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国民, 耿鲁明, 石耀霖. 中国大陆强震轮回活动的计算机模型研究[J]. 中国地震, 1993, 9(1): 20-32. [2] 张国民, 耿鲁明, 张永仙, 等. 构造块体成组孕震模型和前兆场某些特征分析[J]. 地震学报, 1995, 17(1): 1-10. [3] 张国民, 李丽. 强震成组孕育、 成组发生过程中相互间影响的研究[J]. 地震, 1997, 17(3): 221-231. [4] 范洪顺. 1900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的初步分析[J]. 国际地震动态, 2001, (02): 12-17. [5] 李勇. 1900—1980年全球6级以上地震的频度和能量[J].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2): 7-12. [6] Mogi K. Active periods in the world's chief seismic belts[J]. Tectonophysics, 1974, 22: 265-282. [7] 于泳, 洪汉净, 刘培洵, 等. 全球大地震时空分布与动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J]. 地学前缘, 2003, 10(特刊): 5-10. [8] 马宗晋, 杜品仁, 任金卫, 等. 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及其与环太平洋带大地震的幕式活动[J]. 中国科学(D辑), 2006, 36(4): 326-331. [9] 马宗晋, 傅征祥, 张逞珍, 等. 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2. [10] 张国民. 中国大陆强震成组活动的韵律性特征[J]. 地震地质, 1987, 9(2): 27-37. [11] 张文佑. 断块构造导论[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4. [12] 马杏垣.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M]. 北京: 地图出版社, 1989. [13] 丁国瑜. 活动亚板块、 构造块体相对运动[A]. 丁国瑜.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1. 142-153. [14] 张培震, 邓起东, 张国民, 等.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中国科学(D辑), 2003, 33(增刊): 12-20. [15] 马宗晋, 江良谋, 李存悌. 中国及邻区特大地震地质与地球物理环境和危险区划分[A]. 中国地震局. 中国大陆2005年前强震危险区预测研究[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7. 172-182. [16] 傅征祥, 刘杰, 王晓青, 等.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板内8级大地震活动过程和趋势预测初步研究[J]. 地学前缘, 2003, 10(特刊): 112-117. [17] Kagan Y Y, Jackson D D. Long-term earthquake clusteting[J]. Geophy J Int, 1991, 104: 117-133. [18] Patle J K, Kapadia C H, Owen D B. Handbook of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s[M]. New York, Marcel Dekker, 1976. [19] Abaimov S G, Turcotte D L, Rundle J B. Recurrenc-time and frequency-slip statistics of slip events on the creeping section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in central California[J]. Geophys J Int, 2007, 170: 1289-1299. [20] 时振梁, 汪良谋, 傅征祥, 等. 中国大陆中长期强震危险性预测方法研究[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7. [21] 梅世蓉. 中国的地震活动性[J]. 地球物理学报, 1960, 9(1): 1-19. [22] 李钦祖, 于新昌. 华北地区大地震的成组活动特征[J]. 地震科学研究, 1980, (1):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