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鱼金子, 车用太, 刘五洲. 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J]. 地震, 1997, 17(4): 389-396. [2] 车用太, 鱼金子, 刘春国. 我国地震地下水温度动态观测与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6, 23(4): 34-37. [3] Kitagawa Y, Koizumi N. Comparison of post-seismic ground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with earthquake-inducedvolumetric strain release: Yudani hot spring, Japan[J]. GeophysResLett, 1996, 23: 3147-3150. [4] 梁昆淼. 数学物理方程(第3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5] 刘娟芳, 曾丹苓, 刘朝, 等. 水导热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7, 28(2): 196-198. [6] Pinson F, Gregoire O, Quintard M, et al. Modeling of turbulent heat transfer and thermal dispersion for flows inflat plate heat exchanger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Press), 2007. [7] 孙小龙, 刘耀炜. 应力加载作用引起地下水微温度场变化的研究综述[J]. 国际地震动态, 2006, (7): 17-26. [8] 孙小龙, 刘耀炜, 王博. 宾川井对印度尼西亚大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及其机理解释[J]. 地震, 2008, 28(3): 69-78. [9] 滕吉文, 白登海, 杨辉, 等. 2008 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5): 1385-1402. [10] 石耀霖, 曹建玲, 马丽, 等. 唐山井水温的同震变化及其物理解释[J]. 地震学报, 2007, 29(5): 265-273. [11] 杨竹转, 邓志辉, 陶京玲, 等. 北京塔院井数字化观测水温的同震效应研究[J]. 地震学报, 2007, 29(2): 203-213. [12] 张昭栋, 郑金涵. 井水位阶变与含水层所受体应力之间的定量关系[J].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37(A02): 222-229. [13] 郑江蓉, 徐桂明, 李鸿宇, 等.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8.7级强震后江苏地区同震效应分析[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5, 25(1): 105-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