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军龙, 陈长云, 胡朝忠, 等. 玉树MS7.1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同震位移分布[J]. 地震, 2010, 30(3): 1-12. [2] 张永生, 马寅生, 胡道功, 等. 玉树地震地表破裂调查与灾后重建避让选址研究[J]. 地质学报, 2010, 84(5): 593-605. [3] 刘超, 许力生, 陈运泰.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快速矩张量解[J]. 地震学报, 2010, 32(3): 366-368. [4] 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J]. 地震学报, 2010, 32(3): 361-365. [5] 付碧宏, 时丕龙, 王萍, 等. 2008年汶川地震断层北川段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地震地质灾害效应[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485-495. [6] 王敏. 基于GPS同震位移场约束反演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破裂空间分布[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10): 2519-2526. [7]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项目组. GPS测定的2008年汶川MS8.0地震的同震位移场[J]. 中国科学, 2008, 38(10): 1195-1206. [8] 江在森, 方颖, 武艳强, 等. 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与变形动态过程[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505-518. [9] 李延兴, 张静华, 周伟, 等. 汶川8.0级地震孕育的机制与动力学问题[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519-530. [10] 郭良迁, 李延兴, 胡新康, 等.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与汶川8.0级地震孕育的关系[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531-537. [11] 杜芳, 闻学泽, 张培震, 等.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震间形变[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11): 2729-2738. [12] 杨国华, 武艳强, 杨博, 等. 应变计算与分析的若干问题及有关偏差的修正[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4): 59-63. [13] 杨博, 张风霜, 占伟. 水平运动场的滤波试验与应变计算[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5): 106-112. [14] 杨博, 董运鸿, 张风霜, 等. 形变强度指数及其地壳变形分析中的应用[J]. 地震, 2010, 30(2): 112-120. [15] 杨国华, 江在森, 武艳强, 等. 中国大陆整体无净旋转基准及其应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25(4): 6-10. [16] 杨国华, 桂昆长, 巩曰沐, 等. 板内强震蕴震过程中地形变图象及模式的研究[J]. 地震学报, 1995, 17(2): 156-163. [17] 刘序俨, 黄声明, 林岩钊. 地形变旋转量的探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5): 57-63. [18] 杨国华, 张晓东, 张风霜, 等.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震后中国西部地壳水平位移场的变化特征[J]. 地震研究, 2008, 31(1): 77-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