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吕晓健, 高孟潭, 高战武, 等. 强余震与主震地面运动分布比较研究[J]. 地震学报, 2007, 29(3): 295-301. [2] 郝平, 傅征祥, 田勤俭, 等. 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强余震触发[J]. 地震, 2004, 23(2): 38-46. [3] 吴开统, 焦远碧, 吕培苓, 等. 地震序列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97-118. [4] 汪素云, 吴戈, 时振梁.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1990年MS≥4.7)[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72-439. [5] 陈棋福, 郑大林, 刘桂萍, 等. 中国震例(1995—1996)[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2. 97-429. [6] 吕晓健, 高孟潭, 高战武, 等. 川滇地区强余震哦震级分布和距离分布特征[J]. 地震学报, 2008, 30(4): 397-404. [7] 张诚, 曹新玲, 曲克信, 等.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M]. 北京: 学术期刊出版社, 1990. 106-120. [8] Ustu T A. Statistical study on the occurrence of aftershocks[J]. Geophys Mag, 1961, 30: 521-605. [9] 蒋海昆, 李永莉, 曲延军, 等. 中国大陆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J]. 地震学报, 2006, 28(4): 389-398. [10] 蒋海昆, 郑建常, 吴琼, 等. 中国大陆中强以上地震余震分布尺度的统计特征[J]. 地震学报, 2007, 29(2): 151-164. [11] 梁小筠. 正态性检验(一)[J]. 上海统计, 2000, (10): 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