 地震, 2016, 36(4): 35-46. [19] 唐方头, 邓志辉, 张培震, 等. 由跨断层形变测量反映的华北地块近期断裂活动特征[J]. 中国地震, 2004, 20(4): 399-404. [20]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汶川8.0级地震科学研究报告[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9. [21] 张肇诚主编. 中国震例(1976—1980)[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22] 张肇诚主编. 中国震例(1981—1985)[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23] 张肇诚主编. 中国震例(1986—1988)[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9. [24] 张肇诚主编. 中国震例(1989—1991)[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0. [25] 陈棋福主编. 中国震例(1992—1994)[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26] 陈棋福主编. 中国震例(1995—1996)[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27] 陈棋福主编. 中国震例(2000—2002)[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8. [28] 中国震例(2007—2012)[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待出版. [29] 张希, 江在森, 王双绪, 等. 断层形变的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与震例综合研究[J].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2): 37-42. [30] 张希, 唐红涛, 李瑞莎, 等.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鲜水河断裂活动特征与大震关系研究[J]. 地震研究, 2012, 35(4): 500-505. [31] 周硕愚, 韩键, 宋永厚, 等. 断层网络形变前兆学原理与应用[J].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0, 10(1): 1-12. [32] 薄万举, 华彩虹. 地形变强震前兆指标探讨[J]. 地震, 2001, 21(1): 2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