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忠淮, 阎明, 赵仲和. 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J]. 地震学报, 1983, 5(3): 268-279. [2] 吴荣辉, 张立明, 李幼铭, 等.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P、 S波振幅比资料测定北京地区小震震源参数[J]. 中国地震, 1985, 1(4): 87-93. [3] 许忠淮, 汪素云, 黄雨蕊, 等. 由多个小震推断的青、 甘和川、 滇地区地壳应力场的方向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1987, 30(5): 476-486. [4] 兰从欣, 刑成起, 苗春兰, 等. 近年首都圈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特征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4): 21-25. [5] 李钦祖. 一个研究小地震机制的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1974, 17(3): 155-164. [6] 李钦祖. 华北地壳应力场的基本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23(4): 376-387. [7] 魏光兴, 周翠英, 赵兴兰. 华北地区中小地震应力场的优势方向[J]. 地球物理学报, 1982, 25(4): 333-343. [8] 王永兴. 新疆构造地貌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A]. 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干旱区地理学集刊(1)[C].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9] 王盛泽. 乌鲁木齐及邻近地区的强震活动与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J]. 西北地震学报, 1992, 14(2): 90-94. [10] 张红艳, 谢富仁, 崔效峰, 等. 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J]. 中国地震, 2006, 22(3): 259-268. [11] 许忠淮. 京津唐张地区小地震的平均释放应力场的方向特征[J]. 地震学报, 1979, 1(2): 52-58. [12] 梁尚鸿, 李幼铭, 束沛镒, 等.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P、 S波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参数[J]. 地球物理学报, 1984, 27(3): 249-258. [13] 高国英, 曲延军. 乌鲁木齐地区构造应力场与中强震活动特征研究[J]. 内陆地震, 1998, 12(4): 296-303. [14] 马淑田, 姚振兴, 纪晨. 用长周期面波波形拟合及P波初动方向估计中等地震的震源机制[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6): 785-799. [15] 刁桂苓, 于利民, 李钦祖. 震源机制解的系统聚类分析[J]. 中国地震, 1992, 8(3): 8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