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业鑫, 孟国杰, 吴伟伟, 罗艳, Thant Myo. 滇西南地区深浅部构造变形特征[J]. 地震, 2023, 43(1): 74-92. |
[2] |
张楠, 聂高众, 范熙伟, 王静, 余思汗, 孙嘉欣, 谢辉. 基于GNSS速度场估计南北地震带北段主要活动断裂现今运动速率和滑动亏损[J]. 地震, 2022, 42(4): 25-46. |
[3] |
杨业鑫, 孟国杰, 吴伟伟, 赵国强.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应变与应力特征研究[J]. 地震, 2022, 42(4): 1-13. |
[4] |
金阳, 金红林, 高原, 黄星. 基于GNSS数据的三种应变计算方法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应用[J]. 地震, 2021, 41(4): 57-67. |
[5] |
于吉鹏, 孟国杰, 苏小宁, Nikolay Shestakov, Mikhail Gerasimenko, Hiroaki Takahashi, Mako Ohzono, 刘泰, 李承涛. 基于GPS观测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特征[J]. 地震, 2019, 39(3): 11-27. |
[6] |
王静. GPS应变率场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 地震, 2019, 39(2): 122-134. |
[7] |
李承涛, 苏小宁, 孟国杰. 巴颜喀拉块体东北缘GPS应变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的关系[J]. 地震, 2018, 38(2): 37-50. |
[8] |
苏小宁, 孟国杰. 2016年青海门源MS6.4地震震前应变积累及同震变形特征[J]. 地震, 2017, 37(4): 1-9. |
[9] |
魏文薪, 江在森, 刘晓霞, 邹镇宇. 川滇地区应变率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研究[J]. 地震, 2015, 35(4): 11-20. |
[10] |
李长军, 任金卫, 孟国杰, 杨攀新, 胡朝忠. 利用强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形变场模型[J]. 地震, 2014, 34(3): 1-12. |
[11] |
王武星, 石耀霖. 基于应变率场的全球地震活动特征模拟探索[J]. 地震, 2013, 33(4): 123-134. |
[12] |
陈长云, 任金卫, 孟国杰, 张军龙杨攀新, 杨永林, 苏小宁, 苏建峰. 巴颜喀拉块体北东地区现今水平运动与变形[J]. 地震, 2012, 32(4): 73-82. |
[13] |
江在森, 武艳强. 地壳形变与强震地点预测问题与认识[J]. 地震, 2012, 32(2): 8-21. |
[14] |
张晁军, 石耀霖, 马丽, 陈棋福, 王武星. 鲜水河断裂带跨断层变形分析和数值模拟[J]. 地震, 2008, 28(3): 23-32. |
[15] |
易桂喜, 范军, 闻学泽. 由现今地震活动分析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活动习性与强震危险地段[J]. 地震, 2005, 25(1): 58-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