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淑娟, 杨彦明, 邹春红, 孙豪, 张耀文, 张振晗, 贾震, 武扬. 基于赫斯特指数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磁效应特征分析[J]. 地震, 2023, 43(4): 119-134. |
[2] |
陈翰林, 刘瑞丰, 王勤彩. 锦屏一级水库蓄水前后地震活动、 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研究[J]. 地震, 2023, 43(3): 120-137. |
[3] |
孙君嵩, 吴迎燕, 李鸿宇, 谭洁玉, 杨杰. 地磁低点位移内源场分布特征[J]. 地震, 2023, 43(2): 120-130. |
[4] |
倪晓寅, 黄颂, 姜楚峰. 2019年长宁6.0级与夏河5.7级地震前的地磁日变化异常[J]. 地震, 2021, 41(3): 202-218. |
[5] |
王辉, 曹建玲, 田勤俭. 新疆于田地区地震活动与强震间的应力转移[J]. 地震, 2021, 41(2): 14-28. |
[6] |
赵策, 左可桢, 赵翠萍.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J]. 地震, 2020, 40(3): 28-40. |
[7] |
马禾青, 杨明芝, 罗国富. 地震活动频次场研究[J]. 地震, 2020, 40(3): 99-111. |
[8] |
黄颂, 姚丽, 姜楚峰. 基于幅相法的地磁低点位移异常可靠性分析方法[J]. 地震, 2020, 40(3): 131-141. |
[9] |
万森林, 张军龙, 刘明军, 贺为民, 李海龙, 郭长宝, 李智敏. 岷山断块的发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分析[J]. 地震, 2020, 40(2): 49-70. |
[10] |
庞亚瑾, 程惠红, 董培育, 石耀霖. 天山北部强震活动对区域应力扰动的分析以2012年伊犁M6.6地震和2017年精河M6.6地震为例[J]. 地震, 2019, 39(3): 127-137. |
[11] |
戴勇, 高立新, 姚丽, 朱培育, 格根, 王磊.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低点时间空间分布特征[J]. 地震, 2019, 39(3): 106-114. |
[12] |
闫坤, 王伟君, 王琼, 杨峰, 刘宁, 寇华东. 北天山中段微震活动检测及其活动性和孕震构造分析[J]. 地震, 2019, 39(3): 43-60. |
[13] |
孙丽娜, 陈婷, 王晓山, 金学申. 河北地区中强震前异常演化特征分析[J]. 地震, 2019, 39(2): 147-158. |
[14] |
武安绪, 陈学忠, 李艳娥. 2010智利莫尔MW8.8地震对其破裂区及附近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影响[J]. 地震, 2019, 39(1): 146-154. |
[15] |
陈学忠, 李艳娥. 川滇地区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之间的关系[J]. 地震, 2019, 39(1): 126-135. |