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才军, 刘洋, 温扬茂. 利用GPS资料反演汶川MW7.9级地震滑动分布[J]. 测绘学报, 2009, 38(3): 195-201. [2] 李志才, 张鹏, 金双根, 等. 基于GPS观测数据的汶川地震断层形变反演分析[J]. 测绘学报, 2009, 38(2): 108-113, 119. [3] 江在森, 马宗晋, 张希, 等. GPS初步结果揭示的中国大陆水平应变场与构造变形[J].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46(3): 352-358. [4] 朱文耀, 王小亚, 符养, 等. 基于ITRF2000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和中国的地壳形变[J].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45(Suppl.): 197-204. [5] 黄立人, 符养, 段五杏, 等. 由GPS观测结果推断中国大陆活动构造边界[J].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46(5): 609-615. [6] 刘峡, 马谨, 傅容珊, 等. 华北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动力学初步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6): 1418-1427. [7] 张强, 朱文耀. 根据空间大地测量结果建立的中国地壳构造块体的运动模型[J].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2000, 19 (2): 142-148. [8] 金双根, 朱文耀. 基于ITRF2000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J].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2, (23): 28-33. [9] 金双根, 朱文耀. 全球地壳运动的背景场及其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17(5): 782-786. [10] 金双根, 朱文耀. 太平洋板块运动和形变及其边缘现今相对运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22(2): 57-60. [11] 程宗颐, 朱文耀. 由APRGP97~APRGP99的GPS联测资料确定的亚太地区地壳形变[J]. 地震学报, 2001, 23(3): 268-279. [12] 应绍奋, 黄立人, 郭良迁, 等. 由GPS观测得到的中国大陆水平形变[J]. 地震地质, 1999, 21(4): 459-464. [13] 朱文耀, 程宗颐, 王小亚, 等.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背景场. 科学通报[J], 1999, 44(14): 1537-1540. [14] 李延兴, 李智, 张静华, 等.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水平应变场[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2): 222-231. [15] 李延兴, 黄城, 朱文耀, 等. 中国大陆水平运动特征与动力学分析[J]. 地震, 2001, 20(Sup.): 28-33. [16] 杨博, 张风霜, 韩月萍, 等. GPS连续站垂向位置时间序列共模误差的识别与估计. 测绘科学, 2011, 36(2): 42-44, 96. [17] 韩月萍, 杨国华, 陈阜超, 等. 用GNSS连续资料确定水准网速率基准的探讨[J]. 国际地震动态, 2012, (6): 185. [18] 高艳龙, 郑智江, 韩月萍, 等. GNSS 连续站在天津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2, 32(5): 22-26. [19] 薄万举, 杨国华, 张风霜. 汶川MS8.0地震孕育机理的形变证据与模型推演. 地震, 2009, 29(1): 85-91. [20] 张培震, 王敏, 甘卫军, 等. GPS观测的活动断裂滑动速率及其对现今大陆动力学作用的制约[J].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2003, 10(特刊): 81-92. [21] 李延兴, 黄珹, 胡新康. 板内块体的刚性弹塑性运动模型与中国大陆主要块体的应变状态[J]. 地震学报, 2001, 23(6): 565-572. [22] 罗三明, 杨国华, 李陶, 袁油新. PSInSAR方法探测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形变过程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12, 37(5): 602-605, 609. [23] 李延兴, 张静华, 何建坤, 等. 菲律宾海板块的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与板内形变一应变场[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5): 1339-1346 . [24] 薄万举, 刘广余, 郭良迁, 等. 印度洋8.7级特大地震后川滇地区地震活动趋势判定[J]. 地震研究, 2006, 29(1): 1-6. [25] 朱航, 苏琴, 杨涛, 等. 耿达短水准观测资料在汶川MS8.0地震前后异常的辨别[J]. 地震学报, 2010, 32(6): 649-658. [26] 徐锡伟, 陈桂华, 于贵华, 等. 5.12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基本参数的再论证及其构造内涵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10): 2321-2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