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汪素云, 陈培善.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J].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23(10): 35-45. [2] 汪素云, 张琳. 中国及其邻区周围板块作用力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39(6): 764-771. [3] 许忠淮, 汪素云, 俞言祥. 根据观测的应力方向利用有限单元方法反演板块边界作用力[J]. 地震学报, 1992, 14(4): 446-455. [4] 徐纪人, 赵志新. 中国岩石圈应力场与构造运动区域特征[J]. 中国地质, 2006, 33(4): 782-792. [5] 徐纪人, 赵志新, 石川有三. 中国大陆地壳应力场与构造运动区域特征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3): 770-781. [6] 张东宁, 许忠淮. 中国大陆地壳应变能密度年变化率图像与强震活动关系的初步探讨[J]. 地震, 1999, 19(1): 26-32. [7] 李献智, 吕梅梅. 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深震带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地震的关系[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5, 16(2): 41-46. [8] 吴佳翼, 郁曙君, 何淑韵. 华北地震同日本地震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22(4): 415-438. [9] 杨国华, 韩月萍, 张凤兰. 利用GPS复测结果确定华北不同运动性质单元及活动方式[J]. 地震学报, 2001, 23(1): 1-10. [10] 王绳祖. 亚洲大陆岩石圈多层构造模型和塑性流动网络[J]. 地质学报, 1993, 67(1): 1-18. [11] 王绳祖, 张流. 塑性流动网络控制下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构造[J]. 地震地质, 2002, 24(1): 69-80. [12] 臧绍先, 宁杰远. 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构造运动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45(2): 188-197. [13] 李瑞莎, 崔效峰, 刁桂苓, 等. 华北北部地区现今应力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地震学报, 2008, 30(6): 570-580. [14] 刘泽民, 刘东旺, 李玲利, 等. 利用多个震源机制解求东大别地区平均应力场[J].地震学报, 2011, 33(5): 605-613. [15] 周翠英, 王华林, 王红卫, 等. 华北4次中、强地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应力场的变化[J].地震地质, 2001, 23(1): 98-110. [16] Boot M H P. The mechanics of oblique slip faulting[J]. Geol Mag, 1959, 96(2): 109-117. [17] 钟继茂, 程万正. 由多个地震震源机制解求川滇地区平均应力场方向[J]. 地震学报, 2006, 28(4): 337-346. [18] 许忠淮. 东亚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图的编制[J]. 地震学报, 2001, 23(5): 492-501. [19] Bird P, Li Y. Interpolation of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by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Global maps with confidence limits[J]. J Geophys Res, 1996, 101(B3): 5435-5443. [20] 陈连旺, 陆远忠, 郭若眉, 等. 边界作用力变化引起的华北地区应力场分区加卸载效应[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 27(6): 9-16. [21] 杨小秋, 施小斌, 许鹤华.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现今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7): 2307-2318. [22] 杨国华, 谢觉民, 韩月萍. 华北主要构造单元及边界带现今水平形变与运动机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44(5): 645-653. [23] Wessel P, Smith W H F. New improved version of Generic Mapping Tools released[J]. EOS Trans.Amer. Geophys, 1998, 79(47): 5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