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仁,何国琦,殷有泉,等.华北地区地震迁移的数学模拟.地震学报, 1980, 2(1): 32~42. 2 汪素云,陈培善.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地球物理学报, 1980, 23(1): 35~45. 3 梁北援,罗咏生,梅世蓉,等.定常边界力作用下断层应力应变积累的数值模拟和强震危险区的讨论.中国地震, 1987, 3(2): 47~55. 4 朱岳清,梅世蓉,梁北援. 唐山地震孕震过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在地震预报研究上的意义.地球物理学报, 1988, 31(4): 399~409. 5 宋惠珍,黄立人,华祥文.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震源过程的研究.地震地质, 1988, 10(4): 89~108. 6 梅世蓉,梁北援,朱岳清.唐山地震孕震过程的数值模拟.中国地震, 1989, 5(3): 9~17. 7 陈修启,张国民.大同-阳高地震的孕育及其前兆机制的数值模拟.见: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编.大同-阳高地震研究,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3. 198~205. 8 张东宁,曾融生.冀中坳陷滑脱构造动力的数值模拟.地震学报, 1995, 17(4): 414~421. 9 牛志仁,陈党民,李炳乾.唐山大地震孕育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地震学报, 1997, 19(4): 347~358. 10 赵希俊,刘锡大,侯建军. 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的动力学模型.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3): 9~17. 11 卢良玉,李平,潘科,等.海城7.3级地震震源环境的力学分析.地震学报, 1997, 19(2): 141~147. 12 陈培善,卓钰如,金严,等.唐山地震前后京、津、唐、张地区的应力场.地球物理学报, 1978, 21(1): 34~58. 13 丁健民,高莉青.地壳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随深度的变化.地震, 1981, 1(2): 46~48. 14 丁健民,梁国平.唐山、天津和沧州地区的油井水力压裂应力测量.地震学报, 1985, 7(4): 363~373. 15 李方全,刘光勋.我国现今地应力状态及有关问题.地震学报, 1986, 8(2): 150~160. 16 毛桐恩,陈锦标,李全林.邢台、唐山震区震源层及其顶、底部介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地震学报, 1996, 18(1): 89~96. 17 滕吉文,王国正,刘道洪,等.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深部构造背景及邢台地震(二).地球物理学报, 1975,18(3): 196~207. 18 曾融生. 从地震折射和反射剖面结果讨论唐山地震成因.地球物理学报, 1988, 31(4): 383~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