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臧绍先, 宁杰远, 刘宝诚, 等. 中国周边板块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应力场的影响(Ⅰ)太平洋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的影响[A]. 地球物理虚报编辑委员会. 八十年代中国地球物理学进展纪念傅承义教授八十寿辰[C]. 北京: 学术书刊出版社, 1989. 293-306. [2] 臧绍先, 吴忠良, 宁杰远, 等. 中国周边板块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应力场的影响(Ⅱ)印度板块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1992, 35(4): 428-440. [3] 梅世蓉, 车时. 我国现代构造应力场方向和大小的数值模拟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A]. 梅世蓉主编. 梅世蓉地震科学研究论文选集[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3. 427-447. [4] 傅征祥, 姜立新. 中国大陆及邻区大尺度浅源强震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板块耦合的力学机制[J]. 中国地震, 1994, 13(1): 1-9. [5] 汪素云, 陈培善.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J].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23(1): 35-45. [6] 汪素云, 许忠淮, 俞言祥. 中国及其邻区周围板块作用力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39(6): 764-771. [7] 俞言祥, 许忠淮, 汪素云. 对我国大陆地壳应力场观测结果的一种解释[A].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编. 八十年代中国地球物理学进展纪念傅承义教授八十寿辰[C]. 北京: 学术书刊出版社, 1989. 284-292. [8] 焦明若, 张国民, 车时, 等. 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数值计算及其在地震活动性解释上的应用[J]. 地震学报, 1999, 21(2): 1243-132. [9] 张国民, 李献智, 耿鲁明. 印度板块北边界地震活动和中国大陆地震[J]. 地震, 1994, 24(3): 1-9. [10] 陈立德, 付虹. 安达曼弧与缅甸、 云南强震相关性研究[J]. 地震研究, 2007, 30(1): 14-17. [11] Delescluse M, Chamot-Rooke N. Instantaneous deformation and kinematics of the India-Australia plate[J]. Geophys J Int, 2007, 168: 818-842. [12] Lutgens F K, Tarbuck E J. Foundations of earth science(Third Edition)[M]. Prentice Hall, 2002. [13] 傅征祥, 刘桂萍, 邵志刚, 等. 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性[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9. [14] Prothero D R, Dott R H. Evolution of the Earth, Seventh Edition[M]. McGraw-Hill, New York, 2003. [15] 武艳强, 江在森, 杨国华, 等. 利用最小二乘配置在球面上整体解算GPS应变场的方法及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7): 1707-1714. [16] Aki. 预测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地震学[M]. 尹祥础等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17] 马宏生, 张国民, 刘杰, 等. 云南地区尾波Qc值区域分布及其时间变化过程研究[A]. 中国地震局地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预报探索[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