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军龙, 贡秋卓玛, 次仁多吉, 索朗南杰, 张建龙, 孙国涛, 司金罗布. 2021年西藏双湖MS5.8地震地表破裂及地震烈度初析[J]. 地震, 2023, 43(1): 65-73. |
[2] |
徐玮阳, 杨理臣, 杨芳, 殷翔, 李智敏, 姚生海, 马震, 盖海龙, 李鑫.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7.4级地震震害特征与地震烈度分布[J]. 地震, 2022, 42(4): 127-136. |
[3] |
任静, 李志强, 杨彦明, 任克新.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法和最小二乘法的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模型研究[J]. 地震, 2021, 41(3): 59-76. |
[4] |
杨彦明, 姜立新, 王祯祥.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方法的内蒙古及邻区地震烈度影响场改进技术[J]. 地震, 2017, 37(3): 117-126. |
[5] |
冯蔚. 基于历史地震烈度的云南地区烈度频度估算[J]. 地震, 2016, 36(3): 109-115. |
[6] |
杨天青, 席楠, 张翼, 李杰飞. 基于离散灾情信息的地震烈度分布快速判定方法研究*[J]. 地震, 2016, 36(2): 48-59. |
[7] |
董曼, 杨天青, 郑通彦, 陈通. 川滇地区走滑型地震烈度衰减特征研究[J]. 地震, 2015, 35(3): 147-154. |
[8] |
郑韵, 姜立新, 杨天青, 刘杰. 利用余震频度分布进行宏观震中快速判定[J]. 地震, 2015, 35(2): 121-132. |
[9] |
孟令媛, 周龙泉, 刘杰. 2013年巴基斯坦Mw7.7地震震源参数特征及烈度分布估计[J]. 地震, 2014, 34(4): 12-19. |
[10] |
王鹏, 殷海涛, 王红卫, 赵银刚. 地震预警中同震位移烈度的自动化产出以苍山5.2级地震为例[J]. 地震, 2014, 34(1): 68-76. |
[11] |
孙继浩, 帅向华, 李智蓉. 中国西南地区强震烈度衰减模型的研究[J]. 地震, 2013, 33(3): 51-59. |
[12] |
王晓青, 窦爱霞, 孙国清, 丁香, 王龙, 袁小祥. 基于综合震害指数的玉树地震烈度遥感评估研究[J]. 地震, 2013, 33(2): 1-10. |
[13] |
张晁军, 李卫东, 李大辉, 林捷, 侯燕燕, 张爱武, 陈会忠. 由同震形变理论计算地震烈度分布的讨论[J]. 地震, 2011, 31(1): 98-106. |
[14] |
刘在涛, 姜立新, 杨桂岭, 冯蔚, 帅向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地震Ⅵ度烈度区的分析研究[J]. 地震, 2010, 30(4): 106-113. |
[15] |
李智, 王晓青. 地震震害微观与宏观方法快速盲估综述[J]. 地震, 2010, 30(2): 134-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