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起东, 高翔, 陈桂华, 等. 青藏高原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与巴颜喀拉断块的最新活动[J]. 地学前缘, 2010, 17(5):163-178. [2] 郑勇, 傅容珊, 熊熊.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现代岩石圈演化动力学模型[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2): 415-427. [3] Stein R S. Earthquake Conversations[J]. Scientific American, 2003, 288: 72-79. [4] 杨立明. 汶川地震发生的动力学过程及中强地震大尺度有序图像演化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09, (4): 14-15. [5] 张晓亮, 江在森, 张希, 等.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同震形变场的模拟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 27(2): 16-21. [6] 王连捷, 崔军文, 王薇, 等. 青海玉树MS7.1地震发震过程的数值模拟[J]. 地质力学学报, 2010, 16(2): 137-145. [7] 王连捷, 崔军文, 周春景, 等. 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J]. 地质力学学报, 2009, 15(2): 105-113. [8] 闻学泽, 杜方, 张培震, 等. 巴颜喀拉块体北和东边界大地震序列的关联性与2008年汶川地震[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3): 706-716. [9] 廖力, 张东宁, 杨建思.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动力学背景的数值模拟实验[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1): 126-136. [10] 杜义, 谢富仁, 张效亮, 等. 汶川MS8.0级地震断层滑动机制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464-473. [11] 张培震, 邓起东, 张国民, 等.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块体[J]. 中国科学(D辑), 2003, 33(增刊): 12-20. [12] 李永华, 吴庆举, 安张辉, 等.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S波速度结构与泊松比及其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5): 1359-1368. [13] 李永华, 吴庆举, 田小华, 等.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云南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1): 67-80. [14] 刘宝峰, 李松林, 张先康, 等. 玛沁—靖边剖面S波资料研究与探讨[J]. 地震学报, 2003, 25(1): 82-88. [15] 苏伟, 彭艳菊, 郑月军, 等.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J]. 地球学报, 2002, 23(3): 193-200. [16] 王椿镛, 楼海, 吕智勇, 等. 青藏高原东部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下地壳流的深部环境[J]. 中国科学, D辑: 2008, 38(1):22-32. [17] 吴庆举, 曾融生. 用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41(5): 669-679. [18] 胥颐, 黄润秋, 李志伟, 等. 龙门山构造带及汶川震源区的S波速度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2): 329-338. [19] 张中杰, 滕吉文, 李英康, 等. 藏南地壳速度结构与地壳物质东西向“逃逸”以佩枯错-普莫雍错宽角反射剖面为例[J]. 中国科学, D辑, 2002, 32(10): 793-798. [20] 杨强, 党亚民. 利用GPS速度场估算青藏高原地壳韧性层等效黏滞系数分布的研究[J]. 测绘学报, 2010, 39(5): 497-502. [21] 石耀霖, 曹建玲. 中国大陆岩石圈等效黏滞系数的计算和讨论[J]. 地学前缘, 2008, 15(3): 82-95. [22] 曹建玲, 石耀霖, 张怀, 等. 青藏高原GPS位移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顺时针旋转成因的数值模拟[J]. 科学通报, 2009, 54(2): 224-234. [23] Paul J, Gaur V K, Bilham R, et al. The motion and active deformation of India[J]. Geophys Res Lett, 2001, 28(4): 647-650. [24] Banerjee P, Burgmann R. Convergence across the northwest Himalaya from GPS measurement[J]. Geophys Res Lett, 2002, 29(13): 30-1~30-4. [25] Minster J B, Jordan T H. Present-day plate motions[J]. J Geophys Res, 1978, 83(B11): 5331-5354. [26] 张培震, 王琪, 马宗晋.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的GPS速度场与活动地块[J]. 地学前缘, 2002, 9(2): 430-441. [27] 张东宁, 许忠淮. 中国大陆岩石层动力学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J]. 地震学报, 1999, 21(2): 133-139. [28] Lu Y Z, Yang S X, Chen L W, et al.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the strong earthquakes in China inferred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J].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1, 40(4): 990-1001. [29] 杨树新, 陆远忠, 陈连旺, 等. 用单元降刚法探索中国大陆强震远距离跳迁及主体活动区域转移[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1): 105-116. [30] 陈宇坤, 陈杰.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最大位移讨论[J]. 中国地震, 2004, 20(4): 80-387. [31] 陈运泰. 汶川特大地震的震级和断层长度[J]. 科技导报, 2008, 26(10): 26-27. [32] 田勤俭, 刁桂苓, 郝平, 等. 汶川8.0级地震及余震破裂的地质构造特征[J]. 地震, 2009, 29(1): 141-148. [33] 张桂芳, 屈春燕, 单新建, 等. 2010年青海玉树MS7.1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形变特征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1): 12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