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光兴, 刁守中, 周翠英, 等. 郯庐带地震活动性研究[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3. [2] 龚伟, 曾佐勋, 等.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性研究[J]. 地震研究, 2010, 33(1): 86-92. [3] 刘东旺, 刘东旺, 刘泽民, 等. 汶川8.0级地震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震危险性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09, No.4: 85-85. [4] Bayer R, et al. Active deformation in Zagros-Makran transition zoneinferred from GPS measurements[J]. Geophys J Int, 2006, 165: 373-381. [5] Hori M, Kameda T, Kato T. Application of the inversion method to a GPS network for estimating the stress increment in Japan[J]. Geophys J Int, 2001, 144: 597-608. [6] 李延兴, 黄珹, 胡新康, 等. 板内块体的刚性弹塑性运动模型与中国大陆主要块体的应变状态[J]. 地震学报, 2001, 23(6): 565-572. [7] 石耀霖, 朱守彪. 利用GPS观测资料划分现今地壳活动块体的方法[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 24(2): 1-5. [8] 石耀霖, 朱守彪. 用GPS位移资料计算应变方法的讨论[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 26(1): 1-8. [9] 江在森, 马宗晋, 张希, 等. GPS 初步结果揭示的中国大陆水平应变场与构造变形[J].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46(3): 352-358. [10] 王琪, 张培震.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J]. 中国科学(D), 2001, 31(7): 529-536. [11] 刘晓霞, 江在森, 武艳强, 等. 利用GPS资料研究燕山—渤海带的运动状态[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1): 21-26. [12] 许才军, 李志才, 等.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运动时空变化特征[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22(2): 1-8. [13] 唐方头, 张培震, 邓志辉, 等. 华北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33(1): 4-6. [14] 刘峡, 马瑾, 傅容珊, 等. 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动力学初步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6): 1418-1427. [15] 李延兴, 杨国华, 李智, 等.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状态[J]. 中国科学, D辑33(增刊): 2003, 1-16. [16] 江在森, 刘经南. 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建立地壳运动速度场及应变场的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5): 1109-1117, Doi: 10. [17] 邓起东, 张培震, 冉勇康, 等.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J]. 中国科学(D), 2002, 32(12): 1020-1030. [18] 杨国华, 韩月萍. 苏鲁皖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及郯庐断裂带的活动特征[J].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7, 17(1): 3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