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山, 关华平, 吴国有, 等. 华北地区强震前电磁短期异常特征研究[J]. 中国地震, 2004, 20(1): 80-88. [2] 丁鉴海, 申旭辉, 潘威炎, 等. 地震电磁前兆研究进展[J]. 电波科学学报, 2006, 21(5): 791-801. [3] 张肇诚, 郑大林, 罗咏生, 等. 《中国震例》前兆资料的初步研究[J]. 地震, 1990, 5: 9-24. [4] 王泽皋, 王勤彩, 王银芝, 等. 地震预测预报经验的积累谈《中国震例》的实际应用[J]. 山西地震, 2001, 104(1): 9-22. [5] 简春林. 中国大陆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研究[J]. 地震, 2004, 24(1): 42-49. [6] 郑兆苾, 张国民, 何康, 等. 中国大陆地震震例异常统计与分析[J]. 地震, 2006, 26(2): 29-37. [7] 简春林, 晏锐, 黄辅琼. 中国大陆23个震例流体异常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地震, 2006, 26(1): 99-106. [8] 蒋海昆, 苗青壮, 吴琼, 等. 基于震例的前兆统计特征分析[J]. 地震学报, 2009, 31(3): 245-259. [9] 曹玲玲, 刘耀炜. 川滇地区强震流体综合前兆特征初探[J]. 地震研究, 2010, 33(3): 239-246. [10] 安维光. 华北6级地震地电阻率的短临异常指标[J]. 地震, 1991, 6: 18-24. [11] 钱复业, 王志贤, 赵玉林, 等. 地电预报地震三要素震例总结及指标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1): 10-21. [12] 姚法章, 任丽君, 靳艳萍. 河北省及其邻区MS≥5地震地磁预报指标的探讨[J]. 地震, 1992, 2: 8-15. [13] 关华平, 陈智勇. 地震与电磁辐射关系的定量分析[J]. 地震, 1996, 16(2): 168-176. [14] 冯志生, 王建宇, 蒋延林, 等. 地磁Z分量整点值空间相关法在江苏地区地震预报中的初步应用[J]. 地震学刊, 1998, 3: 13-18. [15] 叶东华. 广东及邻区地震前地磁变化和异常判别指标[J]. 华南地震, 1999, 19(1): 52-59. [16] 李美, 卢军. 地震电磁辐射前兆异常特征和异常指标关系研究[J]. 地震, 2008, 28(4): 112-120. [17] 张肇成, 罗兰格, 李海华, 等. 中国震例(1966—1975)[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 [18] 张肇成, 罗兰格, 李海华, 等. 中国震例(1976—1980)[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19] 张肇成, 罗兰格, 李海华, 等. 中国震例(1981—1985)[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20] 张肇成, 郑大林, 徐京华. 中国震例(1986—1988)[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9. [21] 张肇成, 郑大林, 徐京华. 中国震例(1989—1991)[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0. [22] 陈棋福, 郑大林, 车时. 中国震例(1992—1994)[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23] 陈棋福, 郑大林, 刘桂萍, 等. 中国震例(1995—1996)[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24] 陈棋福, 郑大林, 高荣胜. 中国震例(1997—1999)[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25] 陈棋福, 郑大林, 车时, 等. 中国震例(2000—2002)[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8. [26] 车时, 蒋海昆, 付虹, 等. 中国震例(2003—2006)[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4. [27] 张学民, 丁鉴海, 申旭辉, 等. 汶川8级地震前电磁扰动与电磁立体监测体系[J]. 电波科学学报, 2009, 24(1): 1-8. [28] 肖武军, 关华平. 汶川8.0级地震以及其它大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特征[J]. 西北地震学报, 2009, 31(4): 349-384. [29] 高曙德, 汤吉, 杜学彬, 等. 汶川8.0级地震前后电磁场的变化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3): 512-525. [30] 张学民, 李美, 关华平. 汶川8.0级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分析[J]. 地震, 2009, 29(1): 108-115. [31] Du X B, Zhang H A, Yan R, et al. Changes in apparent resistivity in the late preparation stages of strong earthquakes[J]. Earthquake Research and Analysis—Statistical Studies, Observations and Planning, 2012, 3: 197-216. [32] 李陈侠. 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晚第四纪长期滑动习性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0, 3: 36-39. [33] 马寅生, 施炜, 张岳桥, 等.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玛曲段活动特征及其东延[J]. 地质通报, 2005, 24(1): 30-35. [34] 王伟涛, 张培震, 雷启云.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地震地质, 2013, 35(2): 195-207. [35] 陈虹, 胡健民, 公王斌, 等. 青藏高原东北缘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演化[J]. 地学前缘, 2013, 20(4): 18-35. [36] 马宗晋. 华北地壳的多(应力集中)点场与地震[J]. 地震地质, 1980, 2(1): 39-47. [37] 姜秀娥, 单锦芬, 徐京华, 等. 华北强地震余震震群应力场“窗口”效应[J]. 西北地震学报, 1982, 4(4): 41-46. [38] 张国民, 马宗晋, 张郢珍. 关于区域应力场变化“窗口”的研究进展[J]. 中国地震, 1985, 1(3): 82-87. [39] 王道. 天山地区地下水位动态前兆异常敏感点的初步分析(以新04井为例) [J]. 内陆地震, 1988, 2(3): 235-243. [40] 李有才. 敏感点预报地震的一个震例及有关几个问题的讨论[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7, 14(2): 8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